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训练中的典型应用,分析了虚拟实验与实际训练各自的优缺点,结合目前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现状及特点,提出一种虚实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原则、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保障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在工程训练中引入更多虚拟仿真技术,可拓展实训内容、提高实训效率、增加教学灵活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创造力开发。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工程爆破实验教学本身存在局限性,爆破危险品难以申购、实验环境安全标准严苛、实验操作危险性高且可重复性低等问题无法妥善解决。该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爆破实验课程为例,论述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爆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实验资源建设的设计思路与过程。为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场景,研发团队多次前往炸药工厂实地拍摄取材,结合理论课程内容,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炸药爆速测试、猛度测试、起爆网络连接设计以及炮孔布设方案等实验内容,努力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实验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5.
6.
刘岳启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0(1):81-83
虚拟仿真实验主要分为模拟实验、仿真实验、虚拟实验、远程实验和虚拟仪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重大工程项目转化和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制作.针对不同制作模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案,可以促进共用共享,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8.
电路实验内容过于复杂,如果依旧坚持传统的实地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没有过多益处。电路实验教学应该在教育改革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程度,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建立跨越时间、空间与平台资源共享的环境,根据技术发展路线,开发仿真类实验项目。学校应该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与课程教育要求,建立囊括直播上课、慕课预习、虚拟仿真、远程实验等方式的教学模式,科学地应用现代技术,促使学生可以良好地参与到课程活动中,从中得到良好训练,拥有夯实理论基础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孙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67-71
对2017-2019年认定的728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实际情况,开展高校层次、高校类别、专业类别、高校所属主管部门、高校所在区域分布情况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拓展高校范围和区域,增加专业类别;关注“两高一长”重点领域,健全“目标达成度”课程评价,确保“保障机制”完善健全;落实“开放共享”应用理念,更好地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以水电能源的产生、利用、优化过程为框架,建设全流域、大场景、多层次的综合性、整体性水力发电全过程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由水电能源科学、水资源水信息两个模块构成,通过构建水电能源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模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手段。针对自动化专业的过程控制课程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设备不易于更新、升级等问题,结合Web 3D技术,通过Internet网络,采用B/S网络结构构建了虚拟实验平台,模拟仿真过程控制的设备操作培训、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整定、前馈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整定及其他先进控制等。该平台可以实现学生的实验教学管理、教师科研服务的网络共享平台,探究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模式,可为自动化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科研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西南大学的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投入建设以来,不仅面对在校师生开放,而且已实现与部分西部高校、企业和中学的资源共享.为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使用率,充分发挥其"辐射西南、影响全国、互惠共赢"的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搜集了教师、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与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