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OM)、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色度仪等多种手段,对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的两种质地、颜色不同的六博棋子进行了综合分析检测。鉴定出蓝色样品为铅钡玻璃,紫色样品为中国紫制品,发现了中国紫在战国时期的新用途。并对比陕西出土的铅钡玻璃制品与两湖、四川地区出土的同时代的铅钡玻璃制品在成分组成上的差异,推测战国时期铅钡玻璃的制作工艺已成熟,可根据器物形制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成分配比。同时,还发现当时的玻璃制作已有旧料重熔制作新器的现象。在确定中国紫成分的基础上,利用色度计进行色度测试,根据光谱数据,首次为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确定了特征光谱峰,使快速、无损的对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的鉴定识别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拉曼光谱(RS)等方法, 对3块不同时代、不同埋藏环境铅釉陶表面腐蚀物的化学组成、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汉代釉陶表面的腐蚀物主要为白铅矿;宋代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主要为磷酸铅钙,锈蚀物中黄色是缘自其中一定量氧化铁的存在;唐三彩表面的腐蚀物中有磷酸铅钙与白铅矿两种物相结构的存在,锈蚀物表面的棕褐色是少量氧化铁与炭黑共同致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的11件装饰性硅酸盐珠饰进行了无损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将这些样品划分为钠钙硅酸盐玻璃、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釉砂三种类型。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钠钙硅酸盐蜻蜓眼玻璃珠的蓝色眼珠部分采用Co2+着色。拉曼光谱分析在铅钡体系硅酸盐样品中检测到了人工合成的硅酸钡铜系中国蓝和中国紫颜料,在钠钙蜻蜓眼玻璃的白色区域检测到了锑酸钙(CaSb2O6)乳浊剂/着色剂。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所分析样品的可能来源及其反映的早期文化和技术交流状况。含有中国蓝、中国紫的装饰性珠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应当是受到当时秦人的影响。而钠钙蜻蜓眼珠的成分特点,又与新疆等西北地区出土的同类珠子有相似之处。可见西戎人在玻璃制作技术方面同时受到北方草原民族文化和秦文化的共同影响。这批样品中以泥芯和玻璃化材料共同组成的装饰珠子,可能是从釉砂珠向玻璃珠的过渡类型,这对于研究我国玻璃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古代人造料珠的成分和风化状况,对马家塬M21墓地内出土的一件料珠进行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与拉曼光谱分析(Raman),观察了样品表面形态、获得了样品元素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揭示料珠主要组成成分为混合BaSO4,PbCO3,Pb5Si4O8(OH)10和Cu2Pb5(SO4)3(CO3)(OH)6等杂质的中国蓝,呈现为浅蓝色颗粒,由固相烧结法制作,外部黄色结壳成分为Pb8O5(OH)2Cl4。研究阐述了中国蓝工艺的发展及风化生成碱性铅化合物的原因,该料珠的元素分析显示Si含量最高,Cu和Ba的含量大略相等,而Pb的含量较低,可能代表当时硅酸铜钡料珠烧制已经开始有意控制原料的比例;碱性铅化合物应是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烧结制备料珠时产生的氧化物未反应完全,随后被埋入地下,与碱性土壤水水合形成碱性铅化合物。该研究为古代费昂斯制品和硅酸铜钡类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损分析是文物样品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中采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和激光拉曼光谱仪(LRS),对河南宝丰和新郑出土的21件战国晚期到汉代的硅酸盐制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微区物相分析。依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将样品划分为铅钡硅酸盐玻璃、钾硅酸盐玻璃、釉砂和铅钡釉砂四类分别进行讨论,并对样品的着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在部分蜻蜓眼和圆环珠蓝色颜料中检测到了中国蓝(BaCuSi4O10)、中国紫(BaCuSi2O6)和中国深蓝(BaCu2Si2O7),同时成功确定了部分样品中存在石英、方解石、碳酸铅、煅棕土、绿土等多种物相;结合考古研究资料,对这些样品的来源进行了简要讨论,其中本实验铅钡硅酸盐玻璃、钾硅酸盐玻璃耳珰和铅钡釉砂为我国自制,而另外1件釉砂可能属于舶来品,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原各地区间,以及中原与西域间有着广泛的文化技术交流。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的相互结合,能够提供硅酸盐制品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在文物科学分析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为其考古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为了探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显微观察可见:原始瓷胎质粗糙,胎中未熔颗粒、孔隙较多;施釉不均,釉层较为浑浊,分布较多气泡。化学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胎中Al2O3含量集中在11.8%~17.21%,SiO2含量分布在75%~80.5%, K2O含量分布在3%~7.85%;釉中CaO含量分布在11.08%~23.94%, P2O5含量分布在1%~3.18%、MnO含量分布在0.24%~1%,而釉中P2O5,MnO,K2O含量较胎相对提高。结果分析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较高钾的瓷石;釉应是添加了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广西合浦九只岭汉墓出土的一批紫色珠饰的材质、制作工艺和可能的原料来源,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和以及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三种分析技术科学分析了其中8枚珠饰。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从矿物学特征上讲,这些珠饰是由石榴子石族矿物中的铝系石榴石加工而成,除一件样品属于铁铝-镁铝榴石型外,其矿物成分体系具有较高一致性,其他样品均属于富铁铝榴石型石榴子石。结合超景深数码显微系统所获取的样品加工痕迹信息以及近年考古学和科技研究成果,探讨了这批石榴子石的加工工艺和可能的来源。判断这批珠饰采用了旋磨工艺和皮囊球磨工艺两种打磨工艺,采用双钻石钻具对钻的钻孔工艺。这批铁铝榴石宝石珠饰应是由南亚或南亚经东南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到合浦的,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富铁釉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综合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光学显微镜(OM)、激光拉曼光谱技术(LRS)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XRF) 对河南省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宋金时期富铁釉瓷样品进行无损分析研究,获取了富铁釉瓷的釉层结构、釉面析晶的物相信息及胎釉化学成分等信息,探讨了釉层断面OCT灰度图像特征与其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富铁釉瓷的烧制工艺。结果表明,酱釉瓷和柿叶红釉瓷表面及黑釉红斑区存在富铁析晶层,黑釉瓷釉层表面未发现富铁析晶层的存在。酱釉瓷釉层富铁析晶层中铁的氧化物以ε-Fe2O3晶体为主,而柿叶红釉层则主要是α-Fe2O3晶体,黑釉红斑层同时存在ε-Fe2O3,α-Fe2O3晶体以及磁铁矿。上述差异形成的原因与釉层化学成和烧制工艺存在联系。釉层中高含量碱土金属氧化物及氧化铁区域更容易析出氧化铁晶体。黑釉瓷烧成气氛以还原气氛为主,而酱釉瓷和柿叶红釉瓷则倾向于氧化烧成气氛,且柿叶红釉瓷的烧成温度高于酱釉瓷。该研究将OCT,OM,LRS与XRF相结合,有助于加强对富铁釉瓷的整体认知,为富铁釉瓷的断源断代提供更为丰富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巴里坤县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是连接内地与北疆的重要通道,巴里坤县境内的石人子沟遗址群是新疆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其中西沟遗址M1墓和石人子沟遗址M011墓分别出土了一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古代玻璃珠,为了解这批玻璃珠的来源,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LA-ICP-AES)和激光拉曼光谱(LRS)方法对这两批玻璃珠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西沟遗址M1墓出土玻璃珠均为钠钙玻璃体系,以植物灰作为助熔剂,同时其中七件绿色玻璃珠样品均以锑酸铅作为乳浊剂;石人子沟遗址M011墓出土玻璃珠均为铅钡玻璃体系,以含铅矿物作为助熔剂。与同时期其他已经发表的玻璃数据进行比较,显示西沟遗址出土玻璃珠在成分上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埃及钠钙玻璃不同,推测西沟遗址出土玻璃珠在中亚或新疆地区制作而成;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玻璃珠的化学组成相对集中,应在同一地点制作而成,可能为中原地区传入。本研究证实了新疆巴里坤地区是古代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而游牧民族在玻璃制品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Burcu Krmz Philippe Colomban Monique Blanc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 : JRS》2010,41(10):1240-1247
A selection of 15 painted enamels, most of which belong to Limoges productions, from 1500 to 1900 A.D. , has been studied on‐site in the storage rooms of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in Paris. The Raman signatures of the transparent and/or opacified glass matrix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which were previously recorded on glazed pottery, enamelled and stained glasses as well as Chinese cloisonné enamels. Analysed enamels mostly belong to soda‐lime‐based glass. Three types of compositions such as soda‐lime (fifteenth to sixteenth century), soda‐rich (fifteenth, sixteenth/nineteenth centuries) and lead‐potash‐lime (six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a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man signature of the glaze according to the wavenumber maxima of the Si O stretching and bending multiplets. The pigment signatures are similar to those recorded on ceramic glazes and glass enamels, which proves the similarity of the technologies. Cassiterite as an opacifier and hematite red and Naples yellow pigment variations give characteristic Raman signatures. The presence of lead arsenate as a pigment opacifier in nineteenth‐century samples is confirmed. Attempts are made to establish tool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genuine artefacts and nineteenth‐century restoration or fake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
H. X. Zhao Q. H. Li S. Liu Y. Q. Hu F. X. Gan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 : JRS》2014,45(2):173-178
Confocal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and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ere used nondestructively to characterise 18 intact jade artifacts from the Cemetery of the Ying State in Pingdingshan, Henan Province, China. These jade artifacts date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of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the mid‐11th to the mid‐9th century BC). Thirteen jade artifacts made of tremolite and two jade artifacts made of actinolite were discriminat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ir hydroxyl stretching modes, and a malachite pendant, a muscovite dagger‐axe, and a crystal pendant were also identified. Black graphite was analysed in three jade artifacts composed of tremolite, and the mineralization temperatures were estimated and compared. A red powder was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all of the jade artifacts, and this was found to be cinnabar (HgS), which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added to the tomb environments during burial ceremoni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 possible provenances of the jade artifacts are briefly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枞阳境内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器和汤家墩遗址出土炼渣中的铜颗粒进行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以探讨枞阳县境内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结果表明,枞阳汤家墩遗址冶炼铜金属颗粒中的Co,As,Sb,Ag和Bi等元素含量较高,其微量元素特征不同于铜陵和铜绿山的冶炼金属铜;从西周至战国时期,枞阳青铜器所用铜矿来源比较稳定,主要来自汤家墩遗址周边的枞阳县境内,有少量器物的铜矿可能来自长江以南的铜陵地区;LA-ICP-MS可用于青铜器和古铜矿冶遗址炼渣中所夹杂铜颗粒的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从而为利用炼渣探讨古矿冶遗址冶炼金属产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奠定了基础,对探讨三代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古代玉器不仅是装饰品,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探究春秋时期河南地区出土玉器在矿物属性、制作工艺、器物功能等之间存在的关系,选取了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M 1)出土的10件玉器,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共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LRS)、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光学无损分析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硅胶覆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