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永佳  余金生  周英  王欣  周剑 《化学学报》2018,76(12):925-939
氢键相互作用在分子间或者分子内均广泛存在,并且对有机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具有深远影响.有机化合物中的N和O原子与不同氢键给体H―X的氢键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并被巧妙地用于设计开发新的催化剂和新反应,但电负性最大的氟元素所形成的C―F键与氢键给体之间的C―F…H―X相互作用对有机反应的影响却研究很少.2011年,我们首次在酮亚胺的Strecker反应中观察到强烈的氟效应,并提出可能是源于C―F…H―X相互作用对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随后,这种弱相互作用在更多的有机反应中被观察到,并被认为对有机化学反应可能存在显著的影响,甚至还能通过理性设计来实现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本综述将介绍底物与催化剂或溶剂之间,底物与底物之间,以及反应过渡态中形成的C―F…H―X氢键相互作用对有机反应的影响,旨在为从事有机合成和有机氟化学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从而有助于新反应和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2.
固态有机反应新进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总结了一些典型的固态有机反应。由于固态反应的特性,多数固态有机反应表现出较溶液中更高的反应效率和更好的选择性,在某些情况下,利用光活性主体与反应物形成包结物,可实现对映选择性的不对称固态合成。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杰  梁云  唐石  李金恒 《有机化学》2004,24(12):1553-1558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反应的最新进展.通过与常规有机溶剂中有机反应的对比,着重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在有机反应中所显示出的优越性,例如调控反应的选择性,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催化剂催化效率等.  相似文献   

4.
二碘化钐作为预催化剂的有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凡  朱雪华  沈琪 《有机化学》2004,24(8):872-881
二碘化钐是二价稀土试剂中的代表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综述了近年来催化量二碘化钐促进的有机反应,介绍了二碘化钐作为预催化剂在催化有机反应方面所体现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刘利  王东 《化学进展》2010,22(7):1233-1241
"水上"有机反应的发展是水相绿色合成反应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突破。体系的非均相性质是"水上"反应的基本特征。水不仅是重要的绿色反应介质,在大多数"水上"有机反应中都能观察到水对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采用"水上"反应的条件,可以使反应的规模扩大,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本文以反应的类型分类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水上"有机反应研究的进展,以及在绿色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N-杂环卡宾催化选择性有机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小华  谢兵 《应用化学》2013,30(2):123-133
近年来,有关N-杂环卡宾(NHC)的合成、催化性能及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催化选择性有机反应领域,NHC类催化剂显示出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及性能优异等特点,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本文从区域选择性、顺反异构选择性及手性选择性等方面综述了NHC催化选择性有机反应的最新进展,并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芳香化合物在碘或碘化铵催化作用下的单溴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芳香化合物在碘或碘化铵催化作用下的单溴代选择性反应, 该反应是经过有机高价碘中间体进行的. 通过该反应, 富电子芳香化合物在碘或碘化铵催化作用下很容易与溴化钾、 间氯过氧苯甲酸、 对甲苯磺酸和少量苯的混合物发生反应, 常温下短时间内得到产率良好并具有区域选择性的单溴代芳香化合物. 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为简单快速合成单溴代芳香化合物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α-氰醇立体选择性合成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晓红  周辉  陈沛然  徐青 《有机化学》2008,28(7):1157-1163
总结了近十年来立体选择性合成α-氰醇的最新进展, 包括金属配合物催化的醛、酮类底物的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和硅氰化反应, 不含金属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醛、酮类底物的立体选择性硅氰化反应以及生物催化的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反应. 另外对部分反应中涉及的机理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陈念陔  周碧荷 《有机化学》1983,3(4):257-262
本文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有机反应的立体选择性问题,应用包含σ-π相互作用的HMO法并考虑了电子密度的影响,来说明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S_N2′反应的立体选择性问题。理论上的推测与许多实验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根据轨道对称守恒原理(PCOS),推断出决定Diels-Alder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轨道相互作用是双烯体与亲双烯体各自最稳定的价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反应产物的两根新σ键中能量更低的σ键,即σ1键。在过渡态中具有更稳定的σ1键的那个区域异构体将是反应的优势产物,本文将这个规则称为σ1规则。本文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既证实了σ1规则预测Diels-Alder反应区域选择性主产物的正确性,也证实了σ1键的确来自于双烯体与亲双烯体各自最稳定的价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镇  朱晨 《有机化学》2020,(3):808-809
化学键选择性断裂与重组是有机分子骨架重塑的基础[1],官能团迁移反应是实现化学键断裂以及形成的重要方式[2~4].虽然已知众多官能团都可以发生迁移反应并且相关研究也取得显著发展,但是叠氮基团的迁移反应报道仍然极为有限[5].到目前为止,仅有Winstein小组于1960年报道了首例烯丙基叠氮的[3,3]-σ重排反应;但是,该反应中生成的是一组异构体混合物,因此缺乏合成上的实用性(Scheme 1A)[6].2017年,Topczewski小组[7]对这一反应的选择性进一步研究:利用Sharpless双羟化反应动力学拆分方式,实现了选择性的1,3-烯丙基叠氮重排反应,得到了单一的异构体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有机催化不对称Henry加成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不对称Henry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硝基化合物的有效手段,目前报道的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的有机催化剂主要有手性胍、手性(硫)脲衍生物、金鸡纳碱衍生物等,取得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对各类有机催化剂在有机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不对称诱导反应的机理、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微波干介质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显洪 《化学通报》2003,66(6):393-403
微波干介质反应是一门新兴的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有机反应。运用微波干介质反应技术进行一步法或多组分反应研究是当前库合成的研究热点。无溶剂反应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等优点,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官能团的转化、氧化、还原、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缩合及多组分反应等微波干介质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不对称Strecker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α-氨基酸衍生物的有效手段. 目前报道的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的有机催化剂主要有手性胍类、手性(硫)脲衍生物、氮-氧偶极化合物、手性Brønsted酸等, 取得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对各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有机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以及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微波与有机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家喜 《化学进展》2007,19(5):700-712
本文综述了微波辅助下有机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顺反选择性、非对映选择性、对映选择性,与传统加热条件下反应选择性的区别。讨论了微波对有机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从文献报道的结果来看,虽然观察到了一些反应在微波照射与加热条件下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但绝大部分例子并不是在严格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比,还有一些虽然做了对比研究,但却忽略了温度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例子,微波产生的选择性的差别似乎都可以用热效应来解释。可以认为微波辅助的反应中基本不存在特殊的"非热效应"。微波辅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实现改变某些反应的选择性。希望本文对微波效应和微波对有机反应加速效应的本质的理解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赵晶  陈爱军  刘全忠 《中国化学》2009,27(5):930-936
本文报道了辛可宁衍生的脯氨酰胺对映选择性催化aldol反应.丙酮与一系列醛反应以高达90%的产率和95%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了相应的产物,对环己酮而言得到了中等程度的非对映选择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不对称Biginelli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金属配合物、有机小分子(手性磷酸、手性硫脲)、金属Lewis酸与有机小分子共催化及纳米材料催化不对称Biginelli反应的研究进展。详述了反应机理,分析了催化剂、底物及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参考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端基炔烃和醛肟在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催化量碘苯作用下的[3+2]环合反应, 结果表明, 该过程经过一个有机高价碘中间体而进行. 通过该反应, 端基炔烃在氧化剂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催化剂碘苯的作用下与醛肟反应, 常温下可得到产率良好并具有区域选择性的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 本文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为简便快速合成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孔峰峰  宋钦华 《化学进展》2007,19(6):911-919
Paternò-Büchi(P-B)反应,即羰基-烯的[2+2]光环化加成反应,利用其特殊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精巧的取代氧杂环丁烷。随着P-B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P-B反应发现之初,人们一直用“最稳定的双自由基规则”解释其区域选择性,这一规则对有些体系却不适用,近年来有人开始运用“自旋化学”理论来解释区域选择性。本论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评述了近年来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的取代基对P-B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0.
孔峰峰  宋钦华 《化学进展》2007,19(6):911-919
Paternò-Büchi(P-B)反应,即羰基-烯的[2+2]光环化加成反应,利用其特殊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精巧的取代氧杂环丁烷。随着P-B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P-B反应发现之初,人们一直用“最稳定的双自由基规则”解释其区域选择性,这一规则对有些体系却不适用,近年来有人开始运用“自旋化学”理论来解释区域选择性。本论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评述了近年来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的取代基对P-B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