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合物分子内和分了间的弱相互作用是从配位化学到超分子化学的桥梁,本文混配配合物中的配体间相互作用与其稳定性的关系入手,讨论了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非共价作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关重讨论了配合物分子间的弱相互和与超分子化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_2,CdA,CdA_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分别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和熵变△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合成配体3,5-二甲基-DL-酪氨酸(DL-Dmtyr)与铜(Ⅱ)的二元配合物,及进一步与带正电荷或极性侧基的氨基酸配体形成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考察了甲基对稳定性的贡献;用核磁共振研究了DL-Dmtyr与铜(Ⅱ)和L-Arg混配配合物中的配体间静电氢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取代碘基后,混配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相互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十个新的零价钯混配配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的差别,讨论了配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混配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龚钰秋  孙洪良 《化学通报》1991,(1):20-24,19
混配配合物是配位化学中迅速发展着的一个领域。迄今,它在分析化学、湿法冶金、医药合成、生物体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七十年代中期,随着生物配合物化学的崛起,人们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即在那些含有芳环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参与堆积作用的是属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HL的酸常数(L=苯并咪唑,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以及二元配合物Cu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Cu(Bic)L+(Bic-=Bicine的单电荷阴离子)的稳定常数.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lgKCu=lgKCu(Bic)Cu(Bic)L-lgKCuCuL来表示.结果表明由于δ-π协同效应和疏水作用,三元混配配合物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混配铂(Ⅱ)配合物堆积异构平衡的溶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元混配配合物中配体与配体之间的分子内芳环堆积是配体分子间的一种特殊作用形式 ,并且在溶液中存在着堆积异构平衡。这种由芳环堆积所产生的异构平衡也同样存在于生物体系内 ,并有着重要的生理效应[1 ,2 ] 。因而有关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堆积异构平衡的研究十分活跃[3~ 5] 。本文选定了羧酸系列配体 (CA)和另一配体 1 ,1 0 邻菲绕啉 (Phen)与铂 (Ⅱ)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作为体系 ,系统研究了溶剂极性对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堆积异构平衡的影响。1 实验部分1 1 试剂和溶液标定氯铂酸钾 [K2 (PtCl4) ]、硝酸 (…  相似文献   

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 篱子(M^2+=Cu^2+,Co^2+,Ni^2=,Zn^2+,Cd^2+)与核酸碱基(P=腺嘌呤,胞嘧啶)形成的二夫配合物以及与腺甘-5'-三酸(AT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酚物的稳定性用平衡常数ΔlgKM大,这可能与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存在配体间的芳环堆积、氢键作用以及πA-πB协同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Ⅱ)与维生素D_3(VD_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_3)条件下,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且△log 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常结果的可能原因,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双烯酮亚胺基为辅助配体合成金属有机配合物已经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部分双烯酮亚胺基金属配合物显示出独特的催化反应性能。最近,我们以双烯酮亚胺基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些金属有机配合物,发现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双烯酮亚胺基是合成混配型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理想配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用Na-K合金还原混配型双烯酮亚胺基稀土金属氯化物,  相似文献   

11.
高恩君  王魁  刘祁涛 《化学学报》1993,51(7):646-651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2,CdA,CdA~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3)、温度分别为15℃, 25℃, 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Δ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 和熵变Δ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2,CdA,CdA~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3)、温度分别为15℃, 25℃, 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Δ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 和熵变Δ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以三唑为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以其结构多样性及在磁性、吸附等功能材料中的潜在应用而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本文从三唑一芳香多羧酸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以及芳香酸对配合物中金属一三唑次级结构的调节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该类混配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初步关联了该类混合配体顺磁金属配合物的磁一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金属离子(M~(2+)=Cu~(2+),Co~(2+),Ni~(2+),Zn~(2+),Cd~(2+)与核酸碱基(L=腺嘌呤,胞嘧啶)形成的二元配合物以及与腺昔-5’-三磷酸(AT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平衡常数表示。结果表明:ΔlgK_m比咪唑或氨的相应配合物ΔlgK_m大,这可能与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存在配体间的芳环堆积、氢键作用以及π_A-π_B协同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十个新的零价钯混配配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的差别,讨论了配体间的相互作用.一.配合物的合成与组成据文献合成dba(PhCH=CHCOCH=CHPh)和Pd_2(dba)_3(CHCl_3).其余试剂及溶剂均为市售商品,用前经无水无氧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l,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相似文献   

17.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具有额外稳定性,并从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方面对该稳定性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8.
[Cu(L-His)(Phen)]·2ClO4·H2O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是生物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生物体中大部分铜与两种以上生物配体形成混配配合物,与生命过程中酶的催化、物质的储存和运送及铜离子的转运过程有关,因此研究铜的生物配体(如氨基酸等)混配配合物对探索钢在生物体中的功能性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氨基酸一铜(I)一邻菲咯琳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合成了L一组氨酸、 1,10一邻菲咯批铜( E)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和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该配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1实验部分1.1仪器及试剂Cll(CIO。)。·6H。O按文献…  相似文献   

19.
铜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广泛地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并且通常与生物配体形成稳定的混配配合物,在生命过程中(酶的催化、物质的储存和运送以及铜离子的转运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铜生物配体配合物对探索铜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1~3].  相似文献   

20.
用pH电位法在25℃,离子强度为0.1(KNO3)条件下研究了铀酰离子和六种2,3-二羟基-5-甲氧羰基苄基胺羧酰胺螯合剂、五种在人体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小分子配体的三元配位反应,得到混配配合物的生成常数,讨论了其稳定性.通过分布计算说明促排过程中可能形成铀酰离子的混配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