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一节复习课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开发肖冬森(浙江武义县教师进修学校)“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是指学生靠自己的独立活动不能解决问题,但经过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是“一...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在研究教育对儿童的作用时指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潜在的距离,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立足“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那如何才能把“有效促进”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4.
维果斯基认为认识发展的基础是最新发展区和脚手架.在某一水平下儿童几乎能够,却又不能独立完成某一任务,但是在更具有能力的人的帮助下,是可以完成的.维果斯基将这二者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或ZPD.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适宜的教导,儿童就能够理解并掌握某项新任务.最近发展区概念认为,一个儿童得到了帮助,他就会比另外一个没有获得帮助的儿童有着更大的进步.在别人的帮助下进步越快,最近发展区的部分就越大.  相似文献   

5.
<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 :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桥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这是学生能否达到潜在的最高发展水平的关键 .1 教学过程中创设“最近发展区”1 .1 注重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 ,潜在水平及要达到潜在水平所需具备的使能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起点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终点是学生的潜在水平 ,要完成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化必须分析学生应具…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中学生智力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他人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1]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这一既熟悉又陌生,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智力空间?使学生醍醐灌顶而茅塞顿开,像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周天运行而融会贯通,根据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学说中主张的“搭建脚手架”的理念,教学中我们也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这种“支架式教学”实施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课堂上进行变式教学,让学生缘架求索,拾级而上,进而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达到“潜在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9.
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它指的是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幅度,也叫做“教学的最佳期”,“最近发展区”的“最近”是基点,“发展”是目标.维果茨基认为至少可以确定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训练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即为“最近发展区”,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指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学生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缩短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做到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又不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走出下列几个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维果茨基从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出发,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儿童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发生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出新的心理生活的形式和新的技能.儿童今天不能独立完成的事,往往有可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儿童今天只能依靠别人帮助完成的事,明天就能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2.
臧立本 《数学通报》2007,46(10):41-42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例题教学的一些主要环节上,创设情境,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驾驭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已有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议数学思维最近发展区,是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创设数学思维最近发展区,谈几点体会.1揭示机会形成过程数学概念的教学应极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概念的提出背景、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揭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实质创设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例1“奇、倡函数概念”一课.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1)提出问题背景.引导学生考虑函数y=x2和y=x3的图象的对称…  相似文献   

14.
季东升 《数学之友》2013,(24):33-34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习题教学能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创造性.如何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功效,对数学习题进行有效教学,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恰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习题课教学要充分体现“四性”杨瑛芳(甘肃民乐一中734500)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而中学阶段的数学问题主要表现形式为习题,所以解题教学是帮助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了使习题能...  相似文献   

16.
本人 1 998年秋起教的是新高一的两个差生班 ,数学中考总分 1 4 0分 ,平均 90分左右 .这些新生思维素质差 ,抽象水平、数学能力低 ,认知结构不全面 .如何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培养 ,从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能力发展 ,现结合理论与实践谈点滴体会 .1 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成果揭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阐述在概念性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并结合教学案例“对数的概念”谈谈“最近发展区”思想在概念性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式的习题教学满足于较对答案,套题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搬硬套;开放性的习题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推敲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解题错误出发拷打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联想引申出发生成问题(绿叶成阴子满枝).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能释放大能量,起到大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关注学生深层数学发展的习题教学,就是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贯穿于习题教学的始终,关注不同习题中涉及的同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关注同一个习题中涉及的不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关注同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不同习题中不同层次的要求.用既有思想、又有方法的习题来培养“会想也会做”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层数学发展(包括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创造力培养等).  相似文献   

20.
一道课本复习题教学之我见玉邴图(云南广南一中663300)在教学中,利用课本习题具有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开拓思维,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达到作一题,知一类,提高一步的目的.下面以课本一道习题为例,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