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京京  戴光松  吴世康 《化学学报》1994,52(12):1159-1164
本工作对两种具不同取代基的硫代基甲酸-S- 苯酯在苯溶液和硅胶薄层色谱板上的光解进行了研究,发现硫代基甲酸-S-苯酯在苯溶液中的光解产物有苯甲醛(3).苯硫酚(4).二苯基硫醚(8).二苯基二硫醚(5).联苯(9)以及邻巯基苯甲酰基苯(7)两个Fries光重排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光解产物的分布受环境和介质的强烈影响,讨论了笼效应和外加磁场效应造硫代基甲酸-S-苯酯光解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确定此类化合物的光解反应是通过其三重态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对两种具不同取代基的硫代苯甲酸-S-苯酯在苯溶液和硅胶薄层色谱板上的光解进行了研究,发现硫代苯甲酸-S-苯酯在苯溶液中的光解产物有苯甲醛(3)、苯硫酚(4)、二苯基硫醚(8)、二苯基二硫醚(5)、联苯(9)以及邻巯基苯甲酰基苯(6)与对巯基苯甲酸基苯(7)两个Fries光重排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光解产物的分布受环境和介质的强烈影响.讨论了笼效应和外加磁场效应在硫代苯甲酸-S-苯酯光解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确定此类化合物的光解反应是通过其三重态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硫代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敏化光解反应进行了研究, 以图扩大其光谱响应范围。工作表明硫代苯甲酸-S-苯酯能与芘、北等敏化剂发生电子转移反应, 并进而促使硫代苯甲酸-S-苯酯分子裂解, 产生各种分解产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 敏化光解产物主要为苯甲醛和二苯基二硫醚,在此基础上对标题化合物敏化光解的机制提出了看见。此外, 从该光敏体系能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进一步表明, 硫代苯甲酸-S-苯酯能与适宜的电子给体组成光敏引发体系, 使该体系的光敏引发可用波长扩展到400nm以上。  相似文献   

4.
硫代苯甲酸-S-苯酯(BPTBN)是一种对烯类单体的聚合具有较高引发效率的引发剂。该类化合物分子的α断裂发生在三重态中间体。用该类化合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聚合,发现聚合效率依次是对位>间位≈邻位取代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光解产物主要有:苯硫酚、二苯基硫醚、苯甲酰基苯甲醛、二苯基二硫醚、二苯基乙二酮等。气-质联用测定这些光解产物的比例,发现它们与BPTBN的取代及取代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得到的结果与聚合实验所得结果一致,激光闪光光解实验也证实了该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光引发剂硫代苯甲酸一S一苯酷对烯类单体的聚合具有很高的引发效率,因而被应用于快速光聚合体系中,硫代苯甲酸一S一苯醋的光解产物经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仪鉴定,有苯硫酚、苯甲醛、二苯基硫醚、二苯基二硫醚、联苯、光Flies重排产物即邻琉基苯甲酞基苯和对琉基苯甲酞苯等七种,光解产物中笼内/笼外产物的比例受介质和外加磁场的影响显著:在“溶剂笼”中光解时,笼外产物占优势,在结构较溶剂笼紧密的硅胶板上光解时,笼内产物占优势,当有外加弱磁锡时,笼外产物比例上升说明硫代苯甲酸-S-苯酷的光解是通过三重激发态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对不同取代的苯甲酰基硫代苯甲酸-S-苯酯的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时,发现其苯甲酰基在邻位时可观测到双磷光现象,本工作对这种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确定这种现象是由于溶剂的作用,使溶液中具有多种不同的构象体,不同异构体的磷光发射不同,其激发波长也不同,改变激发波长可观察到双重磷光现象。  相似文献   

7.
缩酮基为五元和六元环的α-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反应得1,2-加成产物。所得加成产物在酸催化条件下以乙硫醇为亲核体时生成芳基乙基硫醚;苯硫酚为亲核体时,产物为芳基苯基硫醚。同样实验条件下,缩酮基为甲硫基的α-氧代烯酮二硫代缩酮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的1,2-加成则生成芳构化产物芳基甲基硫醚。本实验从亲核体的选用上进一步拓展了所述取代-环合芳构化反应,并进一步验证了缩酮基结构对反  相似文献   

8.
曾和平  杨艳丽  陈京才  霍延平 《化学学报》2004,62(18):1815-1821
C60富勒烯与2-(哌啶-硫代荒酸酯)-1,3-丁二烯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得到C60富勒烯-哌啶硫代荒酸酯稠合体,运用现代波谱技术等确定了产物结构;用半经验方法PM3和AM1计算预测环加成反应性和C60富勒烯-哌啶硫代荒酸酯稠合体的性能.激光光解时间分辨技术初步探究了单加成的C60富勒烯-哌啶硫代荒酸酯稠合体(C60-PX)三线态特征以及与四-(2-噻吩基)-四硫富瓦烯(TT-TTF)分子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9.
邹建平  陆忠娥  万军  陈克潜 《化学学报》1993,51(10):1030-1034
苯甲酰基-N-取代苯基硫代甲酰胺和氨基硫脲反应, 首先在酸性介质中形成缩氨基硫脲, 然后在碱性介质(pH=8~9)中环化, 生成5-取代苯胺基-6-苯基-1, 2, 4-三嗪-3-硫酮。本文合成10个新的该类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张永敏  蒋华江 《合成化学》1994,2(2):177-180
在SmI_2-HMPA-THF-t-BuOH体系中,硫代碳酸酯的酰硫键发生还原断裂反应,得到相应的二硫醚产物。  相似文献   

11.
缩酮基为五元和六元环的α-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反应得1,2-加成产物。所得加成产物在酸催化条件下以乙硫醇为亲核体时生成芳基乙基硫醚;苯硫酚为亲核体时,产物为芳基苯基硫醚。同样实验条件下,缩酮基为甲硫基的α-氧代烯酮二硫代缩酮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的1,2-加成则生成芳构化产物芳基甲基硫醚。本实验从亲核体的选用上进一步拓展了所述取代-环合芳构化反应,并进一步验证了缩酮基结构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P2O5为脱水剂,甲烷磺酸为溶剂,二苯亚砜与二苯硫醚反应制备了(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硫六氟磷酸盐.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的结构确证.该硫盐对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固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合成了硫代α-萘甲酸-s-苯酯和硫代苯甲酸-s-苯并噻唑酯,对其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由于萘基和苯并噻唑基的引入,有效地增加了该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光谱范围,并在受光激发后,可观察到有荧光发射。工作中发现,硫代α-萘甲酸-s-苯酯荧光发射强度会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加强,这是因该化合物光解时生成了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α,α'-联萘;但在硫代苯甲酸-s-苯并噻唑酯的光解中观察不到上述现象,文章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O-芳基苯基硫代膦酰肼与某些羧基化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 O-芳基苯基硫代膦酰肼的反应性能、测试所得产物的生物活性,寻找活性结构,本文研究了它与几种羰基化合物α-(1,2,4 三唑基)片呐酮、邻苯二甲酰氯,反式菊酰氯和原甲酸三乙酯的反应,合成了21个新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巯基-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系列水性可光固化的硫代聚氨酯分散体,即通过连续的巯基-异氰酸酯和巯基-迈克尔加成反应分别合成硫代聚氨酯和聚硫醚:首先,二异氰酸酯与过量的二元硫醇反应生成端基为巯基的硫代聚氨酯低聚物,然后与合成的二丙烯酸酯单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巯基-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侧基为甲基丙烯酸酯的硫代聚氨酯树脂,最后,巯基乙酸与端基上的丙烯酸酯反应,提供树脂的亲水基团。将树脂分散在水中后,得到半透明的可光固化硫代聚氨酯分散体。树脂的主链上含有硫醚键,可以有效克服氧阻聚效应,得到较高的转化率;侧基上带有很多可光聚合的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光聚合后固化膜的交联密度非常高,因而也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6.
以二硫代苯甲酸苄酯(BDTB)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DMF为溶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并考察了聚合温度和链转移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 H-NMR、GPC等对链转移剂和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窄;随着[BDTB]/[AIBN]比例的增大,聚合速率和分子量下降,分子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82年Otsu[1]等提出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以来,这类化合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使用引发转移终止剂的聚合反应是实现“活性”聚合的一个重要方法.引发转移终止剂又分为热引发转移终止剂和光引发转移终止剂两种.热引发转移终止剂除了三苯甲基偶氮苯外[2],均是六取代乙烷类化合物[3~7];而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则一般是一些含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基团的化合物,如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DC)、双(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对苯二甲酯(XDC)、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EDC)、双(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相似文献   

18.
以苯偶酰和硫脲为起始原料,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合成了5,5-二苯基-2-硫代海因;再以5,5-二苯基-2-硫代海因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酸钠反应,在水相中合成了S-羧甲基-5,5-二苯基-2-硫代海因,考察了硫脲、氢氧化钠和水用量对合成5,5-二苯基-2-硫代海因产率的影响。考察了5,5-二苯基-2-硫代海因用量对合成S-羧甲基-5,5-二苯基-2-硫代海因产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路线。产品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邻硝基苯胺和间苯二酚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环化、酯化合成了6个新型苯甲酸(苯并三唑基)苯酯类化合物:3-羟基-4-苯并三唑基-4′-硝基苯甲酸苯酯(58.6%)、3-羟基-4-苯并三唑基-2′-硝基苯甲酸苯酯(60.7%)、3-羟基-4-苯并三唑基-3′-硝基苯甲酸苯酯(55.7%)、3-羟基-4-苯并三唑基-3′,5′-二硝基苯甲酸苯酯(62.1%)、3-羟基-4-苯并三唑基-2′-羟基苯甲酸苯酯(48.6%)和3-羟基-4-苯并三唑基-2′-羟基-3′,5′-二硝基苯甲酸苯酯(52.2%)。通过1H-NMR、FT-IR和MS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紫外光谱测试表明它们均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激光闪光光解技术对苯甲酰基硫代苯甲酸-S-苯酯激发态的瞬态吸收光谱和胺对该化合物激发态的猝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稳态光化学研究的结果,发现该化合物在强光激发下,其激发三重态量增加,由于其弱的C-S键,在强光照射下很快发生分子断裂。在与胺组成的体系中,其猝灭过程较特殊,主要生成自由基离子,但也可能通过质子转移生成半片呐醇自由基和胺自由基。研究发现,该过程与胺的离子化电位(Ip)有关,低Ip值有利于自由基离子的生成,此外也与受体分子的性质有关,BPTB分子具有较强接受电子的能力也促进了自由基离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