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岩溶洞穴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洞穴中的土壤作为一类洞穴沉积,具有很好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利用洞穴土壤来研究水土流失的成果还很少.2010年8月、9月在贵州毕节、清镇、花江的三个洞穴和一条地下河中采取了洞穴土样,然后在室内用比重计速测法对洞穴土壤进行了颗粒分析并将其与地表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洞穴土壤颗粒中粘粒含量远高于地表土壤,土壤通过...  相似文献   

2.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以滇黔桂三省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为对象分析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现状,研究了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是形成石漠化的地质背景;崎岖的地表为石漠化提供了动力;成土缓慢且土层薄使其允许侵蚀量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使土壤易“丢失”;人口的增长及不合理的行为导致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面塌陷所表现出的若干特征,利用传统理伦观点难以解释.通过对岩溶地面塌陷力学成因进行分析,从岩溶塌陷的特征、岩溶水动力循环条件、岩溶塌陷的立体空间配置等方面研究岩溶塌陷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南典型岩溶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选取桂林、重庆、贵州三地的林地、耕地等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20、40、60 cm深3个土层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微生物类群进行计数,结果显示:(1)与非岩溶区相比,岩溶区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非岩溶区,真菌数量反之,且岩溶区微生物总量大于非岩溶区。(2)岩溶区土壤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夏季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4.7%,秋季达93.8%;放线菌最高夏季为33.1%,秋季为55.4%;真菌夏季最高达55.9%,秋季为4.4%。(3)微生物数量变化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性,但总体而言,夏季各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秋季,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存在一致性,真菌和放线菌则不明显。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理特性等。  相似文献   

6.
重庆岩溶槽谷区山坡土壤的漏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地区区别于非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的关键是岩溶地区土壤存在地下漏失.本文运用同位素137Cs和配比法研究土壤地下漏失机理,得出以下结论:岩溶槽谷区土壤存在地下漏失现象,但土壤漏失现象并不随处可见,地表土壤漏失难以通过裂隙垂直渗漏到达土石界面,这可从137Cs剖面分布深度以及溶洞壁上土壤137Cs含量几乎为0看出;在有落水洞发育的溶蚀洼地内,通过分析土壤剖面分层137Cs含量,证明土壤从落水洞流失明显;土石界面的土壤可以通过裂隙进入地下河,但量很少;研究区运用137Cs配比法得出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比例分别为75%和25%.  相似文献   

7.
西南岩溶区生态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形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退化过程大致包括原始森林→准原始森林→低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中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高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疏草、石漠6个阶段,相应的植被面貌也由原生地带性森林依次转变为原生 次生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人工林、矮幼林 灌丛、草灌 石漠。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必须首先将人为活动限制在岩溶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之内,并辅以适当的生物、工程措施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典型岩溶区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地质模型,建立了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地下空间利用影响因子权重,利用ArcGIS平台实现了研究区分层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的专家-层次分析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及ArcGIS平台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典型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推广性;研究区半地下、浅层、次浅层适宜地下空间利用面积占比分别为75.51%、67.02%、53.78%,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受断裂构造、岩石破碎程度、岩溶发育、地下水埋藏条件控制,研究区在垂向上从上到下开发利用难度逐步增大。评价结果为花溪大学城典型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地质环境问题工程处置、合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以典型岩溶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用2010年ASTER影像为信息源,开展适合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岩溶区水土流失因子能实现区域水土流失快速监测,可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贵阳市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3234.1km2,占总面积的40.3%,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水土保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0.
用五点混合取样法采集广西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典型林地、灌草丛地和耕地的0~20cm,20~40cm土壤样品,以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半微量凯氏法测定全氮含量,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氮含量,电位法测定pH值.结果表明: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的含量都是表层明显高于底层;相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在0~20cm的含量是岩溶区高于非岩溶区,且林地>灌草丛地>耕地;有效氮含量与全氮和pH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疆地区水土流失的评估方法及损失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显得越发脆弱.水土流失不仅使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对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水资源保障构成巨大挑战.本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为从水土流失带来经济损失的角度核算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可溶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是喀斯特微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作者从形成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可溶岩岩石学特征出发,讨论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成因,分析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煤矿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矿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预测概念、水土流失预测内容,研究了煤矿水土流失预测时段、预测范围和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土保持林的作用、各种水土保持林的营造规格、整地以及树种的选择等方面讨论了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凤凰县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受其自然条件影响,凤凰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是崩岗.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概述了凤凰县的基本情况及水土流失现状,对崩岗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崩岗的危害,提出了崩岗的防治措施,最后为凤凰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简单介绍了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对工农业生产的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7.
明确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定义和内容,阐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正确界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黄土高原的治理现状,分析了现行治理措施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展望了水土保持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3S(GPS、RS、GIS)技术对水土流失各影响因子打分,随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并叠合各影响因子划分水土流失等级,对东张水库及龙江流域下游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程度分级.实验表明该水土流失分级方法可降低工作量和成本,缩短工作周期,并可实现水土流失动态检测,具有一定的分级精度.并提出了一种探索水土流失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熵权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通过综合得分结果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人类活动影响因子、水量因子和水资源脆弱性因子;从年际变化来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整体状态在波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2001、2003和2006年水资源系统状态较低,2014和2015年得分较高,水资源系统状态明显好转;可见,人类活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基础水利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前提,而且能够有利于积极应对异常气候变化下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