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1)与DNA作用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TPTCl对DNA的作用是双重的,也就是既可作用于DNA的碱基,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也可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作用时间不同,则作用位点也不同.短时间内,作用位点是DNA的碱基,紫外光谱表现为增色效应;长时间时,作用位点转到了DNA的磷酸基团,紫外光谱表现为减色效应.另外,考察了不同缓冲溶液体系对TPTCl与DNA作用光谱的影响.紫外光谱表明,Tris-HCl和KH2PO4-NaOH体系减弱了TPTCl与DNA的作用,而HAc-NaAc体系则增强了TPTCl与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紫外光谱(UV)和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以及浓度变化对TBT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BT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BT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又有TBT中丁基的疏水作用,引起BSA构象变化和叶螺旋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简化的Hummel-Dreyer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分子间的结合作用机制.在位点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实用的非线性模拟计算公式,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根据模拟计算公式计算了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曼(FT-Raman)光谱研究了高浓度磷脂酰胆碱(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Eu3+对该作用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PC/BSA混合体系中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PC头部极性基团,且这一作用随BSA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作用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比例有所增加. FT-Raman光谱说明PC与BSA的相互作用影响磷脂CH链的排列有序程度. PC/BSA/Eu3+体系的红外光谱显示, Eu3+与PC的磷氧键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并使蛋白α螺旋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5.
十溴联苯醚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十溴联苯醚(Deca-BD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Deca-BDE对BSA的内源荧光有静态猝灭作用.Deca-BDE与BSA在277, 298和310 K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92×105, 1.97×105和2.16×105 L/mol.Deca-BDE在BSA接近于色氨酸残基附近有2个结合位点.热力学参数表明, Deca-BDE与BSA相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疏水作用力. 与Deca-BDE结合后,BSA色氨酸残基附近肽键伸展程度增加,蛋白分子结构疏松.  相似文献   

6.
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卟啉镓(HP-Ga)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Ga浓度和酸度等因素对BS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BSA的损伤程度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和HP-Ga浓度的增大而加剧。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核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93 K和310 K时核黄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4.879×105L.mol-1和1.880×105L.mol-1,结合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了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核黄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过程属于动态猝灭机制,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核黄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线性扫描技术研究盐酸表阿霉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6.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盐酸表阿霉素有一较灵敏的还原峰,Epc=-0.34 V(vs.SCE).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后,盐酸表阿霉素的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据此,建立了BSA的电化学测定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0×10-9~1.0×10-6 mol.L-1范围内,BSA浓度与盐酸表阿霉素的峰电流下降值△ip呈线性关系(R=0.9973),BSA检出限达8.05×10-10 mol.L-1.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的结合比为1,结合常数β为3.04×106 L.mol-1.  相似文献   

9.
有机试剂键合硅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蕾  刘锋 《分析化学》1997,25(10):1157-1160
介绍几种偶氮,卟啉,三苯甲烷类有机试剂键合硅胶的合成方法,研究其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PP.SG吸附性能最佳,对BSA吸附平衡1h即可达到,最大吸附率为90%,最大吸附容量为12.2mg/g。  相似文献   

10.
在pH=7.4的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速灭威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速灭威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证实了速灭威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机理为静态猝灭。根据猝灭结果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应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速灭威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依据f 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酸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0×10 -8~8.0×10 -7mol/L ,检出限1.21×10 -8mol/L。  相似文献   

12.
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技术研究核壳量子点CdTe/Cd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CdTe/Cd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根据不同温度下量子点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计算了结合常数、热力学参数,证明了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力。探讨了量子点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与刚果红结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溶液中蛋白质(BSA)与刚果红(CGR)的结合反应。BSA与CGR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最大吸收波长紫移,表明在蛋白质正电荷作用下,CGR由游离态酸色型变为结合态碱色型。测得CGR与BSA的结合最大结合数约为43,符合Scatchard模型。荧光光谱表明,CGR与BSA作用导致BSA荧光猝灭,结合位点为BSA第212位色氨酸残基,相互作用为非辐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4.
配体对CdTe量子点与BSA的选择性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巯基乙酸(TGA)、巯基丙酸(MPA)、巯基甘油(TG)、L-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等5种巯基分子为稳定剂, 水相合成了5种CdTe量子点.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靶分子,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等手段研究了各种配体分子稳定的CdTe量子点与BSA的直接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5种量子点均能有效猝灭BSA的荧光, 其猝灭程度按配体次序为GSH>L-cys>TGA>TG>MPA; 而BSA对不同配体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BSA对TGA-CdTe和MPA-CdTe量子点的荧光先敏化增强而后猝灭下降; L-cys分子由于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而与BSA的相互作用较强, 因此BSA能显著猝灭L-cys-CdTe量子点的荧光; 而BSA对TG-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程度较小; GSH分子的空间效应使GSH-CdTe量子点的荧光被BSA猝灭的程度最小. 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 5种量子点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为静态过程. 探讨了量子点的配体分子结构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用牛血清白蛋白泡沫提取硫酸庆大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牛血清白蛋白(BSA)泡沫提取硫酸庆大霉素的条件及作用机理,并用微生物实验检验庆大霉素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BSA能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用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泡沫分离。硫酸庆大霉素的一步提取率为80.2%。  相似文献   

16.
芦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合成了芦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芦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通过二者的荧光光谱的变化,求得芦丁过渡金属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探讨了它们之间作用力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BSA与NFLX及OFLX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Forster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能量给体-受体间的距离,根据荧光猝灭谐绘制了猝灭曲线,确定其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测定NFLX-BSA和OFLX-BSA络合物的离解常数,并详细研究了10种阳离子,4种阴离子与药物对BSA竞争结合的影响,推测了药物与蛋白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键联卟啉的合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溴代烷氧基苯基卟啉(1)为原料与水杨酸作用,分别得到了化合物2和3,再与醋酸钴反应,得到了钴卟啉配合物4和5.新化合物分别由1HNMR,IR,UV-Vis,MS和元素分析确证.同时,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金属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分子模板法合成了4种不同形貌的ZnO,分别为球状颗粒(ZnO NPs)、针状(ZnO NRs)、片状(ZnO NSs)和棒状(ZnO NB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圆二色光谱仪(CD)研究了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形貌ZnO上的等温吸附规律、吸附热力学和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4种不同形貌的ZnO对BSA的吸附均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从热力学参数(ΔG,ΔH,ΔS)可知,吸附反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作用机理主要为氢键和静电作用.从热力学角度,针状的ZnO更有利于BSA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