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粉状白钨酸在含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能够形成十聚钨酸,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顺磁共振、pH滴定及五价钨的测定对十聚钨酸的稳定性和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聚钨酸的还原程度与溶液的酸度有关,在较高的pH条件下形成单电子还原物种,而在较低的pH条件下则主要形成双电子还原物种. 相似文献
2.
粉状白钨酸在含聚乙烯的水溶液中能够形成十聚钨酸,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顺磁共振,pH滴定及五价钨的测定十聚钨酸的稳定性和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聚钨酸的还原程度与溶液的酸度有关,在较高的pH条件下形成单电子还原物种,而在较低的pH条件下则主要形成双电子还原物种。 相似文献
3.
4.
5.
1968年,Fuchs等首次用控制水解法从WO(CH_3)_4中获得了六聚钨酸盐,它的阴离子W_6O_(19)~(2-)结构也已被测定。迄今六钨酸盐主要还是局限于几个多碳有机胺盐。以粉状白钨酸为原料,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制得了一系列DMSO配位的多价金属的六钨酸盐晶体,并测定了其中部分盐类的晶体结构。但六聚钨酸仍未 相似文献
6.
以粉状白钨酸和三种有机铵--乙二胺、乙醇胺和异丙胺为原料,分别合成了偏钨酸盐和仲钨酸盐。通过紫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极谱测定,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有机胺聚钨酸盐的组成与性质,发现乙醇胺和异丙胺的偏钨酸盐具有光敏性。 相似文献
7.
8.
以粉状白钨酸为原料,在二甲基亚砜(DMSO)介质中制得了某些DMSO配位多价金属的六聚钨酸盐[M(Ⅱ)(DMSO)6][W6O19](M(Ⅱ)=Mn,Cu,Ca,Zn,Co,Ni)和[M(Ⅲ)(DMSO)10]2·[W6O19]3(M(Ⅲ)=Pr,Nd).测定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光谱及电化学还原性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本文继活性状白钨酸的制得,用其制备偏钨聚钠后,进一步报道了以粉状白钨酸为出发点的偏钨酸铵(NH4)6[H2(W3O10)4].nH2O、偏钨酸乙基铵、二乙基铵、三乙基铵和四乙基铵盐的合成及部分性质研究。同法还制得偏钨酸三正丁基铵,经化学分析其组成接近[(n-C4H9)3NH]6[H2(W3O10)4],与文献报道的"酸式盐"[(n-C4H9)2NH]5H[H2(W3O10)4]不同。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粉状白钨酸和黄钨酸的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比较了它们之间化学活性的相对大小。用动态法(交换柱法)测得了它们的离子交换容量,计算了与钨原子相联的羟基数目。并用静态法(振荡平衡法)测定了白钨酸对不同阳离子的交换情况及各种鸽酸的pH滴定曲线。 相似文献
17.
偏钨酸盐类,尤其是偏钨酸铵(AMT),由于水溶性特别大,近年来对于它们的制备及应用,正在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有关AMT的制备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近时期以来,专利报导又相当多。除用氢型离子交换树脂酸化仲钨酸铵(APT)外,主要是用APT加热控制脱氨法以及APT溶液的电解法。仲钨酸铵在加热脱氨时,虽然可以控制温度以及氨和水的分压力,但 相似文献
18.
十聚钨酸季铵盐催化H2O2氧化环己醇为环己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十聚钨酸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H2O2体系催化氧化环己醇直接合成环己酮的反应,环己醇的转化率为89.6%~96.4%,环己酮产率为82.4%~89.1%.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促使H2O2的活性氧转移,有效地把环己醇氧化为环己酮. 相似文献
19.
20.
连续电位阶跃方法是一种研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本文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钠为掺杂剂的聚吡咯(ppy)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稳定性, 通过计算聚吡咯在阶跃电位下的还原电量(Qred), 还原和氧化电量的比值(Qred/Qox)考察聚吡咯在H2SO4、Na2SO4和NaOH溶液中在不同电位下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结果发现聚吡咯过氧化的发生强烈依赖支持电解质的pH值和阶跃电位. 在H2SO4溶液中, 过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8 V, 而在Na2SO4溶液中, 过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5 V. 在NaOH溶液中, 过氧化在任何电位均可发生, 表明溶液中OH- 的存在是过氧化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