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1×4)重构锐钛矿(001)面的氧化过程和结构,发现了分子氧化和解离氧化两种氧化结构,并研究了氧化过程的反应势垒.通过计算表面的自由能,比较了不同的氧化结构在不同氧化率时的稳定性,并依此绘制该表面氧化结构的相图.同时也研究了晶格应力对氧化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4)重构锐钛矿(001)面的氧化结构和氧化率强烈依赖于温度和压力,且晶格应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自由正电子固体表面态湮没技术研究2%PdO/Al2O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子康  黄存平 《物理学报》1992,41(2):288-294
22Na的e+研究2%PdO/Al2O3中PdO空间结构与热处理的关系,利用e+湮没参数计算PdO颗粒度,说明自由e+固体表面态湮没技术可以应用于催化剂的研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研究了砷化镓 (GaAs)晶片在空气中的热氧化和在紫外光 臭氧激发下的氧化反应 .分析了氧化层中的微观化学构成、表面化学计量比以及表面氧化层的厚度等 .研究表明 ,两种氧化方法的氧化过程不同 ,在砷化镓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的厚度以及组成也不同 ,热氧化下氧化层主要由Ga2 O3、As2 O3、As2 O5 以及少量元素As组成 ,而且表面明显富镓 ;紫外光激发下生成的氧化物主要为Ga2 O3 和As2 O3 ,镓砷比与本体一致 .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紫外光不仅将氧分子激发为激发态氧原子 ,增加了氧的反应活性 ;同时也激发了GaAs材料的价电子 ,使其更容易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具有质轻、刚度大、较高的熔点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等,钛及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以及生物工业。然而,在某些应用过程中钛及钛合金却显示出较低的抗磨损和接触腐蚀(相对负标准电位为-1.63V)。为提高其实际应用特性,许多表面改性方法已应用于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处理,如:表面氧化,物理汽相沉积,化学汽相沉积和离子注入等。  相似文献   

5.
Titanium and its alloy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marine, and biomedical industry due to their unique bulk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strength-to-weight ratio and melting temperature,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favorable biocom- patibility. However, in some applications, com- ponents made of titanium or titanium alloys exhibit poor wear resistance under stationary or dynamic loading as well as contact corrosion manifested by the relatively negative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1.63 V )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itanium and its alloys, several techniques such as PVD (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 /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coatings,  相似文献   

6.
金属Sn薄膜的高温氧化与表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侧重研究了高温氧化(300-550℃)引起金属Sn薄膜的表面显微形貌和表面氧化状态的变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测量,观察到金属Sn薄膜表面的金属晶粒呈现近似方形的显微形貌,但是金属Sn氧化薄膜表面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却具有近似圆形的显微形貌,因此,金属晶粒的高温氧化是一个各向异性的过程.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量的基础上,不仅发现在金属Sn薄膜和金属Sn氧化薄膜的表面都存在大量的吸附氧粒子,而且发现吸附氧粒子的吸附形式与表面的氧化程度有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拉曼谱仪和电极粗糙方法的优化,本文将表面拉曼光谱技术拓宽到了半导体硅电极表面的现场研究,文中观测了不同粗糙时间对硅刻蚀的影响,并实时考察了硅氢表面在开路电位下的氧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以HF为主的湿法刻蚀中,硅表面的悬挂键主要被H而不是被F取代。  相似文献   

9.
微弧氧化材料表面陶瓷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总结了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并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表面陶瓷氧化层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With micro arc oxidation, a ceramic oxidizing layer with the fare thickness and the high density is formed on aluminum alloys. In the work,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rface ceramics on aluminum alloys with micro arc oxidation are suggest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0.
MoS2摩擦表面氧化与电子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研究了MoS2摩擦表面的氧化行为和摩擦表面氧化的电子转移,发现Mo2在摩擦失效过程中Mo^4+与氧作用生成稳定的Mo^6+终态氧化物,其间经过Mo^5+过渡态。深入揭示了MoS2摩擦表面氧化过程的复杂性,指出Mo在摩擦表面氧化过程中以多种化学状态存在,Mo原子的氧化是Mo4d轨道上的单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李毅  易新建  蔡丽萍 《物理学报》2000,49(1):132-13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谱对液相外延HgCdTe薄膜表面氧化特性进行了 研究,对经不同工艺过程处理的HgCdTe表面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碲镉汞表面经溴 无水乙醇溶液腐蚀后,再用乳酸 乙二醇溶液对表面进行处理,可获得氧化物极少甚至无氧 化的HgCdTe表面.说明HgCdTe表面钝化前的预处理直接影响钝化层/HgCdTe的界面特性.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部分模拟”法计算了SO2在催化剂表面上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相变。当仅有Langmuir-Hinshelwood过程起作用时,表面体系存在三个相,氧中毒相、反应相、SO2中毒相,当Eley-Rideal过程同时起作用时,氧中毒相消失。  相似文献   

13.
14.
铸态纯铀不耐腐蚀,放置于空气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表面氧化而变质。激光快速熔凝处理是激光表面改性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而先进的技术内容,纯铀经过激光快速熔凝处理后,其抗腐蚀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也可以提高铀表层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试验表明:激光快速熔凝处理的铀试样比未处理的铀明显增强,在空气中放置数年后,其处理层的颜色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对3 μm厚Ti膜的中子反射率谱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了Ti膜在不同含氘量(TiDc,c=0.5、1.0、1.5和2.0)、表面是否氧化下的反射率谱.数据表明,用中子反射技术可以获取含氘量和表面氧化程度等信息.同时,根据需测量的膜层最大厚度,对反射谱仪部分参数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光学检测技术。其主要利用光波经全反射后产生的倏逝场与金属相互作用而感知外界介质的折射率变化。理论上任何介质折射率变化现象的发生都能被SPR技术检测到。在实际应用中,SPR传感器存在灵敏度不高,检测信号不强等缺点,因此对提高SPR传感器检测灵敏度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氧化石墨烯又被看成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它有着与石墨烯相近似的光电学特性,但又比石墨烯更容易进行化学修饰,因此被广泛用作SPR传感芯片的表面镀层来提高灵敏度。将氧化石墨烯用于修饰SPR芯片以提高灵敏度的报道很多,但对氧化石墨烯的使用量说法不一,并且在制备氧化石墨烯修饰传感芯片时需要浸泡很长一段时间,大大影响了芯片制备效率。该研究中使用长直链功能化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对SPR金芯片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用流动冲刷的方法使氧化石墨烯溶液对芯片进行修饰。通过对折射率变化响应信号的对比,最终确定氧化石墨烯最佳使用浓度为0.5 mg·mL-1,并且将修饰时间降到20 min以内。研究了不同波长入射光对氧化石墨烯修饰后芯片共振峰的影响,并对芯...  相似文献   

17.
张哲  陈玲燕  吴永刚  乔轶 《物理学报》2000,49(3):527-531
用磁控溅射镀膜法制备了Nd靶,研究了Nd靶在不同环境气氛下的氧化过程,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氧化物的化学态、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Nd靶防氧化主要是防止表面的氢氧化这一结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19.
CuO/ZrO2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多种物理化学手段,对不同方法制备的ZrO2上分散的氧化铜体系进行较细致的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从己晶化的ZrO2和Zr(OH)4出发制得的催化剂性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并发现ZrO2上分散的氧化铜由于相互作用而具有显著的易还原和表面氧易脱出的特性,从而导致CuO/ZrO2催化剂体系具有高的CO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Au_(core)@Pt_(shell)/GC电极上甲醇解离中间体CO氧化的SER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对不同介质中甲醇解离中间体CO在Aucore@Ptshell/G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介质中,甲醇均能在Aucore@Ptshell/GC电极上自发氧化解离出强吸附中间体CO;较低电位下,CO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以线性吸附为主,碱性介质中则以桥式吸附为主。此研究表明,电极在中性及碱性介质中对甲醇解离中间体CO的电氧化比在酸性介质中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有望拓展成为研究电催化反应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