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欧洲国际物理教学研究组(GIREP)、联合国教科组织(UNESCO)与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C)举办的“代用能源与风险教育”国际会议,于1989年9月7日至13日在匈牙利Balaton湖畔的Balatonfured村召开,ICPE的会议也结合此会相继举行。40多个国家的15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有代表3人参加[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凯华(ICPE委员)秦克诚和华东师大成人教育学院钮吉尔]。  相似文献   

2.
《物理》2020,(7)
正国内物理学界众所周知,赵凯华先生在北京大学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著书立说70载,桃李满天下,是亚洲最早、也是目前唯一获得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国际物理教育奖章的教育大家。2020年5月26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举行集会,庆祝赵凯华先生90华诞和从教70年。值此庆贺之际,我们回顾追寻赵先生成长之路,学习先生热爱祖国、精忠奉献祖国物理教育事业之精神和品德,学习先生豁达理性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为人之道,学习先生潜心研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技艺,以期更好地进行物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3.
贺信     
正尊敬的赵凯华教授:您好!欣闻您于2016年7月3日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举行的世纪物理教育大会(WCPE)上,荣获2015年度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下属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C14-ICPE)颁发的国际物理教育奖章(ICPE-Medal),这是我国科学家、同时也是亚洲学者个人首次获此殊荣,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向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教育家,几十年来,赵先生为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做出了重要贡献.明年赵凯华先生将度过80寿辰,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深深的敬意,本期特刊登东南大学恽瑛教授撰写的祝贺文章“祝贺赵凯华先生80寿辰”,文章从一个侧面——国际物理教育交流,展示了赵凯华先生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86年8月24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物理教育趋向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Trends in Physics Education).这次会议是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委托日本物理教育学会组织的,是在日本举行的最大的一次物理教育国际会议.它得到了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纯粹和应用物理国际联合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00多人参加,其中绝大部分是各国的大学教授,也有少数中学教师.我国除教委派了三人代表团(南京工学院恽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岗教授和我)参加这次会议外,北大、复旦、科大、华东师大、南京工…  相似文献   

6.
<正>由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物理教育分会(C14)组织举办的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自1960年以来在不同国家轮流举行,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世界各地各类学校从事物理教育研究和物理教育的人们提供一个平台,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2015年国际物理教育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行.这次会议为全国从事物理教育研究和物理教育的同仁提供了不出国门了解国际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动向、与国内外同行  相似文献   

7.
此文系由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主席E.L.Jossem,教授推荐,他认为这是一篇十分好的有关物理教育研究的总结性文章,读者可从此文章中了解美国物理教育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细读此文,对大、中学物理教师都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正>《声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两刊编委向宁教授,于2014年10月美国声学学会第168届年会颁奖典礼上,被授于赛宾奖章(Wallace Clement Sabine Medal)。赛宾奖章是美国声学学会为表彰国际上建筑声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的荣誉奖章。向宁教授为自1957年设立该奖以来第16位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章的华人科学家。此前得该奖章的声学家有如V.Knudsen(美)(马大猷先生导师),L.Beranek(美)(马大猷先生同窗),E.Meyer(德),L.Cremer(德),Marshall(新西兰),J.Bradley(加)等人。向宁教授25年来对耦合空间声场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在双耳缩尺模型测  相似文献   

9.
1987年3月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在教学委员会下设立“国际交流组”(International Exchang Program),协助委员会开展与IUPAP下属的ICPE以及其它国际物理教育研究组织进行交流活动,如欧洲GIREP,美国AAPT,日本物理教育学会,亚洲ASPEN  相似文献   

10.
赵凯华先生是我国物理学教育界的杰出代表.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地活跃在物理教育战线,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推动物理学教育改革,为我国物理学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赵凯华先生在物理学教材建设方面成就卓著.他撰写的《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别开生面,一改传统教材沉闷、呆板之故习;他与合作者所著的5卷本巨著《新概念物理教程》系统、新颖,启我国普通物理学教材求新求变之新风;他与人合作撰写的3卷《新概念高中物理学读本》,为我国的中学物理教育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除此之外,赵先生以其沉稳刚毅之精神和包容大度之风格,积极参与中国物理学会的工作,为中国物理学界至少做成了5件大事:其一,作为中国物理学会主要领导人之一,与周光召等学会领导人一起使得中国物理学会重回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其二,执掌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多年,积极开展中外物理教育交流,使我国成为国际物理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国之一;其三,三度带领我国少年英才勇闯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奏响我国青少年参加物理奥赛连年告捷的前三声;其四,创办并主编《大学物理》杂志近30年,筑我国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其五,继王竹溪先生之后,主持中国物理学会名词委员会工作二十余年,续我国物理学名词规范化之历史传统.赵先生的这些建树和功绩,将为我国物理学工作者永久铭记.赵凯华先生多年担任《物理》杂志的副主编,为本刊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适逢赵凯华先生八十华诞,本刊特约请赵先生的老师和学生撰写了一组祝贺文章,表彰赵先生为我国物理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所作出的功绩和他献身物理教育事业的高贵品德.在此我们敬祝赵先生生日快乐,健康长寿,老当益壮,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东南大学04级新生顾俊辉等3人赶赴杭州参加“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 2006年,东南大学李鑫、杜源等4名大一新生,远赴东京,参加“ICPE2006国际物理教育大会”.  相似文献   

12.
1976年夏, ICPE(国际物理教学委员会)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召开国际会议,专门讨论给非物理系开的物理课。会议报道由ICPE主席A.P.French教授(MIT物理系)及大会议程主席 E.L.Jossem博士(美 Ohio州立大学物理系)编写,发表在美国物理杂志 (Am.J.Phys.) 1976年12月号上。为让国内读者了解会议情况,笔者根据这篇报道简单介绍如下。 会议从1976年6月27日开到7月2日,吸引了29个国家的95名参加者,大多数是物理学家和物理教师,也有少数其他学科的代表。 会议期间开了四次全体会议,另分七个小组,分别讨论各类型的物理课,即工科类(两个组)…  相似文献   

13.
(一)受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的委托.由东南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5月25日至5月29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得到了国家教育委员会、IUPAP和理论物理中心(ICTP)、中国物理学会的指导和资助.  相似文献   

14.
1992年7月19-24日在西班牙巴达霍斯(Badajoz)市Extremadura大学举办了一次。统计物理教学”研讨会,这是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举办的一系列。近代物理教学(Teaching Modern Physics,缩写IMP)。研讨会中的一个。来自世界各大洲近30个国家的一百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2006年8月赴日本东京参加了ICPE国际物理教育大会,并承担了张贴论文的工作.本文回顾了学习《双语物理导论》课程、完成合作论文、并赴日参会的前前后后的经历;着重叙述了笔者的心得体会和收获;还提出了对《双语物理导论》课程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育研究在中国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内几所一流大学的物理教育家们就开始通过有组织的协作来开展物理教学的改革。1986年,南工(今东南大学)、北大、大连理工大学在中国物理学会(CPS)、UNESCO和ICPE的支持下,在南京成功  相似文献   

17.
《物理通报》2010,(6):F0004-F0004
5月22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物理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物理教育研讨会暨赵凯华先生八十寿辰庆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五十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出版界、企业界的海内外嘉宾、赵凯华先生的同仁、弟子近300人出席了庆祝会.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5月美国声学学会175届年会颁奖典礼上,美国北卡州立大学(NCSU)机械与航空系景云教授被授于林德希奖章(R.Bruce Lindsay Medal)。这是美国声学学会为表彰声学界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学者而设立的荣誉奖章。自1942年设立该奖以来,景云教授是首位获得该奖章的由中国大陆成长的华人科学家。此前得该奖章后并成为声学名家的有如L.Beranek,D.M.Green,R.E.Apfel,L.R.Rabiner,M.F.Hamilton等人。景云教授十几年来在室内空间声场、声波方程数值计算、非线性声学、声学超材料以及超表面等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译自ICPE的通讯(International Newsletter on Physics Education)第17期(1988年12月)及第18期(1989年3月),并请河海大学数理系印友法同志作了解答:他的解答中有一些特点,如理论中个别问题上的物理简化模型的近似等,实验题中的方法也较巧妙,操作步骤比较详细等。现《物理教学》1989年3、4期分别刊登了赵凯华等同志的翻译、解答,其中尚有评分标准等,读可相互参阅。  相似文献   

20.
当21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逼近的时候,思考面向新世纪、改革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材,倍感任务紧迫、责任重大。拜读了赵凯华先生“我国高等学校物理教育的现状及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