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主要内容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物理通用技术实验室建立于2012年,该实验室具有"技术设计、技术实验、技术制作、技术探究"等功能,下设3个实验室:木工技术实验室、金工技术实验室和电子控制技术实验室.1)木工技术实验室让学生初步掌握木工机械操作技术;学会简单木制品的结合方法,为教具和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2006,25(9):F0003-F0003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源于华中大学1903年创立的理学院物理系,历经百年,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奋斗,已发展成为具有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工科应用研究亮点的特色学院。学院拥有教育部批准挂牌的国家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主要在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天体粒子物理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主要在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拥有物理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天体物理(天文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实验室”、“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挂靠学院的单位有中南地区理论物理学术交流中心。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物理学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粒子物理研究所、纳米科技研究院、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学院还设有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数字空间研究所、天体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光电集成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与计算机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班(择优保送硕博连读)学生主要从这三个专业中选拔。学院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1999年,96级基地班受到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先进优秀班集体标兵”。  相似文献   

3.
李洪涛  栾崇彪  赵娟  马勋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4):040001-1-040001-6
特种电源技术是电源技术研究领域中极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与存在广泛市场需求的通用电源技术相比,其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保、生物医学、高新装备、航空航天等科研、军事、工程领域的发展关系更为紧密。近年来,在大科学工程、高新装备等的需求推动下,特种电源技术研究综合应用电工、电子、材料和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科技成果取得显著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本文结合流体物理研究所特种电源研究成果,对特种电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经验借鉴,教学经常是"摸着石头过河".教师作为影响课程实施成败的首要因素,推动其专业能力发展成为通用技术课程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 一.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本人有幸参加了南通市2013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以此为例分析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展物理实验大平台建设与实践情况。物理实验大平台建设以"整体规划、统一建设、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促进创新"为指导思想,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多个模块"实验室运行体系,提高了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水平,促进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物理》2014,(8)
<正>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诚聘各界英才,职位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以及博士后。中心关注高能量密度科学(物理)及相关科学计算,近期侧重以下一些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下,以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高中物理也不例外。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如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不高、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突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度较低,也未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本文首先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再从开发资源、主体互动、虚拟实验和录制微课四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独石 《物理通报》2013,(2):43-44,46
采用通用技术的设计理念,将继承与创新结合,挖掘校本教育资源,拓宽现有教学仪器"光具座"用途而组成的创新性低成本教具,其开发成本低,教学效果好,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理念.该套教具的设计、制作及使用过程,是通用技术实践与物理实验教学融合实施的过程,所以,也是促成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9.
<正>由教育部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第8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将于2014年7月底(具体时间见第二轮通知)在哈尔滨市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欢迎各高校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并踊跃投稿。1会议的主要内容1)大会特邀报告(物理学研究前沿进展、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等);2)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包括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模式、方法、考试的改革,物理实验教材编写,新实验的设计与新仪器的研制等);  相似文献   

10.
《物理》2014,(7)
<正>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诚聘各界英才,职位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以及博士后。中心关注高能量密度科学(物理)及相关科学计算,近期侧重以下一些研究领域:非理想等离子体物质特性,特别是高能量密度条件下的温稠密物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基础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探索与总结,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栋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2):101-103
基于创建"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过程,介绍了安徽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本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中心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多方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创建和实践了多元的教学模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设体系,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使一些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改善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数字化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我校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也于2015年被评为天津市示范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山东科技大学工科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历程。虚拟方正实验教学中心以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以创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契机,通过围绕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从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专业物理实验等几个方面展开系列工作,并提出虚实结合,有实有虚,实缺虚补的方针,对本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面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绩做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中心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实验预习、教学指导、操作、报告等实验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以问卷调查结果为课程改革依据,提出了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案.建设微信公众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辅助实验预习;建立以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指导模式,建立在线答疑学习群,全程覆盖课程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实验物理教学的范畴和性质出发,比较中外实验教学的差异,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理想的实验物理教学模式.提出实验物理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师生密切互动;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应当以质量为重点,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努力把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建设成为教学的平台、探索的基地、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学物理在线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我校的大学物理在线课程依托雨课堂、智慧树等教学平台,构建了基于自主学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线上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翻转、课后巩固三阶段,实现了育人同向化、教学精准化、难度阶梯化、研讨开放化、思维独立化、互动全员化的培养过程,通过平台数据、督学和学生反馈、教师互评进行反思和提升,形成基于自主学习的“一核三阶六化三省”的在线智慧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计推动了将课内和课外分开的教学格局转变成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堂内外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金课"建设的"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吴平  朱浩  张晓  谢东 《大学物理》2021,40(3):51-55,61
近年来,依托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本文持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金课”建设标准,既基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同时又提升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实践知识探究、思辨与拓展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对“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设计和实践,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化、深层次学习,对后疫情时代,高校师生实现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琦 《大学物理实验》2013,26(1):108-110
分析了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强大支持作用,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更高效精确的数据处理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能更有效的进行实验教学,更快捷准确的批改实验报告,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们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整合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及其教学实践,其中重点介绍了基于校园网的大学物理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构建与教学应用;基于课堂教学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拟软件的研制开发与教学应用;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式物理实验网络选课系统的研制开发与教学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