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針对目前大型氮肥厂急待解决的脱碳液中V~(4+)和V~(5+)的测定而进行的研究。应用滴汞电极,采用0.4M Na_2CO_3—0.4M KHCO_3(pH=9.5~9.7)为支持电介质,被测溶液直接加入其中,获得了清晰的导数脉冲极谱波:V~(4+)的Ep=-0.25~-0.26伏,V~(5+)的Ep=-1.25~-1.26伏,其复合波Ep=-1.71伏(VS. SCE),可同时测定V~(4+)和V~(5+)。  相似文献   

2.
用BaCl_2反滴定测定SO_4~(2-)的方法早有介绍,但是,由于它是在中性溶液中进行测定,多种阴离子如CO_3~(2-)、HCO_3~-、SO_3~(2-)、S_2O_3~(2-)、C_2O_4~(2-)、CrO_4~(2-)、PO_4~(3-)、BO_2~-,SiO_3~(2-)、F~-、MoO_4~(2-)、WO_4~(2-)和阳离子Ca~(2+)、Sr~(2+)、Pb~(2+)等都干扰测定结果。虽经多次改进,仍不够满意。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配制pH=3.2±0.1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络合缓冲溶液作了初步尝试,得到了较满意的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H=3的盐酸溶液中,MoO_4~(2-)、C_2O_4~(2-)、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化学计量比钼氧簇阳离子(MoO_3)_n~+(n=1~4)的结构和反应性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化学计量比钼氧簇阳离子(MoO_3)_n~+(n=1~4)的基态结构均为二重态,且含有一个拉长的Mo–O键连接的端氧自由基(Mo–Ot·).这类氧自由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在杂化泛函B3LYP水平下,通过计算反应势能面研究钼氧簇阳离子(MoO_3)_n~+(n=1~4)与CO的反应机理:CO先以C端吸附在与氧自由基(Ot·)相连的金属Mo原子上;随后,Mo–Ot·键断裂,氧自由基转移到CO上,形成CO_2基团;最后CO_2分子脱去.上述反应均是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单核钼氧簇MoO_3~+的高反应活性与其中心钼原子的低配位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示波极谱仪上,0.5M(NH_4)_2SO_4底液中,pH=4.5时,Al~(3+)-Cup体系在-1.31V(VS.SCE)产生较大的还原电流,浓度在7.4×10~(-7)-3.0×10~(-5)M,与峰电流有线性关系。-1.31V的峰电流是Al-Cup配合物的氢催化波。在试验条件下,配合比为1:3,质子化的Al~(3+)-Cup配合物吸附于电极上还原,产生氢气。释出的配合物再从溶液中的NH~+_4获得质子,吸附于电极产生催化电流。  相似文献   

5.
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YCl_3-KCl·NaCl熔体中Y~(3+)在钼和镍电极上的电极过程。Y~(3+)的还原是分步反应过程:Y~3+c=Y~(2+),Y~(2+)+2c=Y。Y~(3+)在镍电极上还原后能与镍形成合金,对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合金组成进行了X射线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甲苯选择性氧化反应条件下铁钼催化剂的物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良  沈俭一  葛欣 《催化学报》1993,14(4):263-269
采用原位穆斯堡尔谱、XRD、XPS、IR和UVDRS等对Fe/Mo=0.67的Fe_2(MoO_4)_3和Fe/Mo=0.29的Fe_2(MoO_4)_3-4MoO_3样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甲苯氧化反应条件下,样品中一部分Fe_2(MoO_4)_3相还原为β-FeMoO_4。在反应温度(450℃)下通空气氧化,生成的β-FeMoO_4又氧化为Fe_2(MoO_4)_3。在甲苯选择性氧化中,易还原为β-FeMoO_4的样品,其甲苯选择性氧化活性较高。样品中的Fe~(3+)起着稳定Mo~(6+)的作用而Fe~(3+)还原为Fe~(2+)。在氧的作用下,Fe~(2+)再氧化为Fe~(3+),并使表面上吸附的氧转化为晶格氧。Fe_2(MoO_4)_3中的Mo~(6+)吸附甲苯分子,反应时,钼酸铁的表面晶格氧和甲苯反应使之生成苯甲醛和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CCSD(T)/aug-cc-p VTZ//B3LYP/6-311+G(2df,2p)方法对n(H_2O)(n=0,1,2)参与HO_2+NO→HNO_3反应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HO_2形成的复合物(H_2O…HO_2,HO_2…H_2O)结合NO与水分子形成的复合物(NO…H_2O,ON…H_2O)的反应方式具有较高能垒和较低有效速率,其对HO_2+NO→HNO_3反应的影响远小于双体水(H_2O)2与HO_2(或NO)形成复合物然后再与另一分子反应物NO(或HO_2)的反应方式,因此n(H_2O)(n=1,2)催化HO_2+NO→HNO_3反应主要经历了HO_2…(H_2O)_n(n=1,2)+NO和NO…(H_2O)_n(n=1,2)+HO_22种反应类型.由于HO_2…(H_2O)_n(n=1,2)+NO反应的低能垒和高速率,HO_2…(H_2O)_n(n=1,2)+NO反应优于NO…(H_2O)_n(n=1,2)+HO_2反应.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温度范围内HO_2…H_2O+NO反应的有效速率常数比HO_2…(H_2O)2+NO反应对应的有效速率常数大了10~12数量级,可推测(H_2O)_n(n=1,2)催化HO_2+NO→HNO_3反应主要来自于单个水分子.此外,在216.7~298.6 K范围内水分子对HO_2+NO→HNO_3反应起显著的正催化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在298.2 K时增强因子k'RW1/ktotal达到67.93%,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蒸气对HO_2+NO→HNO_3反应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备了新型全固态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薄膜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此电极在H~+的有效浓度为1.00×10~(12)~10.0 mol/L范围内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还原峰电位与溶液的有效酸度分别在1.00×10~(10)~0.10 mol/L、0.10~2.00 mol/L和2.00~10.0 mol/L 3段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响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E_(pc)=0.0456lg C(H~+)-0.295,E_(pc)=0.0803C(H~+)-0.309,E_(pc)=0.0278C(H~+)-0.188。在有效酸度为1.00~8.00 mol/L的H_2SO_4、HNO_3或者HCl O_4溶液中亦有类似的线性响应。此电极制备方法简单,酸度测试范围宽至1.00×10~(10)~10.0 mol/L,为开发新型高酸度固态电化学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MoO_3/γ-Al_2O_3、MoO_3/TiO_2、MoO_3/SiO_2的激光Raman谱。通过MoO_3/γ-Al_2O_3、MoO_3/TiO_2在吡啶吸附前后、氨水提取前后的谱图对比说明,单层分散的MoO_3,即特征峰为~950cm~(-1)的“二维聚钼酸”中钼的配位状态不是单一的。其中一种表面含钼物种(Mo-1)不吸附吡啶,不溶于氨水,不显示较强的表面酸性;另一种表面含钼物种(Mo-2)可吸附吡啶,溶于氨水,与催化剂的表面酸位密切相关.我们认为Mo-1为四面体配位的钼;Mo-2为八面体配位的钼。MoO_3/SiO_2中的MoO_3能100%被氨水溶去,其酸位数与表面Mo~(6+)数之比接近1,是由其中Mo-2的比例较高,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两个因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稀土在丙酮介质中的伏安行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用直流极谱和伏安法研究了14种稀土离子在丙酮中的还原行为,并考查了微量水和残余氧的影响。当RE~(3+)浓度低于6×10~(-4)mol/L时,仅Eu~(3+)、Yb~(3+)、Sm~(3+)有两步还原波。若RE~(3+)浓度高于8×10~(-4)mol/L,则除Eu~(3+)外,Yb~(3+)、Sm~(3+)的第二步还原和其它稀土的还原出现两步波,加入0.6%的水可使它们变成良好的一步还原波。造成两步波的原因是残余氧的电极还原产物O与RE~(3+)在电极表面形成沉淀薄膜使RE~(3+)的还原受阻。加入水后O_2直接还原为H_2O_2,可消除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自制IO_4~-选择电极跟踪指示反应 IO_4~-+2S_2O_3~(2-)+2H~+(?)IO_3~-+S_4O_6~(2-)+H_2O中IO_4~-浓度的变化,在确定的条件下,IO_4~-电极电位变化速度(ΔE/ΔT)与铜浓度成线性函数。用pH计为阻抗变换器,配合x-y函数记录仪自动记录,简便、快速、准确。研究了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12.
微量钽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钼-酒石酸-铜铁灵三元络合物在H_2SO_4介质中的极谱行为。钽-酒石酸-铜铁灵三元络合物能在—0.70伏(对饱和甘汞电极)处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性催化波。最恰当的支持电解质为40%H_2SO_4,1.8%酒石酸溶夜,0.01%铜铁灵溶液.在3×10~(-7)M~3.3×10~(-5)M范围内,钽浓度与吸附催化波成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有关双冠醚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已有较多文献报道。本文以双[2’:3’,9’:10’-二苯并-16-冠-5)-6-基]-2,6-吡啶二甲酸酯(简称BDB16C5PDC)为中性载体,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研制的钟离子选择电极、其响应斜率优于以前所报道的双冠醚钾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0×10~(-5)~1.00×10~(-1)mol/l;检测下限为5.57×10~(-6)mol/l;响应斜率为67.5mv;对Li~+、Na~+、Rb~+、Cs~+、NH_4~+、Mg~(2+)、Ca~(2+)、Ba~(2+)的  相似文献   

14.
辅酶I(NAD+)在0.005moL/LTris 0.01moL/LNaCl溶液(pH7.0)中,于钴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电极上出现一个S形的还原波,半波电位为-1.45V(vs.SCE)。峰电流与NAD+的浓度在2.38×10-5~4.76×10-4mol/L(r=0 9992)和4.76×10-4~1.78×10-3mol/L(r=0.9982)之间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9×10-5mol/L,回收率在96.7%~103.4%之间。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钴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电极上NAD+的电化学行为。电极反应机理为:NAD++e NAD·;NAD·+e+H+ NADH;2NAD·→NAD2。另外,钴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电极对NAD+具有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Li_2Eu_(4-x)(MoO_4)_7:xYb~(3+)红色荧光粉。研究结果表明Li_2Eu_(3.76)Yb_(0.24)(MoO_4)7在615 nm处发出的红光明显强于未掺杂第二稀土的Li_2Eu_4(MoO_4)_7荧光粉。Yb~(3+)离子掺杂能够将吸收的能量很好地传递给激活离子Eu~(3+),从而起到能量传递的作用。该系列荧光粉可被395 nm的近紫外光和465 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在615 nm处发射亮红光,对应于Eu~(3+)的~5D_0→~7F_2跃迁,其色度优于商用红粉Y_2O_2S:Eu~(2+),能够用于紫外光和蓝光芯片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16.
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钼酸根和钨酸根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泓 《分析化学》1993,21(5):541-543
本文采有单柱离子色谱系统测定了MoO_4~(2-)和WO_4~(2-)。以1.0mmol/L钼酸钠为淋洗液测定WO_4~(2-),以1.0mmol/L钨酸钠为淋洗液测定MoO_4~(2-),常见阴离子Cl~-、NO_3~-、SO_4~(2-)不干扰测定,MoO_4~(2-)和MO_4~(2-)的检出限分别为3.55μg/ml和5.03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04%和1.66%,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55~1500μg/ml和5.03~1500μg/ml。应用于钼、钨、硅杂多酸中钼和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惠良  李宗昌 《分子催化》1989,3(2):139-147
本文用穆斯堡尔港及表面微区元素分析,对几种不同组成We-Mo系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Mo样品中均有Fe_2(MoO_4)_3相生成.在表面上,铁、钽均不富集.当Fe/Mo>0.67时,物相中除有Fe_2(MoO_4)_3外,还有α-Fe_2O_3相.微分扫描量热法测定当Fe/Mo<0.67时随着MoO_3含量的增加,生成的Fe_2(MoO_4)_3由α-相转变为β-相的相变温度相应有所降低,表明铁用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组分间存在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在Fe-Mo系催化剂中,当Fe(MoO_4)_3/MoO_3=1/4时,比表面较大,催化活性和生成苯甲醛的选择性也最高.此外,还提出在催化剂中可能存在的钼氧八面体对四面体的置换,以及在钼酸铁结构间隙中进入的Mo~(6+)所构成的表面氧化还原部位,有利于甲苯的选择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一、原理本实验以电解KHSO_4饱和溶液来制备K_2~(?)S_2~(?)O_8晶体。电解时在两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为: 阴极 2H~+2e→H_2 阳极 2H_2~(?)O→O_2~-+4H~++4e~- 2SO_4~(2-)→S_2~(?)O_8~(2-)+2e 3H_2O→O_3~(?)+6H~++6e 在0℃时,以生成氧及过二硫酸根为主,温度升高,臭氧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钒(Ⅴ)在磷酸盐体系中过氧化氢的极谱催化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催化波的分析条件为0.2MNaH_2PO_4,0.05MH_2O_2,pH=5底液中,钒(Ⅴ)浓度由1×10~(-8)—7×10~(-7)M之间与电流呈直线关系。推导了利用催化电流求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的关系式为,1/i=1/imax 1/βimax·1/[H_PO_4~-]~(n■)并求得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为H_2VO_5H_2PO_4~(2-),相应条件稳定常数β=25.2。同时求得在砷酸盐底液中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为H_2VO_5H_2AsO_4~(2-),相应β=28.3。另外由汞柱高对催化电流影响、电毛细管曲线、i-t曲线、三角波扫描图形等实验判断.认为催化电流是由VO_3·H_2PO_4~(2-)在电极上被吸附,因而催化了过氧化络合物的形成和在电极上放电。  相似文献   

20.
对碳毡表面HNO_3化学改性引起电极性能的变化进行较详细研究。物理分析数据表明,由于HNO_3氧化处理,碳毡表面亲水性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及HNO_3分子易嵌入并吸引高温碳毡石墨层状结构中的电子使空穴增多,电极表面浸润性和导电性明显提高。碳毡比表面也因HNO_3腐蚀作用有所增加。另外,循环伏安分析结果指出,在表面改性电极上Cr~(3+)/Cr~(2+)及Fe~(3+)/Fe~(2+)反应电化学活性增强,不仅峰值电流I_(pa)、I_(pa)随HNO_3氧化时间增长明显加大,而且峰电位差△Ep(=E_(pa)-E_(pc))变小,反应更趋可逆。还因为催化剂Pb沉积量增加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经HNO_3氧化处理后的碳毡表面更利于Cr~(3+)/Cr_(2+)反应进行,其I_(pa)、I_(pc)值的增加明显高于Fe~(3+)/Fe~(2+)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