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稀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甲酰甲酸及1,10-二氮杂菲的配合反应。合成了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与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n_2L_3P_2·nH_2O,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谱、差热分析、溶解度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Ln_2L_3P_2·nH_2O为双核结构(L为四齿配体,P为二齿配体)。  相似文献   

2.
在THF介质中合成了2:1型固体配合物2EuCl_3·DCH-24-c-8·2THF·2H_2O和4:3型团体配合物4SmCl_3·3(18-c-6)·4H_2O及4YbCl_3·3(18-c-6)·4H_2O。在氩气氛中用锂-萘使Ln~(3+)还原,制得了三种相应的二价稀土氯化物与DCH-24-c-8和18-c-6的固体配合物2EuCl_2·DCH-24-c-8·2H_2O、4SmCl_2·3(18-c-6)·4H_2O及4YbCl_2·3(18-c-6)·4H_2O。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还原性实验及偏光显微镜下的光性研究不但证实了冠醚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而且说明Ln~(2+)及Ln~(3+)的冠醚配合物在物理及化学性质上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3.
稀土与5-苯基吡唑啉二硫代甲酸固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干燥氮气氛中 ,以 5 苯基吡唑啉二硫代甲酸钠和无水稀土氯化物为原料 ,乙腈为溶剂 ,制备出稀土与 5 苯基吡唑啉二硫代甲酸形成的 9个新型固态配合物 ,产率达 40 %以上。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和电导测定 ,确定其组成为 :Na[RE(S2 CNC9H9N) 4·xH2 O](RE =La~Dy ,Y ,除Ce和Pm外 ) ,配体是通过两个硫原子以双齿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热分析表明 ,配合物开始分解温度均低于配体的分解温度 ,说明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不如配体。配合物的乙腈溶液 (浓度为 1 2 4~ 1 32× 10 - 3mol·dm- 3)的摩尔电导值在 86~ 10 4Ω- 1 ·cm- 2 ·mol- 1 范围 ,配合物为 1∶1型电解质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1个芳酰腙化合物:N'-(3-溴-5-氯-2-羟基苯亚甲基)-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酰肼(H2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H2L与甲基麦芽酚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1个甲基麦芽酚配位的氧钒(Ⅴ)配合物[VO(mat)L]·MeO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认了H2L和配合物的结构。通过对C2C12肌细胞的胰岛素模拟实验,表明该配合物能显著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其细胞毒性仅为0.07 g·L-1。  相似文献   

5.
在无水乙醇中,用3-二茂铁基-5-苯基-吡唑啉-1-二硫代甲酸钠(Na-FPPD)与无水氯化稀土作用,合成了14个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FPPD)_3·3H_2O(RE=La,Pr~Lu和Y),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1HNMR谱、热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2,4-二氯苯氧乙酸为第一配体、1,10-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钐、铕的二元、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络合滴定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通式为RE(DCP)3.H2O,RE(DCP)3phen(RE=Sm,Eu;DCP=2,4-二氯苯氧乙酸根;phen=邻菲罗啉);测定了配合物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较二元配合物稳定;Eu(DCP)3.H2O和Eu(DCP)3phen具有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7.
溶液法合成了铕、铽与1H-苯并三唑-1-乙酸及1,10-邻菲啰啉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可能组成为Ln(L)3phen(Ln=Eu(III),Tb(III);HL=1H-苯并三唑-1-乙酸,Hbtaa;phen=1,10-邻菲啰啉)。利用荧光光谱、热分析和电化学方法讨论了配合物性质。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均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其组成可能为Eu(L)3phen·3.5H2O(HL=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5-mbtaa;phen=1,10-邻菲啰啉)。使用热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热分析结果显示:铕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发出Eu(Ⅲ)特征荧光,并且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是较好的敏化剂。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R)与1,6-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4′)-1,6-己二酮(BPMPHD,H_2L)和α,α-联吡啶(DPy,D)形成的新三元混配配合物R_2L_3D_2·~nH_2O(R=La,Y,n=10;R=Sm,…,Lu;n=4)及R_2L_3D·4H_2O(R=Pr,Nd),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差热-热重、荧光等性质。配合物分解温度具有“四分组”效应及“双峰”性质。Nd、Ho、Er配合物有超灵敏跃迁。Sm、Eu、Tb、Dy和Tm具有线状荧光,Tb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为0.124。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三氯化铁(水合物)与4′-溴苯并-15-冠-5(L)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对合成的新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定量分析及摩尔电导测定,并作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和差热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的性质表征。从而证明,该配合物中FeCl3与配体L比为1:1,是溶化剂,含有结晶水的固态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6种新型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氢谱、碳谱、热重-差热等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Glu)3ImCl3·3H2O(RE=La^3+,Nd^3+,Er^3+,Eu^3+,Y^3+,Gd^3+;Glu=L-谷氨酸;Im=咪唑),TEM电镜测试表明其有一定规则形貌,粒径在30-60 nm。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约为140,100,250μg·ml^-1),属于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非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稀土氯化物、L-谷氨酸或咪唑。  相似文献   

12.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简称HPMTFP)和乙醇为配体合成了具有Co(PMTFP)_2·2C_2H_5OH分子式的钴配合物。对配合物的溶解性、摩尔电导、磁性、热谱、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用四圆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配合物的分子及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0.301(4),b=12.038(7),c=13.806(5);α=88.37(5),β=69.62(3),γ=81.70(5)~9;V=1587.6(1.3)3,z=2,d_(calc)=1.44g/cm~3,d_(exp)=1.46g/cm~3。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配合物NdI3·C6 H1 2 N4 ·HI·13H2 O的新的合成方法 ,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9个水分子与Nd3+ 形成配合阳离子 [Nd(H2 O) 9] 3+ ,C6 H1 2 N4 分子以N原子与Nd3+ 直接作用 ,而 3个I- ,HI以及剩余 4个水分子与配合阳离子 [Nd(H2 O) 9] 3+ 以静电引力或氢键的形式作用。首次测定了配体碘化钕、氢碘酸乌洛托品和配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所有试样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死作用较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死作用显著 ,且高浓度溶液(0 .0 5mol·L - 1 )比低浓度溶液 (0 .0 1mol·L - 1 )的抗菌效果好。浓度为 0 .0 5mol·L - 1时 ,由于协同性 ,配合物NdI3·C6 H1 2 N4 ·HI·13H2 O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死作用大于相应的配体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稀土与 6 甲基皮考林酸氮氧化物 (HL)及 2 ,2′ 联吡啶 N ,N′ 二氧化物 (bipyO2 )的三元固体配合物LnL3bipyO2 ·nH2 O(Ln =La3 ,Sm3 ,Eu3 ,Gd3 ,Tb3 ,Dy3 ,Yb3 )。元素分析、差热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组成为 {Ln(C7H6 O3N) 3·(C10 H8N2 O2 )·H2 O}(n -1 )H2 O(n =2 5~ 3 0 )。荧光光谱表明 :三元配合物LnL3bipyO2 ·nH2 O的荧光强度比二元配合物LnL3·mH2 O的要弱 ,与二元配合物不同的是 :TbL3bipyO2 ·3H2 O在 4 89 3nm处峰的相对强度比 543 8nm处峰的相对强度要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电导、pH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希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简称H_2A)的配位反应.合成了15种新的希土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水份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HA)_3·nH_2O(RE=Ce、Pr、Sm、Tm、Lu、n=1;RE=La、Nd、Eu、Gd、Tb、Dy、Ho、Er、Yb、Y,n=1-2).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稳定性、紫外光谱、溶解性及摩尔电导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赵丽娜  吴伟娜  袁文兵  闫兰 《应用化学》2007,24(9):1098-1100
合成了一种新的芳香族酰胺配体2,2’-(1,2-亚苯基二氧)二(N-苯基乙酰胺)及其稀土(La,Eu,Tb,Dy,Sm,Gd)硝酸盐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差热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可能结构为:[REL(NO3)3]·H2O(RE:La^3+、Sm^3+、Eu^3+、Gd^3+、Tb^3+、Dy^3+).配合物产率约为78%。在稀土配合物中,作为抗衡阴离子的3个硝酸根均以双齿的配位方式与稀土配位,稀土配位数为10,并且还有1个结晶水。在298K下对配合物[EuL(NO3)3]·H2O和[TI)L(N03)3]·H2O的固体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分别发射Eu^3+和Tb^3+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且配合物[TbL(NO3)3]·H2O的荧光比[EuL(NO3)3]·H2O的荧光强。说明此芳香族酰胺配体敏论Tb^3+发光比敏化Eu^3+发光程度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12种镧系配合物Ln(CPD)3·2H2O[Ln=La~Yb,除Pm、Tm;HCPD=2-羰基丙酸(2,4-二硝基苯基)腙].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和13C)、磁化率和摩尔电导.给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并对镧配合物进行了大鼠精子抑制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除钜以外的镧系元素高氯酸盐与2,2′-二喹啉甲烷(Biqm)所形成的新型固体配合物Ln(Biqm)_2(ClO_4)_3·nH_2O(n=0~4)的合成方法,以及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和电导测定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推测该类配合物的结构式为:[Ln(Biqm)_2ClO_4]·(ClO_4)_2·nH_2O。  相似文献   

19.
1-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报道了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卜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哕啉与稀土氯化物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学性质、溶解度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含硫席夫碱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氨基硫脲(HL)及其Ni(Ⅱ),Co(Ⅲ)和Cr(Ⅲ)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NiL2]·C2H5OH,[CoL2]Cl·H2O,[CrL2]Cl·1/2H2O.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磁矩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