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鸣建  王欲晓  冯惠  冯长君 《色谱》2014,32(3):242-247
基于Kier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邻接矩阵提出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Gtv);引入手性指数(wj)并建立了手性连接性指数(mGtv):mGtv=mGtv×wjmGtv适用于手性分子、非手性分子及内消旋异构体的结构差异表征。用多元统计回归研究18种手性羟酸和氨基酸的薄层色谱保留指数(RM)与mGtv的定量构效关系,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其四元数学模型,传统的判定系数(R2)为0.973,逐一剔除法(leave-one-out,LOO)的交互验证系数(Q2)为0.950,结果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根据进入该模型的4个手性连接性指数(0Cpv2CpvCchv5Cpv)可知,影响手性有机酸保留指数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二维结构特征和分子的手性特征以及柔韧性、折叠程度等三维结构因素。从上可见,新建手性连接性指数对手性有机酸的保留指数表征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为预测手性有机酸的保留指数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手性有机化合物构效关系的量子拓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拓扑化学理论基础上, 从手性分子中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和手性原子所处的局部化学微环境出发,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所得距离代替传统二维距离, 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 应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 并引入手性校正因子进行校正, 得到新型的手性拓扑指数w1w2.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18种手性羟基酸和氨基酸的薄层色谱保留指数RM的定量结构-保留拓扑模型, 并用这种模型对RM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同时对拓扑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检验法(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 LOO-CV)和外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Am指数的扩展与手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分子拓扑指数(Am)通常仅代表一个化合物的拓扑特征,所以预测手性化合物活性的能力较差.我们对Am指数进行了扩展,得到eAm指数,并将其应用于手性分子的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由手性拓扑指数得到的QSAR模型比传统的拓扑指数有更好的统计和预测手性化合物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构象依赖手性指数衍生于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和原子的性质,无论分子中是否包含手性中心,它均能区分对映体,因而不依赖于手性中心,是通用的手性描述符.本研究采用σ和π的残余电负性之和作为原子的属性,生成构象依赖手性指数,并将该手性指数应用于一个包含80个手性仲醇的数据集和该仲醇与(R)-MTPA酯化反应产物的1H NMR化学位...  相似文献   

5.
烷烃同系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1,N2和N3。该拓扑指数对分子结构实现惟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将拓扑指数N1,N2和N3与烷烃在固定相角鲨烷(柱温50 ℃)及SE-30(柱温80 ℃)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可分别定量描述为I(Squalane)=23.97842N1-3.86562N2+0.787379N3+42.33061,I(SE-30)=23.83937N1-3.5687N2+0.939876N3+22.11952。用上述回归方程对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为1.31%,预测结果误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制的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专家系统ESESOC, 对与28个外消旋类化合物(特殊的氨基酸)分子手性中心有关的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判别, 如对称面、对称点和对称轴等. 同时用的开发的程序对这些化合物的构型进行了自动识别和标示. 在此基础上, 以手性拓扑指数为参数, 利用Fisher意义下的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法, 对这些化合物的对映体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先后淋洗出的的对映体进行分类判别. 结果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法优于Fisher意义下的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7.
手性拓扑电荷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扩展二维拓扑指数,提出了非基于CIP规则的手性拓扑电荷指数.该扩展采用四个原子属性:偏原子电荷、轨道电负性、极化率和空间位阻分别代替CIP规则的原子数来设定手性中心的构型.新的手性指数被用来预测手性仲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波谱的属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对于训练集和测试集,96.7%和90.0%被正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拓扑指数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羟酸类和氨基酸类手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本实验引进了手性乘积算法:P=(1-b/a)(1-c/b)(1-a/c)(1-a/d),其中a、b、c和d分别为与分子中手性中心碳原子4个不同连接片断手性eAm指数和分子连接性指数mx的计算值,并考察了所得参数与羟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手性薄层色谱保留指数的相关性.为了评定所得预测模型的稳定性,文中运用了交叉验证法.结果表明,由人工神经网络方法(BP法)所得数学模型比较稳定,且明显优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拓扑指数与烷烃色谱保留指数的定量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善梅 《化学学报》2006,64(21):2201-2204
基于分子图论, 计算了64个链烷烃的一阶连接性指数(1χ)和奇偶指数(OEI), 并对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研究, 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I=55.7631+25.7317OEI+111.45081χ (R2=0.9960, RMS=9.36, ARD=1.02%). 交叉验证和预测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与文献结果比较, 本文所用的参数少, 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0.
单硫醚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拓扑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子拓扑化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分子中原子的特性,用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一组新的拓扑指数NPm(m=1,2,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将单硫醚在4种极性固定相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NPm(m=1,2,3)建立相应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关系模型(QSRR),并用这种模型对单硫醚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 以溴代硅胶为引发剂, 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水为溶剂, N-丙烯酰基-L-脯氨酸为单体, 室温下在硅胶表面进行聚合反应, 制得硅胶接枝聚N-丙烯酰基-L-脯氨酸分子刷. 通过改变ATRP反应体系中单体的量, 制备了3种不同键合量且键合量可控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 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 考察了配体接枝率、 流动相Cu2+浓度、 pH值和柱温等对DL-氨基酸和α-羟基酸拆分的影响, 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探讨了拆分过程的热力学.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能够分离9种DL-氨基酸和α-羟基酸, 其中DL-酪氨酸、 DL-色氨酸和DL-苏氨酸3种氨基酸可同时进行拆分, 且拆分过程由熵控制.  相似文献   

12.
手性羟酸和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章文军  许禄 《化学学报》2009,67(2):145-150
构造了用于手性参数衍生的距离矩阵和扩展的距离矩阵, 并且观察了与羟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手性薄层色谱保留指数的相关性, 得到了具有启示性的结果. 引进了扩展的eAm指数和连乘指数, 以及综合运用了三种算法. 所得参数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得到了单一变量和变量组合的分析结果. 与多元回归分析相比较,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法, 使结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所引进的方法对于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具有普遍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新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群标  龙远德  黄天宝 《色谱》2000,18(2):112-114
 合成了 2 -(2 -羟基 -3 -烷氧基 )丙基 -(S) -1 ,2 ,3 ,4-四氢 -3 -异喹啉羧酸手性选择子 ,制备了两种新型涂渍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 ,拆分了某些 DL-氨基酸 ,比较了 DL-氨基酸在两种手性相上的色谱分辨。  相似文献   

14.
测定手性有机酸对映体纯度的新试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MR技术测定微量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纯度,已有多种方法。其中,加手性镧化物位移试剂法适用面最广,但对有机酸,结果常不理想。另一种使用较广的方法是加手性试剂,将样品中两对映体转变成非对映异构体,然后比较非对映基因NMR信号的强度,确定原样品中对映体的组成比例。国外已出售的手性试  相似文献   

15.
以L-多巴为测定目标, 以天然芳香氨基酸为替代样品, 建立了以非样品α-羟基酸为手性配体, 以铜和镍等二价金属为中心离子的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新方法. 当弱配位的α-羟基酸与中心离子的摩尔比大于6∶1时, 所建立的方法即可实现对D,L-氨基酸和D,L-多巴的基线分离, 可用于口服多巴药片含量的测定, 检测出质量分数为0.5%的异构体杂质, 其定量的线性范围是0.025~2.5 mmol/L, 回收率为96.3%. 据此方法测得某商品药片的实际含量(质量分数)为标称值的(97.33±0.70)%.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键合固定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法拆分氨基酸对映体通常一化过程,费时而麻烦,而且有可能发生消旋,影响分析结果,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是拆分氨基酸和羟基酸对映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其选择性高,不需柱前衍生。Davankov等对此方法进行了评述。此法大都采用刚性环状结构的光活性脯氨酸或羟基脯氨酸键合相作为柱填料,Jeanneret-Gris等曾采用1,2,3,4-四氢-3-异喹啉羧酸接枝的聚丙烯酰胺相拆分氨基酸对映体。  相似文献   

17.
以4种不同的N-长链烷酰-L-氨基酸胶束为手性选择剂,对3种不同性质的手性化合物(α-氯代丙酰替苯胺,2-氨基-3-对硝基苯基-1,2-丙二醇和华法林)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手性表面活性剂中不同的氨基酸残基和烷基链的长度对分离影响较大;随手性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溶质保留时间增大,分离度增加,不同溶质的最佳分离浓度在100~150mmol/L之间;pH对电中性手性化合物分离影响不大,但对酸性或碱性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影响较大.在选定的条件下,3种样品均在20min内完全分离,分离柱效达1×105理论板数/m.  相似文献   

18.
张春雨  李英杰  郝秀菊  高晴 《应用化学》2011,28(11):1340-1342
以双(6-氧-β-羧甲基-1,4-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DOCB-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对氨基酸和手性药物对映体进行拆分研究。 以20 mmol/L磷酸盐为缓冲溶液,考察了手性添加剂的浓度及缓冲溶液的pH值与分离电压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在其优化条件下,实现了4种DL-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以及手性药物(罗格列酮和酮洛芬)对映体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