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石墨烯为载体,通过化学沉积与光还原法制备了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Ag-AgBr/RGO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RD及UV-Vis吸收光谱对催化剂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并考察其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照射60min,催化剂对10 mg·L-1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91%。由于表面金属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石墨烯的协同作用,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比氧化铝为载体时高。  相似文献   

2.
3.
负载性Pt助燃剂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助燃剂能促进CO的转化成CO_2,对焦炭本身的燃烧速度无明显影响,故欲强化催化剂再生过程应提高其表面结焦的燃烧速度。我们制备了一系列Bi_2O_3/γ-Al_2O_3助燃剂以取代较为昂贵的Pt系助燃剂,并考察了Bi系助燃剂的物相结构、表面吸附性能、抗硫性及CO催化氧化活性和烧碳速度。结果表明,在高温实用区域,Bi系和Pt系对CO催化氧化活性相近,Bi系尚具有较好的去焦性能,有利于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4.
利用IR、MS方法对还原态的Co-Mo/Al_2O_3和Ru-Co-Mo/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还原态的Co-Mo/Al_2O_3和Ru-Co-Mo/Al_2O_3表面上存在着不同的Co中心。可以十分明显地观察到, 在Co-Mo/Al_2O_3上, NO吸附的红外光谱显示了1895和1880 cm~(-1)谱带; 在TPD-MS图上显示了353, 423和473 K谱峰。通过比较Co-Mo/Al_2O_3和Ru-Co-Mo/Al_2O_3, 提出了在Ru-Co-Mo/Al_2O_3中Ru的加入主要是提高了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增强吸附键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Al2O3负载Pt单金属催化剂和负载Pt-Cu双金属催化剂,比较了二者不同还原温度对其催化CCl4氢化脱氯反应性能的影响。 单金属Pt催化剂上主要生成CHCl3,而双金属Pt-Cu催化剂上产物随催化剂制备时的还原温度不同而异,当催化剂经400 ℃用H2还原后产物主要为CHCl3,而当催化剂经800 ℃用H2还原后产物主要为CCl2CCl2。 由于CCl4氢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催化剂表面局部过热使得在反应中生成的C2等产物聚合结焦,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导致催化剂失活。 因此,通过加入甲醇作为稀释剂以带走部分反应热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同时也降低了CHCl3的选择性,提高了CCl2CCl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介孔Al2O3;KF;催化;固体碱;氧烷基化  相似文献   

7.
TiO2在Al2O3表面上分散状态的AEM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昭彬  辛勤  Sham  E.L.  Grange  P.  Delmon  B. 《物理化学学报》1990,6(4):474-479
本文运用AEM方法考察了制备技术对TiO_2在Al_2O_3表面分散状态的影响. 发现嫁接法可使TiO_2非常均匀地分散在Al_2O_3表面上, 浸渍法也能得到较为均匀的TiO_2分布, 而沉淀法所得到的TiO_2分散度较差. TiO_3只聚集在Al_20_3表面上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8.
氟在γ—Al2O3及NiW/γ—Al2O3催化剂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谋  石亚华 《分子催化》1990,4(2):104-111
  相似文献   

9.
Rh/Al2O3上H2的化学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La2O3/Al2O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 程序升温还原(TPR) 和光电子能谱 (XPS) 等分析方法研究了La2O3对Cu/Al2O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La2O3的加入促进了铜在催化剂表面的高度分散, 阻止了铜晶粒团聚、烧结, 促使铜晶粒细小化, 促进了铜的还原, 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 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12.
Ag/mesoporous black TiO2 nanotubes heterojunctions (Ag‐MBTHs) were fabricated through a surface hydrogenation, wet‐impregnation and photoreduction strategy. The as‐prepared Ag‐MBTHs possess a relatively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85 m2 g?1 and an average pore size of ≈13.2 nm. The Ag‐MBTHs with a narrow band gap of ≈2.63 eV extend the photoresponse from UV to the visible‐light and near‐infrared (NIR) region. They exhibit excellent visible‐NIR‐driven photothermal catalytic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omplete conversion of nitro aromatic compounds (100 %) and mineralization of highly toxic phenol (100 %). The enhance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mesoporous hollow structures increasing the light multi‐refraction, the Ti3+ in frameworks and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effect of plasmonic Ag nanoparticles favoring light‐harvesting and spatial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which is confirmed by transient fluorescence. The fabrication of this SPR‐enhanced visible‐NIR‐driven Ag‐MBTHs catalyst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for designing other high‐performance heterojunctions as photocatalytic and photothermal catalytic nanomaterials.  相似文献   

13.
采用沉淀置换法制备了可见光光催化剂Ag3PO4,利用XRD、UV-Vis及XP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特性分析,以水中微污染有机物的降解评价了Ag3PO4的光催化活性,并通过活性物种及能带结构的分析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Ag3PO4的带隙能约为1.9 eV、催化剂表面存在的Ag+可捕获光生e-、催化剂的价带电位较低,这有利于Ag3PO4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的e--h+的分离及活性物种.OH的形成。经60 min可见光光催化反应,15 mg.L-1的甲基橙和腐殖酸的降解率分别达97%和82%,比同等条件下TiO2-P25的降解率还高40%和25%,光催化剂Ag3PO4的用量为0.6 g.L-1。  相似文献   

14.
表面等离子激元是物理效应在光催化技术应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作为新型光场调控技术为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能够从全新的角度解决光催化技术的发展瓶颈,在过去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能够通过调节纳米颗粒的组成、形貌和介质环境等因素调控光催化体系的光谱响应范围。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增强光散射、热电子注入、诱导产生强烈的局域电场、加热周围环境等方法来增加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物质传输以及极化光催化材料表面的吸附分子,从而进一步增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将这些优势集成到光催化材料体系中,能够显著提高传统光催化材料的太阳能转换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光催化技术中应用的基本原理、调控规律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热电子的产生和迁移过程,贵金属中带间跃迁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制约关系。最后,总结了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和光致还原法制备了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Ag@AgBr可见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X,DRS和XPS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及捕获剂对Ag@AgBr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金属Ag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显著增强Ag@AgBr对可见光的吸收;催化剂对罗丹明B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降解活性和稳定性,在可见光下照射90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95%以上,光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仍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淬灭实验表明在Ag@AgBr降解罗丹明B过程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h+、·OH、O2·-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6.
Ag@AgCl修饰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和双氧水处理制备了具有锐钛矿相的TiO2纳米管,然后通过沉淀和光化学反应将Ag@AgCl纳米粒子负载于其上,从而制得TiO2纳米管负载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结果表明,经Ag@AgCl纳米粒子修饰后,锐钛矿相TiO2纳米管因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而对可见光具有明显的响应,光生电子-空穴对更容易分离,因而T...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光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桂娜  蔡继业 《化学进展》2010,22(1):194-200
贵金属纳米粒子表现出许多常规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其中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LSPR) 特性是研究热点之一。LSPR 的形状和位置与纳米粒子的组成、大小、形状、介电性质以及局域介质环境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特性,贵金属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光学生物传感器、光过滤器和表面增强光谱等领域。本文对各种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 LSPR 纳米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孟献文  宋肖  刘素芹  梁英 《应用化学》2016,33(12):1441-1447
通过改进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Ag3VO4/GO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并在可见光辐射下(λ≥420 nm)考察了复合物催化剂中GO含量对Ag3VO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MO)的性能影响。 结果表明,掺杂质量分数2%的GO复合物光催化活性提高最显著,30 min内对MO的降解率可达到89%以上,是纯Ag3VO4光催化活性的3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阳极电化学氧化在铝片表面制备出表面含有氧化铝膜的铝片(AAO/Al), 分别用FTIR-ATR技术和密闭间歇式反应装置考察了该样片对油酸和乙烯的光解作用, 结合UV-DRS和FTIR表征结果对薄膜在油酸和乙烯光解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AAO/Al能够吸收小于265 nm的紫外光, 而无AAO膜的铝片对波长大于220 nm的紫外光没有任何吸收;254 nm紫外光照射下AAO/Al对油酸和乙烯的光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光照3 h油酸的分解率达到70%, 乙烯也有9%的分解, 但相同条件下在无AAO膜的铝片上, 油酸的光解率仅为30%, 乙烯几乎不分解;然而, 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 AAO/Al同纯铝片一样对两反应物的光解都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分析认为, AAO膜能吸收254 nm的紫外光和对有机物分解具有光催化作用的可能原因是在AAO膜结构中存在过量的Al原子和氧空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与水热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复合纳米颗粒Bi2O3/TiO2,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谱、红外光谱、低温N2吸附脱附及电子顺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少量的氧化铋可显著抑制TiO2由锐钛矿到金红石的相转移过程,并将光吸收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到明显的羟基自由基(.OH)信号。铋的最佳掺杂量为Bi/Ti质量比2.0%,适量铋的掺入能显著改善锐钛矿TiO2的结晶度,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光催化量子效率。通过可见光照射下,4-氯酚的降解实验测试Bi2O3/TiO2复合纳米颗粒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同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4-氯酚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并提出可见光照射下的Bi2O3光敏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