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李维凯  张玮  殷达钰  安石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3):035101-1-035101-5
为测量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CSRm)束流累积阶段的闭轨畸变并进行闭轨校正,开发了闭轨校正系统,该系统由轨道测量系统、闭轨控制系统和校正磁铁系统构成。轨道测量系统实现对束流轨道的实时监测;闭轨控制系统读取束流轨道信息,然后进行闭轨校正计算,并将计算后的校正值传输给校正磁铁系统;校正磁铁系统通过改变校正电源的值,改变校正磁铁的强度,实现对束流轨道的调整,完成闭轨校正。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束流轨道水平方向的最大畸变由校正前的3.37 mm减小为校正后的0.39 mm,垂直方向的最大畸变由校正前的4.21 mm减小为校正后的0.31 mm。该系统能够实现响应矩阵的自动测量和束流轨道的自动校正,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升级的合肥光源闭轨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中,电子储存环升级的闭轨测量系统及其在设备研制中的应用。介绍了性能稳定可靠的Bergoz束流位置监测电子学信号处理器。升级后的闭轨测量系统中处理电子学电路的束流位置分辨率可达1μm,系统误差小于10μm。整个测试系统的分辨率小于3μm。利用该高精度闭轨测量系统和基于束流准直系统完成了束流准直四极铁磁中心的测量,并和控制系统完成了储存环全环闭轨反馈校正试验。一个完整的束流位置监测系统已投入了在线运行,保障了为用户提供高稳定高品质的光源。  相似文献   

3.
 针对特定实验站调整光源点位置的要求,设计了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闭轨局部调整和校正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及运行结果,设计要求束流闭轨局部调整的最大幅度为1~2 mm,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其余闭轨畸变均方根分别小于50和30 μm。校正系统采用轨道设定法作为束流闭轨局部调整和校正算法,由束流轨道测量系统、校正铁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运行结果显示: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调节2.0和1.5 mm,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其余闭轨畸变均方根分别为45.14和27.62 μm。  相似文献   

4.
基于MATLAB的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轨道校正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闭轨畸变对合肥同步光源的束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闭轨畸变进行校正。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轨道校正系统的工作原理、开发过程及测试结果。该系统由束流轨道测量系统、校正铁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基于MATLAB开发的束流轨道校正程序运行于操作员界面工作站上。首先对获取的束流轨道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改变校正铁电源的电流以改变校正铁磁场强度,从而实现轨道校正。测试结果表明:束流轨道的最大畸变由校正前的4.468 mm下降到校正后的0.299 mm;标准方差(SDEV)由校正前的2.986 mm下降到校正后的0.087 mm。该系统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合肥同步辐射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生储存环的束流轨道偏移。利用现有设备对束流闭轨的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和分析,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得到校正铁强度与束流位置之间移动的响应矩阵。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三个校正铁的凸轨系数,用于束流闭轨的局部凸轨校正,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环形谱仪(SRing)是HIAF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闭轨校正设计是该同步加速器设计的关键部分。由于等时性模式(γt=1.43)线性光学水平β函数很大,磁铁场误差及安装误差会引起较大的闭轨畸变,并导致线性光学发生变化。模拟过程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算法,通过多次计算响应矩阵并计算校正铁校正量实现闭轨校正。同时考虑BPM误差的影响,并通过减少特征值使用个数降低校正铁校正量。校正后全环最大闭轨小于0.8 mm,线性光学也得到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7.
合肥光源电子储存环束流闭轨的局部校正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合肥同步辐射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生储存环的束流轨道偏移。利用现有设备对束流闭轨的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和分析,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得到校正铁强度与束流位置之间移动的响应矩阵,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三个校正铁凸轨系数,用于束流闭轨的局部凸轨校正,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合肥光源BPM真空室位移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光源(HLS)电子储存环的束流水平轨道存在缓慢漂移现象,导致轨道水平漂移的主要原因是同步光热效应导致束流位置检测器(BPM)真空室水平移动。为抑制这种现象而研制的合肥光源BPM真空室位移监测系统,利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全环24个BPM真空室的位移,并将数据反馈至HLS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对BPM的轨道测量值进行实时修正,从而提高了慢速轨道反馈系统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合肥光源基于VXI总线的束流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合肥光源(HLS)基于VXI总线的储存环直流流强测量(DCCT)﹑束流闭轨测量(COD)和光位置探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三个测量系统集成在一块VXI DAQ模块上,通过一台工控机向局域网提供发送数据包服务。软件采用LabVIEW编程,极大地减轻了开发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CSRm闭轨畸变及其校正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定的磁铁安装误差和磁场加工误差的条件下,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的闭轨畸变及其校正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典型的误差分布下,校正前的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最大闭轨畸变分别为3.08mm和2.73mm,校正模拟的结果显示CSRm的闭轨畸变可以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电子储存环中,由磁铁元件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导致的闭合轨道和色散函数的畸变,通常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介绍了以合肥光源储存环为模型,用响应矩阵的奇值分解法对闭合轨道和色散函数进行校正的可行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Details of the active ways to suppress Closed Orbit Distortion (COD), including bending magnet sorting and survey and alignment of the magne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affections to the COD by the bending magnet field error and the misalignment of quadrupoles. The closed orbit correction and the Slow Orbit Feed Back (SOFB) system for the SSRF storage ring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se available methods, better results were obtained during the commissioning period with 3 GeV beam energy.  相似文献   

13.
Details of the active ways to suppress Closed Orbit Distortion (COD), including bending magnet sorting and survey and alignment of the magne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affections to the COD by the bending magnet field error and the misalignment of quadrupoles. The closed orbit correction and the Slow Orbit Feed Back (SOFB) system for the SSRF storage ring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se available methods, better results were obtained during the commissioning period with 3 GeV beam energy.  相似文献   

14.
同步加速器中束流能量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同步加速器中束流能量测量和修正的原理,推导出关于闭合轨道畸变和校正二极子强度的束流能量的修正公式,介绍了这些公式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应用,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称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津江  张明轩  徐海波 《物理学报》2004,53(11):3701-3705
基于线性反馈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对称动力学系统及其控制混沌的方法,给出了预期各周期轨道反馈系数的选择原则,适当选择反馈系数,即可得到不同的周期轨道.将此方法应用 到Logistic映射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反馈控制 周期转道 对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