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学化学》2021,36(7)
以超分子化学课为载体,基于"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特色实验教学三方面进行教学革新,构建了一套"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激励学生进行挑战式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步提升高年级本科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关于高中原电池教与学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化学知识要求和学生电化学认识特点,从电化学的本体维度、认识维度和问题维度,构建并提出了高中电化学认识模型,并在高三原电池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应用,针对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进行对比性教学实验。通过对学生电化学认识发展的前后测及其对比统计分析,并结合学生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了基于电化学认识模型建构的原电池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反映容易听懂,也容易遗忘,很难巩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加强平时复习,寓复习于平时教学之中,在新课教学中不断复习旧知识,对克服学生知识遗忘,加强知识联系是有效的,对培养学生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总复习的目的总复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完成高中化学教学任务的必须的重要步骤。通过总复习可以使学生在各年级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并弥补上平时学习的知识缺陷。总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把学生在各年级学到的化学知识,提高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最高年级(高中三年级)的应有水平上。所以总复习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讲述和应付升学考试,而是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升学考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屹  贾坷 《化学教育》2004,25(11):19-22
分层次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分类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一定比例编排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自己具备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活动,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各司其职、互相探讨,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建立科学概念,养成科学研究习惯,形成自己的科研方法,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胡洪羽  孙玉希  蒋平 《化学教育》2019,40(16):60-64
对分课堂"的主要环节包括讲授、自学和讨论,这种模式能有效结合课堂讲授和讨论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化学教学论的教学现状和特点,采用"对分课堂"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改革思路为:精心整合、优选教学内容;改革评价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打造交互式学习平台,实施"亮考帮";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根据对分课堂的理念和模式,以"说课"为例探讨化学教学论教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教学大纲规定用16课时来完成高中的总复习,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个人仅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引起争论,对这一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关于总复习的性质与任务复习在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方面是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把学过的知识从记忆中再现出来而得到较深刻的印象;同时可以使学生搞清楚过去没有学懂的知识。不论学生自己复习或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复习,都可收到这样的效果。但进行总复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大纲(修订草案)明确指出,复习对于知识的巩固和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大纲规定在高中最后一年有16个课时的复习时间,这不仅指出了总复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总复习乃是教学计划组成部分之一,并非可有可无的。因此,必须有计划地、认真地做好这一工作。根据过去经验愿提出个人对进行总复习的几点意见: (一)总复习的目的与任务高中最后一年的总复习,其目的任务虽与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有相同之处,但更有其突出的特点,我认为总复习的目的与任务主要是: (1)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系统化。学生学习教材是按章节进行,比较分散,不易掌握,通过总复习就能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  相似文献   

9.
张莹 《化学教育》2008,29(6):27-29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在分析"动手—动脑"学习理论精髓、学生自我效能感含义的基础上制定了评价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预试量表。对该量表采用SPSS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表明该量表在信度上是可靠的,在结构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吴冰  王伟群 《化学教育》2016,37(7):49-52
选择"铁、铜性质主题式复习"为案例,以铁器和铜器文物为主题背景,将铁、铜性质的复习与文物知识的介绍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在复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接触了一些文物知识,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极其重要的环节。部颁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此已有明确规定。为了在化学总复习中贯彻加强实验教学的要求,我们在系统地进行实验复习的基础上,举办了化学实验展览。通过实验展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课堂复习及平时实验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展览室为教师答疑辅导提供了生动有利的条件。实验展览的做法是,在高中毕业总复习的后期进行(与总复习中的有关内容并进)。  相似文献   

12.
褚烈军 《化学教育》2004,25(3):41-42
高考模式及命题思路对学生实验和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教学已成为理科教学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支柱。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应重视“学生实验”的复习,在实践中我们对“学生实验”的综合复习方法进行了探索,即操作与展览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吴光宇  金伟 《化学教育》2003,24(9):17-21
1 前言新编高中教材第三册 (限选 )第一章“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是高中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环节。而第一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又是本章中的关键一节 ,它对高中化学所涉及到的晶体及典型物质的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若仍像以往一样 ,仅泛泛的讲授 ,学生收获不大 ,如果作为研究课来学习 ,它却是开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能力的好内容。因为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慎密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是再好不过的教材。正是基于这种想法 ,我们开展了以网络课方式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2 教学重点1.掌握 3种典型晶…  相似文献   

14.
蔡福东 《化学教育》2021,42(15):39-43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金属复习课从学生熟悉的暖宝宝入手,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作为项目的执行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促成学生对金属知识深入而全面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张俊瀛 《化学教育》1995,16(2):15-17
化学总复习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系统化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在总复习实践中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智力和提高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大学化学》2021,36(6)
以“碱金属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元素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碱金属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碱金属元素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产生兴趣,领悟无机化学相关的科学前沿的新知识、新规律和新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分组讨论碱金属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关系及其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组织学生深入到开展相关研究的课题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与表征以及器件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并根据获得的结果复习课堂中讲授的知识。进一步,鼓励和推进学生开展碱金属在新能源器件中应用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实现课本知识与科学实践相衔接。  相似文献   

17.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学课程总的回顾和总的检查。复习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使学生将原来在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相似文献   

18.
龚龙生 《化学教育》2003,24(4):30-31
促进知识迁移是化学复习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的化学复习 ,教师还是以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 ,重在知识的熟练。这种做法难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对能力立意的高考。化学复习应重在促进知识迁移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本文从在化学复习中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知识情境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辨认情境中所含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化学复习中促进知识迁移。1 化学复习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迁移是一种长期受到人们关注的心理现象 ,它的基本含义是 :在先前的学习 (或训练 )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营养快线"饮料建构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复习课,让学生体验食品中的化学,再到生活中的化学,最后到自然界中的化学,感悟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在复习课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手段、化学思维方式和化学符号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学科特色,渗透了"化学观"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顾晔 《化学教育》2008,29(2):21-23
新教材中"物质的分类"这一节内容是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应该把衔接教学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知识间的跨度小一些,让学生接受容易一些;物质的分类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鱼"、"渔"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