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意翻译不仅仅是对职业高级翻译人员提出的方法和要求,在从教学翻译到翻译教学的转变过程中,释意翻译作为翻译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也起到了很好的过渡桥梁作用。文章从释意翻译的基本理论、释意翻译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以及释意翻译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武婷婷 《科技信息》2013,(6):202-202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其具备文学翻译的某些特性同时又具有口译的特点。影视字幕的翻译既是一种艺术的再现,又是用另一种语言对作品进行释意的过程。本文以日本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法国释意学派理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体现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褒贬不一,批判者认为"信达雅"理论不足取。常谢枫先生撰文《是"信",还是"信达雅"?》批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身存在缺陷,且给翻译事业带来危害,而"信"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许多批判者都未能将"信达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更未能考量其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理解偏差,误读了严复"信达雅"的本意并且忽略了"信达雅"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瑛 《广东科技》2008,(12):50-51
法国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在长期的口译实践基础上提出了释意派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译员的中心任务是剥离原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运用释意派理论,结合外交翻译的特点,通过分析2007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实例,说明外交场合古诗翻译应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翻译更是包涵了不同的观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传统翻译一直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认知语言学自问世起就影响了西方的各个学科,认知角度下的翻译观也提出了新的看法。针对那些不足之处,传统翻译在认知翻译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温总理的口译员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研究记者招待会上口译质量的论文纷纷涌现,释意派理论是最受欢迎的指导理论。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对2010年"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实例进行评述和分析,同时总结出记者招待会上口译人员需要掌握的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英语与汉语在词义、词义结构、语句衔接上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学生在英汉互译中相关方面的典型错误,来论证对比分析在提高大学生翻译技能,确保译信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以译入语的形式转换原语言形式,表达原文本的内容。译语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力求符合译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以及译语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用最好的译语形式来表达。本文以英汉语之间的比较、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试图对翻译的“地道”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包括句法、语序、用词和语言文化蕴涵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重复"这一修辞手法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的运用,指出"重复"在汉语语篇中出现的几率要高于英语,并从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出发分析其原因,最后列举了"重复"在英汉互译时所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对学界长期持有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是纯粹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出异议。两者的关系不能以简单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概括,因为两者都有各自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两者自身的发展都对对方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组成部分,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文化涵义也尽显不同。因此,每个民族,每一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了解数词的文化内涵是翻译好数字的重要基础。本文不仅对汉英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进行解析,而且对汉英数字涵义之间所存在的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异同背后的缘由。  相似文献   

12.
吴国初  胡燕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4):139-140,143
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无疑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两种语言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对相关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助于教师的翻译教学实践,进而提高学生对有关语言现象的认识和两种语言的互译能力。  相似文献   

13.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首先就是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语言。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翻译为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语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首先就是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语言。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翻译为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语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科技信息》2010,(30):I0172-I0172
严复在总结前人及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翻译标准——"译事三难"说,反映了翻译工作的规律,但也具有一定的认识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考权威辞书中九原的释义,《汉语大词典》创造性地增加了释作“九泉、黄泉”的义项,但举例失当。同时,从文献例证来看,九原还应增加“祖坟或祖坟中的死者”这一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17.
张宁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2):28-31,35
衔接是为了实现语篇的连贯。照应是常用的衔接手段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衔接手段方面有一些共性和差异,翻译时应根据英汉语言的形式要求,自然贴切地转换衔接手段,从而为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重述和搭配是词汇衔接的两种主要形式。英汉两种语言词汇衔接的手段有同有异,注意二者的异同,可以使英汉翻译再现原作的神韵。  相似文献   

19.
习语中比喻用法从喻体和喻义的角度可分为:喻体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同,喻义相同;喻体不同,喻义相同;喻体相同,喻义不同;喻体不同,喻义不同等。该文通过这四个方面对英汉习语中比喻用法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各民族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因而习语中的文化特色往往成为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对比角度进一步探索英汉习语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及对比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