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佺  彭阳峰 《合成化学》2004,12(4):399-401,J005
以S (- ) α 苯乙胺 [S (- ) PEA]为拆分剂 ,对消旋的α 溴代邻氯苯乙酸 (BrA)进行拆分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R BrA或S BrA容易发生自消旋。本文对BrA和BrA·PEA盐在溶液中和固体状态下的自消旋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18种内-α-取代-α-甲基双环[2,2,1]庚烷-2-基甲醇(Ⅰ)。测定了所有化合物的折光率(或熔点)、质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气相色谱的保留时间和薄层色谱的比移值。评定了它们的香气,并与相应的内-α-取代-α-甲基双环[2,2,1]-5-庚烯-2-基甲醇(Ⅱ)系列化合物的香气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结构与香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1,1′-联-2-萘酚[(—)-1]与(+)-1-苯基-2-丙胺[(+)-2]·Cu(Ⅱ)络合物及(+)-1,1′-联-2-萘酚[(+)-1)与(一)-1-苯基-2-丙胺[(—)-2]·Cu(Ⅱ)络合物可以生成复合物沉淀,而在cu(Ⅱ)·胺络合物作用下,溶液中的光活性1发生消旋化作用,由(士)-1以76×10~(-2)的产率立体选择地制备了(+)-1和(—)-1。当用≥50×10~(-2)ee的2进行反应时,也可获得60×10~(-2)的光活性1。  相似文献   

4.
以(R)-(+)-α-甲基苄胺为原料,依次经缩合,Diels-Alder反应,还原,Cbz-保护和水解反应,合成了抗丙肝新药HCV NS3/4A蛋白酶拟肽类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1R,3S,4S)-2-苄氧羰基-2-氮杂双环[2.2.1]庚烷-3-羧酸,总收率66%,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种手性拆分外消旋硫辛酸的方法。以外消旋硫辛酸为原料,按一般的酸碱反应,与R-(+)-α-苯乙胺成非对映异构体盐;然后引入晶种重结晶得到单一手性的盐,后经酸化、重结晶制得R-(+)-α-硫辛酸,收率80%, R/S=99/1,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6.
以(S)-布洛芬为拆分剂,对(R,S)-2-(1,6,7,8-四氢-2H-茚并[5,4-b]呋喃-8-基)乙胺进行拆分,获得雷美替胺的关键中间体(S)-2-(1,6,7,8-四氢-2H-茚并[5,4-b]呋喃-8-基)乙胺,ee值99%,总收率60%,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7.
螺环倍半萜(±)-α-花柏烯-3-酮的全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萜品油烯 ( Terpinolene)与 2 ,4-二氧代戊酸甲酯的 de Mayo反应得到 [2 +2 ]光加成产物 ,经反aldol重排 ,再环合成具有螺 [5 ,5 ]十一烷结构的花柏烯基本碳架 ,进而对其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 ,完成了螺环倍半萜 (± ) -α-花柏烯 -3 -酮的全合成 .  相似文献   

8.
采用α-酸糖蛋白手性固定相(Chiral-AGP),固定流动相pH、流速,化合物样品浓度,考察酸性、碱性、中性手性化合物和21个氨基酸在α-酸糖蛋白手性柱上的拆分情况.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α-酸糖蛋白手性柱对上述手性样品拆分,一共有8个中性化合物、3个碱性化合物、6个酸性化合物和5个氨基酸得到手性对映分离.探讨了α-酸糖蛋白手性柱对酸性、中性、碱性样品的拆分能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证明α-酸糖蛋白手性柱拆分中性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效果最好,拆分碱性化合物和氨基酸效果不好,为α-酸糖蛋白手性柱适合于拆分哪一类型的手性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然产物Radicamines A和B是日本植物学家Kusano等从半边莲中分离到的两个新型吡咯烷型生物碱,发现它们是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根据各种光谱数据推断它们为全反式取代的吡咯烷结构,绝对构型为(2S,3S,4S,5S) [1].后来,本课题组[2]和其它课题组[3,4]分别采用不同的全合成方法纠正了Radicamines A和B的构型,确定其为(2R,3R,4R,5R)(图1).去年,另一课题组采用与我们相似的合成路线率先报道了Radicamines A和B的合成及其对三种糖苷酶的活性研究[5].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5-(α-萘)-2H-四唑-2-乙酰肼(Ⅰ)与芳酰基异硫氰酸酯缩合制得16种新的1-[5-(α-萘)-2H-四唑-2-乙酰基]-4-芳酰基胺基硫脲(Ⅱ),(Ⅲ)在碱性催化条件下环化为3-[5-(α-萘)-2H-四唑-2-亚甲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Ⅲ),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鉴定,对化合物(Ⅲ)的质谱裂解进行分析,解释了化合物(Ⅱ)的环化方向,经初步筛选,发现个别化合物对小麦胚芽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手性4-苯基-2-丁醇为(R)-(-)-4-苯基-2-丁醇和(S)-(+)-4-苯基-2-丁醇的总称,是用途较广的手性药物中间体,通过它可以合成多种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如用于免疫调节的光学活性(R)-3-烷基羧酸[1]、抑制胃酸的分泌及抗胃溃疡活性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2]、合成镇静剂止痛药[3],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张睿  徐云根  华维一 《合成化学》2006,14(5):463-467
从取代3-苯丙酸出发,在多聚磷酸中直接环合(或先生成酰氯,再以三氯化铝催化环合)得到12个取代1-吲酮(Ⅰa~Ⅰl)。Ⅰ10 mmol溶于40 mL混合溶剂[V(乙酸乙酯)∶V(氯仿)=1∶1]中,搅拌下回流,分3批加入溴化铜(60%,24%和16%),经α-溴代反应得取代2-溴-1-吲酮(Ⅱa~Ⅱl,其中Ⅱf,Ⅱj,Ⅱk和Ⅱl未见文献报道),收率67.2%~91.5%。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3.
α-甲基苄胺;α-异丙基对卤苯乙酸拆分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以奎宁和番木鳖碱为拆分试剂,成功地拆分了外消旋的O-甲基O-苯基硫代磷酸2.拆分的酸(+)-2和(-)-2在甲醇钠存在下与溴丙烷反应,分别得到旋光活性的(-)-O-甲基S-丙基O-苯基硫代磷酸酯1和(+)-1.通过化学相关法确定了1的绝对构型为(-)-(S)和(+)-(R).  相似文献   

15.
通过2,5-二溴苯乙烯与对甲酰基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得到2,5-二(4′-甲酰基苯基)苯乙烯.在催化剂量的冰乙酸存在下,与光学纯的(S)-(-)-α-甲基苄胺或(R)-(+)-α-甲基苄胺发生缩和反应,得到了一对手性非外消旋单体,(+)-2,5-二{4-′[(N-(S)-α-甲基苄亚胺基)次甲基]苯基}苯乙烯和(-)-2,5-二{4′-[(N-(R)-α-甲基苄亚胺基)次甲基]苯基}苯乙烯.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光学活性聚合物.比旋光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主链可能形成了某一方向占优的稳定螺旋构象,且该螺旋构象的旋光方向与单体的旋光方向相反.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的光学活性有很大影响,在极性较大的芳香族溶剂和较高温度下得到的聚合物具有和单体相差更大的比旋光度.侧基的手性基团脱除后,聚合物仍具有一定的旋光性,说明聚合过程中形成的螺旋手性具有一定的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16.
郑文丽  宋航  梁彦明  付超 《色谱》2003,21(3):239-241
用手性源(R)-苯基甘氨酸,采用非对称合成方法制备了3,5-二硝基苯甲酰-(R)-苯基甘氨酸手性固定相(DNB-PG CPS),利用它直接拆分了丙卡特罗药物的部分对映体,取得了良好的拆分效果。以不同比例的异丙醇-正己烷(体积比分别为20∶80,10∶90,5∶95,2∶98)为流动相,对丙卡特罗进行了拆分,其分离因子α的范围为1.54-1.67。此外,还测试了不同流动相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液固吸附色谱保留值方程lnk=a+cC b+blnC b中保留因子k和分离因子α与强极性洗脱剂组分b的浓度C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对苯二乙腈与二氯甲烷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BTEAC)存在下的相转移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聚合物聚[α,γ-二氰基对苯三亚甲基](PCPTM)[Ⅰ].(PCPTM)经水解和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分别得相应水解和热解产物[Ⅱ]和[Ⅲ].对得到的聚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TGA分析,其中聚合物[Ⅲ]具有顺磁共振信号、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半导体性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亲和型生物传感器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Ⅰ)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并应用FASTfit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采用共价交联法在样品池表面固定sIL-1RⅠ,其密度为2.13 ng/mm2,用于检测不同浓度IL-1α与sIL-1RⅠ的结合所引起响应信号变化。对浓度为2400 nmol/L IL-1α的响应信号为122.66弧度秒,并且响应信号同IL-1α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2。FASTfit拟合数据结果表明IL-1α与sIL-1RⅠ相互作用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误差值不超过0.5弧度秒,其解离平衡常数(KD)和结合平衡常数(KA)分别为4.15×10-6mol/L和2.41×105mol/L。验证了亲和型生物传感器研究IL-1α和sIL-1RⅡ相互作用及动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有助于阐明IL-1α和sIL-1RⅠ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并为快速筛选其拮抗剂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在25.0±0.2°C,I=0.1mol·dm~(-3)。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铜(II)—α,α’-联吡啶-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p-RPhG;R=CH_2O,CH_3,H,Cl)、铜(II)-邻菲罗啉-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30%(v/v)乙醇中]、铜(II)—α,α’-联吡啶—α-氨基酸、铜(II)-邻菲罗啉—α-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等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这四个体系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别与其第二配位体的碱性强度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logK_M、logX值讨论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铜(II)—邻菲罗啉—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三元配位体系中再次发现△logK_M,log_X值与pK_2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该方法将α 羟基酮分别与(R)和(S)-2-甲氧基-2-苯基-2-三氟甲基乙酸(MTPA)反应, 得到(S)和(R)-Mosher酯, 再分别测定其 1H NMR谱, 通过计算化学位移差值确定其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