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磁性聚苯胺纳米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聚苯胺磁性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和表征结果.微球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可得到饱和磁化强度Ms为55.4 emu/g,矫顽力Hc为62 Oe的磁性微球.微球的导电性随着微球中Fe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微球的磁性能则随着F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Fe3O4磁流体的粒径和磁性聚苯胺微球的粒径均在纳米量级.纳米Fe3O4粒子能够提高复合物的热性能.实验表明,磁流体和聚苯胺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较为复杂,难于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具有八面体形貌的氧化亚铜为模板,制备了聚苯胺/TiO2(PANI/TiO2)微/纳米球,TiO2纳米粒子很均匀地分散在聚苯胺中.研究了不同TiO2/苯胺(TiO2/ANI)摩尔比对PANI/TiO2复合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O2/ANI摩尔比的增加,PANI/TiO2复合物的直径逐渐减小,当TiO2/ANI摩尔比为0.16时,复合物的平均直径为373nm,而当TiO2/ANI摩尔比增加到1.6时,复合物的平均直径降到80nm.PANI/TiO2复合微/纳米球的电导率随着TiO2/ANI摩尔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TiO2/ANI摩尔比达到1.6时,电导率由10-4S/cm提高到100S/cm,达到最大值.产物的形貌和结构分别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磁性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表面具有羟基且有一定磁响应性的聚乙烯醇微球,本文采用反相乳化的方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通过戊二醛交联聚乙烯醇(PVA)。对微球的形貌,表面羟基含量,微球密度,微球Fe含量以及微球的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制得了粒径分布为25μm~150μm,表面羟值为11mmol/g~20mmol/g的磁性聚乙烯醇微球。  相似文献   

4.
Monodisperse Fe3O4 microspheres with tunable diameters and high magnetic satura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v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Fe3O4 microspheres could be tuned by simply altering the amount of the reactants such as ferric chloride, sodium acetate, water, and the reaction time. The Fe3O4 microspheres obtained via this method possessed high purity, crystallinity, and a nearly spherical shape. Furthermore, they were monodispersed and no aggregation was found. Such monodisperse Fe3O4 microspheres had tunable diameters of 400-700 nm and the fabrication time was only 2-4 h. The products showed high magnetic saturation values, and their yields were typically more than 94%.  相似文献   

5.
运用水热法、St?ber法制备了具有核壳型结构的超顺磁性Fe3 O4@SiO2微球,运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S)对Fe3 O4@SiO2微球表面进行修饰,得到表面电性可控的氨基化Fe3 O4@SiO2磁性微球,运用透射、扫描电镜表征微球形貌,采用Zeta电位研究微球表面的荷电特性。将氨基化Fe3 O4@SiO2微球用于人类全血中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萃取,开发了固相萃取方法,并探究微球与DNA的作用机理,对提取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和PCR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微球成功地从全血中提取出纯度较高的基因组DNA,提取率约70%,微球对基因组DNA的饱和吸附量约为40 ng/μg,提取液可直接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电纺聚氨酯(PU)纤维膜为基底,用滴涂聚苯胺(PANI)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对称结构的PANI/PU双层薄膜气致驱动器。研究发现,在氯化氢气体的诱导下,该PANI/PU双层膜表现出弯曲-恢复的形变行为,这与氯化氢对聚苯胺的吸/脱附及掺杂/脱掺杂有关。此外,对驱动器承重的研究表明,PANI/PU双层人工智能肌肉可承重其自身重量的9倍以上,显示出良好的承重能力。该气致驱动器制备方法简单,其气体响应的驱动行为易于操作,具有重要的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微舍微乳液聚合和纳米反应器两种技术。在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镝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球。通过IR,XRD,TEM,TG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粒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磁性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郑媛  罗静  魏玮  刘晓亚 《化学学报》2017,75(4):391-397
通过对石墨烯进行磺酸化改性使其具有双亲性,以改性后的磺化石墨烯(SGR)作为Pickering乳化剂稳定含有苯胺的油相,加入过硫酸铵引发剂,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方式一步合成具有独特空心结构的聚苯胺-石墨烯微球(PANI-SGR HS).详细探究了石墨烯磺化程度、乳化剂浓度和油水比等因素对磺化石墨烯稳定乳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GR的润湿性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SGR浓度为0.5 mg·mL-1时即可以稳定乳液,随着SGR浓度的增大,Pickering乳液滴尺寸呈减小趋势;在油相体积分数小于60%时,即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乳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所制备空心微球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究,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其修饰电极的比电容可达480.59 F·g-1,相比于普通二维PANI-SGR提高了103.5%.  相似文献   

9.
单分散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性强以及高表面活性的材料,以其优异的疏水性、优越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能在生物医学、标准计量、电子信息、分析化学、色谱分离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有关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以及机理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并且发展较快。本文重点介绍了交联剂存在下分散聚合的反应机理,探讨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分散剂以及分散介质等对单分散聚苯乙烯交联微球可控制备的影响,展望了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氯金酸(HAuCl4)为氧化剂,在两种不同无机酸(HCl和H2SO4)的掺杂下,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混合溶剂的醇水比例,用一步氧化苯胺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聚苯胺及聚苯胺/金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聚苯胺/金复合材料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PI/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聚苯胺为电磁波的吸收剂,高强度、耐高温的聚酰亚胺为基体设计与制备了高强度、耐热、质轻、薄和吸收宽的新型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利用微乳液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合成了纳米级聚苯胺(PANI).在此基础上,以PANI的NMP溶液为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的聚合场所,室温下,原位聚合出PANI/聚酰胺酸(PAA)复合材料,再经过亚胺化制备出了PANI/PI复合材料.利用XRD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晶形态.红外光谱表征了中间体和聚合物.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发现PANI/PI复合材料呈现海岛结构,PANI像岛屿一样分散在PI的连续相中,两种材料复合并没有破坏各自的结晶形态.利用数字电桥和自制电极表征了不同含量复合材料的损耗性能,当聚苯胺加到3.4%以上时,复合材料的损耗因数提高了,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大损耗因数直线增大.  相似文献   

12.
聚苯胺嵌入氧化石墨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聚苯胺类导电高分子嵌入无机片层化合物的报道日趋增加.这些材料中,由于无机/有机的纳米复合,一方面使无机材料的传输性能,如导电性等有极大改善,同时也使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极大的提高.因此对这类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越来越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重视[1~8].作为一种二维的层状化合物,氧化石墨层间大量极性基团的存在虽然赋予了氧化石墨丰富的嵌入化学(Intercalatechemistry)[7~11],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原石墨的晶体结构,致使其导电率大大降低(接近非导体).因此,如何以常用的纳米复合技术实现氧化石墨(GO…  相似文献   

13.
以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三元体系为纺丝液、3℃水浴为接收介质,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具有纳米孔结构的静电纺聚丙烯腈多孔超细纤维.探讨了溶剂比例、接收介质、聚丙烯腈浓度、纺丝电压及接收距离等因素对纤维直径和表面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混合溶剂质量比1∶1、纺丝电压16 kV、聚丙烯腈浓度15 wt%、接收距离5 cm、纺丝速率0.7 mL/h、环境温度25℃、相对湿度40%~7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聚丙烯腈多孔超细纤维直径在420~490 nm,平均直径468 nm,表面孔隙率3.4%,纤维内部形成大量孔径为8~30 nm的孔结构,且孔径分布均匀,孔形状相对一致.N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聚丙烯腈多孔纤维的BET比表面积达43.86 m2/g,是相同直径无孔聚丙烯腈纤维比表面积理论值的6倍.通过研究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水的三元相图,提出非溶剂致相分离是主要成孔机理.  相似文献   

14.
煤的孔结构特征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选用17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中国煤,详细研究了煤孔结构特征对煤浆性质的影响。发现煤孔体积通过影响煤在分散体系中的吸水性,从而影响煤之成浆性。但由于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亲水性的显著差异,煤孔体积在影响煤成浆性的能力方面差别很大,这使得煤吸水性和浆体最高煤浓度与煤孔体积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而是取决于煤孔体积V和以煤-水接触角(θ)的余弦值表示的煤表面亲水性因子的乘积,即煤之有效孔体积:V×cos(θ/  相似文献   

15.
聚苯胺/分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众多的导电高分子中,聚苯胺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便、能进行快速与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储存高密度的电荷等优点,在能源、光电子器件、电容器、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将导电聚苯胺用于超电容器,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聚苯胺复合纳米纤维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和苯胺(ANI)为前驱物,用过硫酸胺(APS)溶液在低温下缓慢氧化聚合,制备了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直径约500 n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RAMAN)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材料制备过程中影响纤维形貌、尺寸、均匀度的因素和PANI含量对复合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浓度、ANI的加入量和电压是影响纤维特性的主要因素;PANI在PAN基体中呈纳米尺寸分布,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导电率可达10-2S/cm.  相似文献   

17.
高导电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电器制品、电子器件的商用、军事用和科学应用的迅速增长 ,产生了亟待解决的电磁干扰 (也称作电磁环境污染 )问题 ,电磁干扰屏蔽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从聚苯胺掺杂工艺角度出发 ,通过改变掺杂剂用量和溶剂种类 ,制备出高导电的聚苯胺薄膜 ,并对其电磁屏蔽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测试与理论分析 ,将屏蔽效能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聚苯胺的化学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工作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电导率的聚苯胺.研究了聚合条件如反应介质的pH值,不同种类的酸及其浓度,氧化剂的用量对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等方法表征了所得的聚合物,并研究了该聚合物的掺杂反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酸正丁酯(PBA)改性的丁苯(SBR)胶乳为种子乳液(SBA),通过乳液接枝共聚氯乙烯制备了SBA/PVC复合树脂.通过粒径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胶乳粒的粒径与形态,以及材料的形态结构.粒径分析表明PVC确实包覆在SBA上;TEM研究结果显示SBA/PVC胶乳粒子呈现明显的核壳结构,PBA加入可提高SBR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DMA分析表明SBA/PVC复合树脂在低温区呈现了一个宽而弱的转变峰,揭示了接枝过渡层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交联剂和PBA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A含量较低时,SBA/PVC复合树脂就显示了优良的冲击性能,且SEM照片显示材料断面形貌为特征性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