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详细研究了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在溶液状态下的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荧光猝灭服从Stern-Volmer曲线,实验观察了温度、粘度、pH值和盐酸胍对荧光猝灭过程的影响。由于磺化竹红菌素是一两性分子,对于不同蛋白具有不同猝灭过程;磺化竹红菌素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常数Kq在1013mol/L·s-1左右,这说明,磺化竹红菌素是一种比其它蛋白质荧光猝灭剂更加有效的荧光猝灭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Wittig反应合成了新型聚对苯乙烯撑类阳离子共轭聚合物, 并进行了相关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质表征. 从1H NMR 谱图分析得知, 该聚合物具有一定含量的顺式构型. 经过季铵化以后得到相应的阳离子共轭聚合物. 荧光猝灭行为研究表明, 该阳离子共轭聚合物表现出不完全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种高灵敏的水溶性荧光共轭聚合物(PPE-OBS), 将其用于苦味酸的荧光检测. 利用质谱、 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PPE-OBS进行了表征, 并对其检测苦味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 在硼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pH=9.5)中作用20 min, 苦味酸对PPE-OBS荧光的猝灭效率最大. 在最优条件下, PPE-OBS检测苦味酸的线性范围为1.0~60 μmol/L(R2=0.999), 检出限为0.831 μmol/L(S/N=3). 将PPE-OBS制成荧光试纸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苦味酸, 获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其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44 nm.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圆二色光谱法系统的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肌红蛋白(Mb)二者结合前后体系光谱的变化,从而证实了CdTe量子点与Mb之间静电结合反应的特征.在pH 7.0的PBS缓冲液中,用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肌红蛋白与量子点的相互作用,并基于肌红蛋白对CdTe量子点有显著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肌红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体系荧光强度的猝灭程度(△F)与肌红蛋白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3~24 μg/mL,检出限为0.13 μg/mL.该方法已对合成样品中肌红蛋白进行检测,并用于人体尿样中肌红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荧光猝灭法研究依诺沙星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依诺沙星;牛血清白蛋白;鸡蛋清白蛋白;荧光猝灭;荧光猝灭法研究依诺沙星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次黄嘌呤猝灭伊文思蓝的荧光猝灭机理并根据次黄嘌呤对伊文思蓝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次黄嘌呤的新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ρ=6.292×103F-1-26.49,相关系数为0.9990,线性范围为0.20~20.0 μg/mL,检出限为0.14 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求算了伊文思蓝与次黄嘌呤的形成常数K=2.63×102L/moL,实验了pH、放置时间、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厚朴酚在乙醇中的荧光自猝灭及猝灭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厚朴酚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随浓度的变化, 揭示了厚朴酚具有较强的自猝灭特性. 其猝灭包括静态和动态机制: 随着浓度增加, 厚朴酚发生聚集; 同时, 单体和聚集体对荧光的猝灭表现为动态猝灭, 由单体、二聚体、三聚体造成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m、k qd、k qt值远大于扩散控制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 说明除扩散控制的短程能量转移引起的猝灭外, 厚朴酚还存在长程能量转移导致的猝灭机制.  相似文献   

8.
9.
尿嘧啶的荧光猝灭法测定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尿嘧啶猝灭伊文思蓝(Evans blue)的荧光猝灭机理,并根据尿嘧啶对伊文思蓝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尿嘧啶的新方法.当用253 nm激发时,伊文思蓝的最大发射波长位于387 nm,线性回归方程为:c=11.85I0/IF-12.30,相关系数为0.999 0,线性范围为0.2 ~20 mg/L,检出限为0.14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求得伊文思蓝与尿嘧啶的形成常数为K=4.88×103 L/mol,试验了pH、干扰离子、放置时间、核酸水解产物等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维生素B2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叶酸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维生素B2浓度、激发波长、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反应时间为8 min,叶酸浓度在1.5×10-6~1.0×10-5mol/L范围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0/F=0.6838+0.214 c(×10-6mol/L),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88和6.7×10-7mol/L。  相似文献   

11.
A cationic poly(p-phenylene vinylene) related copolymer without bulky phenylene substitutents attached to the conjugated backbone was prepared through Wittig reaction.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highly investigated through ~1H-NMR,UV and PL spectroscopy.The quenching behavior was also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complete quenching exist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ationic poly(p-phenylene vinylene) related copolymer containing bulky phenylene substitutents,p...  相似文献   

12.
聚对亚苯基亚乙炔基(polyphenyleneethynylenes,PPEs)、聚噻吩(PTs)等作为具有共轭结构的电荷给体,在与含硝基、氰基等电荷受体发生电荷转移络合作用时,其荧光强度会随电荷受体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淬灭,而且响应灵敏度明显高于一般荧光小分子化合物[1~4].这是因为荧光小  相似文献   

13.
水溶性甲壳素及其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脱乙酰度壳聚糖进行均相乙酰化反应,制得脱乙酰度为51.7%的水溶性甲壳素,产物有很好的水溶性.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测试表征了水溶性甲壳素结构.结果表明,水溶性甲壳素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结晶性显著下降是导致水溶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超支化聚硅氧基硅烷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线性聚硅氧烷在国防、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新颖拓扑结构和大量功能性端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1~7].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合成超支化单体,在铂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或者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质子转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8~12].然而,以上合成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水解法步骤繁琐,通常在第一步反应结束后需要多次除水,并继续滴加单氯硅烷以得到完全取代的大单体;同时多官能度单体容易水解自缩聚,产生A2B4或A3B6等副产物,不仅不利于结构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琥珀酸酐修饰四(p-氨基苯基)卟啉,再与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制备了亲水性卟啉高分子,用IR、UV-Vis、1H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卟啉高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卟啉高分子与BSA之间不仅存在卟啉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存在高分子侧臂与BSA之间体积排斥作用,二者综合结果导致卟啉的可见吸收峰表现出不同于小分子卟啉的特征,最大吸收峰位置没有改变,但是吸收强度表现为增色作用.锌离子与卟啉环络合后,增色作用明显,说明络离子可通过配位键增强对BSA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荧光猝灭系指所有能使荧光强度降低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但通常涉及的主要有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二者均遵从Stern-Volmer方程,但由于猝灭作用本质不同,它们在荧光寿命变化、温度效应及吸收光谱等方面表现出差异可资区别.本文通过稳态荧光强度变化和荧光衰减速率的比较研究了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Zeph)和苄基三甲基溴化铵(TMBA)对芘的荧光猝灭,并基于电导实验结果以及猝灭剂全反式构象从理论上计算了Zeph和TMBA的猝灭速率常数,讨论了荧光猝灭的性质和长链分子的构型。  相似文献   

17.
聚酰胺-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0年以来,Ferruti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关于聚酰胺-胺(PAA)的研究。PAA是一类由伯胺或双仲胺和双丙烯酰胺通过氢移位聚合生成的新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将丙烯酰氯与荧光素反应,合成出丙烯酸酯单体3-丙烯酰氧基荧光素(Ac-Flu),然后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将Ac-Flu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备得到含有荧光素生色团的水溶性荧光共聚物poly(Ac-Flu-co-AM).合成单体Ac-Flu和共聚物poly(Ac-Flu-co-AM)采用核磁(NMR),质谱(HR-MS),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UV-Vis)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对共聚物poly(Ac-Flu-co-AM)的荧光极其荧光对温度和pH敏感响应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poly(Ac-Flu-co-AM)的水溶液和薄膜在520 nm附近均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其中,水溶液荧光强度在0~6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线性下降,表现出较好的温度敏感响应性质.同时,水溶液荧光强度在pH=4~10范围内随着碱性的增强而升高,表现出较好的pH敏感响应性质.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曾报道过一系列含有给电子生色基团的丙烯酰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苄酯、N-(N′,N′-二甲氨基苯基)丙烯酰胺类、8-丙烯酰氧喹啉类、N-丙烯酰-N′-苯基哌嗪类、N-丙烯酰-N′-嘧啶哌嗪类、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甲基代苯胺等的合成、聚合、引发行为以及它们的聚合物的荧光行为。这些单体结构的共同点在于其双键为缺电子性而生色基团为给电子性,因而在荧光行为上,由于生成激基复合物或电荷转移而发生荧光  相似文献   

20.
郑世军  Kazuo  Akagi  Qun  Xua  Zi-fa  Li  Shao-kui  Cao  Qi-feng  Zhou 《高分子科学》2006,(3):265-271
Abstract The novel shish-kebab-type liquid crystalline poly(p-phenylen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from 2,5-bis[(4-n-alkoxyl)benzoyloxy]1,4-dibromobenzene (monomer 1) and 1,4-benzenediboronic acid bistrimethylene cyclic ester (monomer 2). Thei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GPC, DSC, X-ray diffraction and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e (POM).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lymers turned to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 above their melting point. The melting point (Tm) of the polymers decreases when the length of the alkoxy tails of the mesogenic units increases. The mesophase was identifi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polymers could dissolv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and show strong blue fluorescence. The maximum absorption bands of polymers prepared from annealed films have large red-shift due to the spontaneous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line side chains. The same phenomena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