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波长全息干涉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双波长全息干涉计量的单次曝光法和双曝光法。这两种方法都提供了用可见光得到相当于不可见的长波干涉的结果,其测量灵敏度和测量精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波长而能得到调整。  相似文献   

2.
李俊昌 《光子学报》2008,37(4):734-739
从统计光学及标量衍射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散射光数字全息重构波面与原散射波的关系,提出非平滑物体双曝光全息过程中散射光传播及干涉的简化模型.基于简化模型及计算机数值计算,对一个双曝光全息干涉系统转动形变的检测过程进行了理论模拟,并通过与该系统实验测量的比较,证实了简化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康志林  段苗珍 《物理实验》1990,10(6):292-293,291
一、引言全息干涉计量的基本过程与全息记录相似,只是在记录中根据需要有时进行一次曝光(实时全息干涉法)、两次曝光(双曝光全息干涉法)和连续曝光(时间平均全息干涉法)等。它们的原理都是基于波前的干涉.这里主要讨论非漫射物的双曝光全息图的白光再现。  相似文献   

4.
调制光束全息干涉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云良 《光学学报》1990,10(1):7-52
本文提出了干版运动对记录光束的调制作用及其对全息干涉计量的影响,推导了干版运动调制光束双曝光干涉图的光强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在对这种调制干涉条纹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被测物体三维位移场的调制光束全息分析法.其中干版的运动用参考物体法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 很久以来,对于测量很小的尺寸变化,光学干涉法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利用双曝光干涉条纹密度测量法测量物体小角度转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试验方法所用的光路如图1所示。物体(详见图2)是一个精密的反射镜转动装置,一个已知宽度  相似文献   

6.
用全息错位干涉计量术判别物体变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一种在双曝光全息干涉计量术中判别变形方向的方法.该方法需在双曝光期间移动全息干板,因而可将其视为一种位错全息干涉术.文中还给出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双曝光全息干涉法用于风洞中激波流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岗  罗景山 《光子学报》1997,26(4):373-378
本文论述了双曝光全息干涉法在激波流场研究中的应用.对于形状不规则模型在超音速风洞中产生的激波流场,由于对这种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几乎不可能,从实验上对其进行定量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很好地解决了某种不规则模型超音速激波流场的定量测量问题,获得了激波流场的有限条纹全息干涉图,并利用图象处理技术对干涉图进行了细化处理,再用人机交互的方式采集数据计算出条纹的位移量,最后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计算出流场的密度分布值.  相似文献   

8.
对物体沿散斑片纵向移动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条纹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光学几何关系出发,推导了在平行光照明、物体沿散斑片纵向方向微小移动情况下的一种全息干涉条纹的解释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任一瞬间的条纹间距测量物体的位移,并适用于实时全息监测的定量分析,对全息干涉计量术提供有效的条纹解释方法和物体位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19.3.6.5 全息干涉学全息术可以用来进行干涉测量,也就是用来探测和测量波长数量级的位移。在通常的干涉度量术中,被研究的表面必须是镜状反射或透射的;而全息术可以使我们把同样的技术应用于漫反射的物体。全息术对于静态的和动态的(“实时”,“活的”)干涉度量都是适用的。此外,全  相似文献   

10.
全息光栅拼接参数需要用参考干涉条纹来检测。系统像差会造成干涉条纹扭曲,产生光栅拼接误差。为补偿像差造成的光栅拼接误差,对像差与干涉条纹扭曲量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参考干涉条纹图像,并将光栅拼接误差预调制到参考干涉条纹图像中。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曝光系统像差峰-峰值为0.72λ的情况下进行了光栅拼接实验,在光栅拼缝处像差造成-1级衍射波面最大突变量为0.36λ。利用预制参考干涉条纹图像作为拼接参考时,其最大突变量为0.097λ。实验结果表明,在曝光系统像差较大的情况下,干涉条纹预制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光栅拼接误差。  相似文献   

11.
廖兆曙  陈志清 《光学学报》1990,10(6):02-507
本文探讨了莫尔偏折术应用的新方法——多光束莫尔偏折术.该法无需测量莫尔条纹偏折角,而是记录条纹对比度最好时试件的位置.文章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并在光栅栅距和光楔楔角测量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激光中心波长检测的精确度,提出了基于正交干涉原理的静态干涉系统,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棱镜组成产生二维平面上的光程差分布,以面阵CCD取代线阵CCD,对平面上的正交干涉条纹数据进行采集.在计算分析莫尔干涉仪的光程差分布的基础上,计算干涉图像中干涉条纹的拼接及傅氏变换等,最终得到光谱分辨率.由MATLAB仿真软件分析结果可知,静态莫尔干涉系统可以产生的光程差最大为234μm,比等尺寸的傅里叶干涉体高约一个数量级.实验标定用的光谱仪选用LAB SPAKR 750A型光谱仪,针对中心波长为635 nm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中心波长位置基本一致,但在中心波长附近的光谱细节上莫尔干涉优于传统干涉具.  相似文献   

13.
刘南生  付继武 《光学技术》2000,26(4):329-330
提出一种具有深度值的莫尔轮廓图。将一称为高标的正圆锥与被测物一起置于粗光栅之后 ,平行光照明 ,远场拍照。在所拍图片上高标的高度值 (已知 )除以高标上的等高线数即可求得相邻等高线的深度值 ,进而直接在莫尔轮廓图上读出任一点到基准点的深度差值  相似文献   

14.
用拉伸和二次曝光法制作基于莫阿光纤光栅的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凯明  安贵仁 《光子学报》1998,27(9):828-832
我们利用一块均匀掩膜版,通过对光纤拉伸和二次紫外曝光的方法制作了一基于莫阿-布喇格光纤光栅的带通滤波器,其带通宽度为0.28nm.我们对这种方法制作的莫阿-布喇格光栅作了理论分析.在此文中,还给出了均匀光纤光栅的拉伸特性.  相似文献   

15.
将数字全息检测物体表面视为散射面,球面波为参考波,使用角谱重建算法对不同波长照明情况下物平面光波场重建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图像的物理意义时,衍射的一次傅里叶变换重建像中心与物光场频谱的中心相对应,以一次傅里叶变换重建像为参考,可以较好地确定物光场频谱位置,按照可变放大率的角谱重建算法实现不同色光重建场的准确重叠.  相似文献   

16.
张家军  刘立人 《光学学报》1992,12(11):014-1018
提出了利用双计算机光栅实现莫尔拓扑检测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投影光栅核的横向偏导数为常数是实现灵敏度均匀性检测的必要条件.适当设计光栅核,就可用等间距直条纹来表征标准面形.被测实物面形的缺陷就可通过莫尔条纹相对于背景直条纹的偏移而定量且直观地反应出来.最后,以轮胎镜为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ulti-wavelength fiber ring laser based on a chirped Moiré fiber grating (CMFG) and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is proposed.Stable triple-wavelength lasing oscilla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ar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The measured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reaches the highest value of 50 dB and the power fluctuation of each wavelength is less than 0.2 dB within a 1-h period.To serve as a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the CMFG possesses excellent comb-like ...  相似文献   

18.
张鸿  刘立人 《光学学报》1989,9(5):60-466
本文提出利用数字电子XOR(异或)运算,得到三维物体的实时等高线条纹,这种莫尔技术的特点是能消除莫尔纹的载频.用该方法,通过改变投影光栅周期,实现空间等高剖面的旋转,横向移动物体得到实时的斜率等位线条纹,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人字形光栅副莫尔条纹的特点,研究了一种用莫尔偏折术检校光束准直性的改进方法,利用双场莫尔条纹方向平行性进行判定,此法使用方便且精度可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莫尔测量法被广泛用于各类流场的结构显示和关键参量测量中,关于相位物体在光路中的放置位置已有不同的报道,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当相位物体放置于2个光栅前时,偏移量和相位主要取决于2个光栅之间的距离,偏折角取决于相位物体引起的相位扰动与2个光栅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而当相位物体放置于2个光栅之间时,偏移量和相位主要取决于相位物体到后面一个光栅之间的距离,偏折角则取决于相位物体引起的相位扰动与其到后面一个光栅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了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实验中选取燃烧蜡烛火焰作为对象,对比发现在两种情况下,只要相应的距离选取适当,则相位物体的位置并不影响实验中重建的相位和偏折角等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莫尔测量法更好地用于各类流场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