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教案”之课堂有效提问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确实,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2.
陶家友 《中学数学》2012,(12):73-74
一、背景描述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是《图形的全等》,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探索“两边与夹角(边角边)”再探索“两边与对角(边边角)”,探索的方法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来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边角边”时非常顺利,完全按照我的课前预设,但是在探索“边边角”时,却出现了意外,课堂变得“面目全非”…… 二、教学片断 此前,我们已经共同探索了“边角边”的条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用“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但是当这时相等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是全等的吗?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图来验证,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3.
编制初中数学训练题要把握“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训练题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教师在作业设计环节上,对各类题目的知识内涵、能力要求、解法技巧等进行认真分析归纳,并分层构建编制,利用训练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就编制训练题的一些做法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以学生经验为逻辑起点,以学生经验生长为目的,重视学生的多感官参与,拒绝单一的听中学,创设环节帮助学生体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具身学习正是通过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促使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情感水平发生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笛卡儿说,遇到任何一个真理都不能轻易接受,除非它可以分解为许多个小的、令我深信无疑的事实;波利亚说,如果我们想不起别的,可以试验这个不熟悉的论断的某个特例.这其中都蕴涵着一个重要的思维策略:以退求进.华罗庚教授更是明确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相似文献   

6.
张暐 《中学数学》2021,(1):23-24,34
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通过他人的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亲历对知识概念的建构过程而获得的.当然,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单纯依赖识记与模仿,更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初中数学课堂上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全等三角形”第二节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其要求从“以学习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突出课堂教学以“学”之当头,从学生的思、想、惑基本点设计教学,以主体间“活动”实施教学;所以,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学习本位”“知识第一”的观念,做到“目中有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尝试权’、‘生成权’、‘展示权’、‘活动权’交给学生”.本文以“频率分布表”一节为例,频率分布表内容较简单,学生易掌握,一般教师在开设公开课时,都不愿选择这样的课上.简单的问题怎么上?这是新课程理念很关注的教学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研讨的问题.笔者以“频率分布表”教学研讨活动为例,评析“活动”观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赟 《中学数学》2012,(8):22-23
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 平行四边形知识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命题与证明、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所阐述的边、角、对角线的关系以及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的探究模式从内容和方法上为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案例是在学生学习完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基础上的延续,通过系列的动态问题,有机地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融合在一起.同时,本案例内容还是学生运用化归思想、感受动态数学问题的良好素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笔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兰 《数学之友》2013,(12):40-4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数学教育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并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尽情释放.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任教的农村初中有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学习习惯也很好,练习时准确率也很高,但是到考试时就是不尽如人意.这部分学生学习表现为记忆力较好,擅长文科,其学习特征是机械、呆板,理解慢,知识点总是死记硬背.因此他们基础非常扎实,但遇到综合性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我们总是评价他们学不得法,其实,这是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  相似文献   

11.
卢亚明 《中学数学》2012,(11):28-29
基于学生主体性发展而建构与生成知识的数学教学观,现在的焦点不在于理论上是否应该进行这样做的探索,而在于具体课堂实践中如何操作的问题.事实上,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积极建构、合理生成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已经成为现实数学课堂教学的普遍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新教学课程标准中就提到教师在数学课程中要承担的任务中指出:帮助学生猜想、创造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理念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合作学习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索中实践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最终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小组合作活动中存在的误区及反思近几年来,笔者在日常教学、外出学习中,亲历了许多合作学习场景,其中不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摘录,我们不妨来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4.
唐鹏 《数学之友》2014,(12):16-16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特意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留下“疑问”,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施行,不仅需要努力,更需要智慧.我们应致力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正确的导向引领下注重教学策略.让我们的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新旧课程的融合中改善,在改善中精致,在精致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轻负高质教学工作就时间段的分类上来讲可以分为学生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环节,就教学行为上来讲,可以分为教师前期备课、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学生课后的学习三个方面.要实施轻负高质的教学,当然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在三个环节中的表现抓起.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充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有利于塑造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学习品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数学5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教学重点是余弦定理的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是余弦定理的证明.针对难点的突破,教师如何合理引入,引领学生找到证明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童建民 《中学数学》2012,(16):22-23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提法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新课标的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它体现了公平的、优质的、均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一元整式方程”一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二学期华师大版21.1)的教学实践为例,对“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20.
1提出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之一.在以前的《大纲》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但是,这次课程改革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这样"过程与方法"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涉及的"过程性目标"的论述有很多,我们不难发现,以"经历"、"体验"、"模仿"、"体会"、"发现"、"探索"等为标志的过程性目标,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形式、学习方法、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开拓视野、培养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