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参加一次地市级中学"赛课"活动中,笔者对其中课题为"对数的运算性质"的两节课给予了特殊关注.活动结束之后,笔者收集了相应的课堂视频实录,进行了深入研析.1指导教学的基本思想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样教",具体而言是指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以  相似文献   

2.
有效教学理论指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课本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意在打破传统教学中教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应是用教师的教来决定学生的学,而应是用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活动的过程,"学"是"教"的目的与归宿,"教"必须以"学"作为基础和前提.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数学教师的课堂指挥.在课堂教学的双向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二期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同时,必须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教师  相似文献   

5.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从而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问题导学是把课堂的焦点由"教师教得怎么样"转向"学生学得怎么样",即将"教"为重心转换为"学"为重心,促进教师由"传授"转换为"导",学生由"听受"转换为"学".它真正提高了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期有幸参加涂荣豹教授组织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观看了三堂不同的“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课的教学录像.涂老师在《中国数学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报告中提到教学应始终贯彻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学什么”,“教——怎么学”.教学生学什么?学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建构新概念、新方法等.教学生怎么学?在运用数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基于这样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师设计教学会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线教师,几乎每天都面对"数学教学".那么,"数学教学"到底应该教学生学些什么?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王惠清 《中学数学》2022,(17):81-82
<正>对“数学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源于当前“内卷化”的数学教学现状.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内卷化”效应愈加明显.“内卷化”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却整天在学;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却整天在教.一切为了高考,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这似乎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常态.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到底教什么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教理解、思维、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1教理解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 ,对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 .一种是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则是客体 .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统帅 ,具有绝对权威 ,教什么、学什么、怎样学完全由教师确定 ,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失去了向教师咨询 ,与教师交流合作的机会 .尽管教育界也一直在讲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教育的主体 ,但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主要做法未得到真正体现 ;另一种是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主体 ,教师则是客体 .持这种观点的人 ,认为教学中无须教师构造、组织、交往活动 ,无须教师引导、…  相似文献   

10.
李祎 《数学通讯》2012,(20):1-5
"教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什么"始终比"怎么教"重要.当"怎么教"凌驾于"教什么"之上时,课堂教学就可能出现"华而不实"的现象.而"教什么"首先关涉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舒尔曼指出,教师怎样理解学科知识对教学十分重要,专家型教师教学的成功,主要基于对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但这一问题被以往的研究者忽视了.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其专业素养的自我研修和提高,可以着眼于深度、广度和高度,从以下六个方面的维度来展开.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曾荣 《中学数学》2015,(3):52-5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提升,以及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是无痕的.然而,正是这种"无痕",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对于思维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的中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将体现思维过程的思维链"有痕"地展示给学生,无疑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1].而要实现这种从无痕到有痕的转变,教师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善于提炼教学主线,围绕主线进行教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很多数学老师进行教学的"必杀技".大量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数学的学习内容,还丰富了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方式.在当下的课堂中,教师一般会以课件为"四基"载体,以投影交流为主要互动方式,引领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由于教者的精心设计,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大量涌入课堂的过程中,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迅速掌握重点、攻克难点,最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习过程、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它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教,这就需要在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要有启发性,教虽无定法,但离不开启发。启发性是一条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理解和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法,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不断实践、探讨的问题,本文只能作粗浅的、极不成熟的试论。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加涅). 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精心创设一个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一个蕴含着某种实际问题的事件(实在情境),可以是引起学生兴趣并要求他们讨论的图画或录像(图像情境),也可以是教师描绘、模拟甚至虚构的语言陈述(符号情境).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引导."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里,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因而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现代汉语词典》中与教学语境更为贴切的解释是"指引;诱导"."引"的含义是指引,指引须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但指引可能只是提醒或提示;"导"的含义是诱导,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中的"引导",其本意是"以明确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①教什么?——教学内容问题;②怎样教?——教学方法问题.但方法与内容又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了"教什么",才能研究"怎样教".尽管数学课程专家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规定了"教什么"的基本内容,但内容标准呈现的大多是显性的"结果形态"的知识,没有显化(也很难显化)隐性的"过程形态"和"关系形态"的知识.怎样根据内容的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9.
曾翠兴 《中学数学》2012,(16):38-39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在学校不难看到这样的数学课:讲台上教师声嘶力竭,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试问: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效果可言?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被动的承受者,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对学生"满堂灌".教师只注重训练考点,向学生灌输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如果教师有了一桶水,那么倒给学生那杯水时,怎样倒不至于把水倒出杯外?就要讲教学方法,即需要教学的艺术.现在有些老师在初中总复习时,为了对付中考的"压轴题",成了历年全国各地中考压轴题的"搬运工",把原题中的解答过程不假思索地抛给学生,使学生负担重,收效甚微,而且还不得要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在数学总复习时对压轴题的解答要作一番分析和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