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由中国化学会天然有机化学专业组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10月23日至27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近30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11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专题报告8篇和研究论文80余篇,在会上宣读的论文有54篇。  相似文献   

2.
《色谱》1985,(6)
一九八五年十月七日至十三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计377人。会议采用了375篇论文报告,并向北京分析测试报告会推荐了50篇高水平论文报告,同期出版了本次色谱学术会议文集两册及色谱杂志第3卷一册。会议开幕式后分成六个组进行报告和学术交流。综观本次会议,可看出在两年时间内,在我国色谱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各种类型的气相色谱柱系统,高温固定相,高效毛细管交联柱,相继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3.
《色谱》1988,(1)
由中国化学会色谱委员会主办,委托华东化工学院和上海化学化工学会举办的第六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于1987年10月5日至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46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录用了361篇论文报告,并向第二届北京分析测试报告会推荐了60篇论文,同期出版了本次色谱学术会议论文集两册。会议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卢佩章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色谱委员会致开幕词,上海市教卫办王生洪主任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讲话;黄维恒、苏元复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化学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致词;施百先副院长、朱明华教授分别代表华东化工学院及大会筹备组致欢迎词及介绍会议筹办情况。  相似文献   

4.
1986年9月15日至20日在武汉召开了中国化学会首届微量技术及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代表共有320多名参加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到370多篇论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的有240多篇,现将其中部分论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液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它是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六届发光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发光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9~23日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70多个单位的170多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论文182篇,其中大会特邀报告13篇。论文内容涉及半导体发光、薄膜发光、激光晶体、稀土发光、生物和有机发光等一系列发光材料的制备、发光、光谱理论、测试方法和设备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6日至30日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45个单位的107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16篇,其中71篇在大会上作了口头报告和墙报展讲。南开大学高振衡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桂林市科协主任邹康宥和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黄耀曾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梁晓天教授作了“天然有机中的机理和结构问题”的大会报告,介绍了他自己在天然有机化学工作中,如何运用物理有机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全国熔盐化学学术会议于198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浙江省临安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0个单位的87名代表。在会上宣读和交流了69篇论文,其中有关稀土熔盐与电化学的论文18篇,占全部论文的四分之一,主要包括:熔盐电解制取稀土铝合金;铝电解槽中添加稀土生产含稀土的钼;稀土氯化物制备;稀土氯化物和氧  相似文献   

8.
本届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炼制专业委员会分子筛学组和江苏省石油学会共同组织,于1988年5月24日至29日在苏州吴江县举行。录用论文152篇,其中大会报告10篇,汇编成论文集一册;分组报告142篇,论文摘要汇编成上、下两册。与会代表156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厂矿企业等54个单位。大会报告由吉林大学副教授刘新生和陕西师大副教授武克瑞分别介绍了第七届国际分子筛会议情  相似文献   

9.
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90多个单位的国内感光影像科技界、企业界近250名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13篇,其中5篇论文作为大会综合报告,67篇论文为学术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
《色谱》1990,(1)
1989年10月8日至12日于广西省桂林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石油化工系统及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等代表1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录用近150篇论文。气相色谱方面80篇,液相色谱19篇,其他为色谱理论方面及仪器、技术等,部分在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从6月10日至16日在陕西临潼召开。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除台湾省外均有代表),共113个单位,其中研究单位60个,高等院校36个,生产部门17个,出席的代表307人,列席50人。大会征集了700多篇论文,在会上宣读的有213篇,分为六个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于1984年9月16日至21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研究机关、工厂企业的代表15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近180篇,内容除涉及基础电化学、电沉积、电镀、电源等传统研究课题外,还有电化学  相似文献   

13.
1993年5月2日至8日,在美国匹兹堡市召开了第十三届北美催化会议。会议主席为宾州州立大学的M.A.Vannice。参加会议的代表942人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台湾地区共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特邀报告2篇,分组报告180篇,展讲论文210篇。我国提出论文9篇(包括台湾1篇),列第五位。前四位是:美国,255篇;法国,23篇;加拿大,19篇,日本,11篇。论文内容涉及模型催化剂、催化剂表征、反应工程、催化氧化、表面、燃料转化、环境催化、精  相似文献   

14.
《色谱》1992,(4)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分析与应用裂解学术会议于1993年5月9日至1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收到专题报告与学术论文共60篇,编出了文集。参加会议有来自全国各科研、生产66个单位的代表八十五人,其中包括首次来自台湾的同行。这次会议除了专题报告以外,大部分论文以展讲方式发表,提供了充分交流和自由讨论的机会,使会议开得紧凑、活跃、论文涉及面广,除主要为高分子方面研究以外。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化学系承办的第一届全国生物分析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11至14日在江西宁冈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98人,来自全国18个省市,提交论文126篇,内容涉及到生物电分析,生物热分析和生物量热分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化学会分析专业委员会委托江西大学阮大文副教授负责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动力学分析法讨论会,于1985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江西庐山召开。出席代表130余名,代表们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会议上代表们共宣读了55篇研究论文,还特邀了有关专家作了六个专题报告,这些论文和报告反映了我国分析化学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动力学分析方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9月16日至22日在湖南省大庸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92个单位的160名代表。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报告230篇,录用论文187篇。其内容涉及化学传感器和离子选择电极各个分支领域:各种新的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化学传感器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在热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生物敏传感器和药物电极的研究,化学传感器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微型计算机在研究与应用中的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全围催化学术报告会於8月22至24日在兰州举行,历时五天。336名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72个单位,其中包括台湾省4个单位的7名代表。出席会议的代表中,高级职称的100名,35岁以下的青年催化工作者132名。应征论文500篇,从中选取395篇编印成论文(摘要)集。会上宣读论文169篇,展讲论文67篇,会议评选出优秀硕士论文4篇,优秀展讲论文3篇。这次会议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于1986年11月5—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暨第三届全国离子电极学术交流会,参加代表200名,录用论文180篇,在会议上宣读120篇。内容包括:1.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酶电极、免疫电极等。尖端直径约1μm的微电极可用于细胞内离子活度的动态检测。2.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交流阻抗图谱等方法研究电极  相似文献   

20.
煤化工联合委员会受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委托于1991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山东济宁市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煤化工学术会议。会议目的主要是检阅我国“六五”以来煤化工的科技成果。出席会议的代表约150名,宣读论文148篇。大会特约报告15篇,包括至本世纪末我国年产14亿吨煤如何合理有效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