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我国课标”)和美国教师协会2000年发表的《学校数学的原则与标准》(以下简称“美国课标”)受到我国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高中课标和美国课标9-12年级部分中的案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1]由于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推出的课程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各州可以制定自己的课程标准并对各公司的教材进行审核、推荐,这也导致美国的教材种类繁多。加利福尼亚是美国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大州,McGraw—Hill公司按照加州公立学校数学课程框架(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出版的系列教科书《概念、技能与问题解决》[2][3](美国初中一般分为六、七、八三个年级,该套教材适合六、七年级的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一、初二)也是较为经典的教材之一(以下简称加州版)。本文对该套教材和我国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初中数学教科书(三个年级共六册,以下简称苏科版)[4][5][6]在内容设置方面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公共数学课程建设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为推动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英格兰推出新的高中数学大纲1989年,英国颁布了统一的国家数学课程(初中),当时有人预测将有一份统一的国家数学课程(高中)继之出台,然而.至今尚未见到,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数学课程原封不动,相反地.它推进了GCSE(中学教育普通证书)数学课程的改革.一...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第二学段),“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第三学段).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问题及其解决.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的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的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等,无不与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密切相关.“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被引入一些国家的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中.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在《行动的议程》中明确提出应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在《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作为…  相似文献   

8.
提出问题:层次·因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久成 《数学通报》2012,51(4):27-31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作为问题解决的一种手段,提出问题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1989)和《数学教学的专业标准》(1991)等文件中,已经把提出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这就是说,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 新加坡学生在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屡次表现突出,这引起了不同国家的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及公众对新加坡的数学教育极大关注.反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界,因为美国学生成绩在屡次测试中明显落后于亚洲同龄人.美国学校开始引进新加坡数学课程,现在已有大量的美国学校在使用新加坡数学课本.  相似文献   

10.
丁尔升 《数学通报》1994,(3):F002-F002,1,2,3,4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续)丁尔陞(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00875)4新数学课程的目的数学教学有几个非常不同的目的,它们是数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反映.它们是:实用目的:帮助个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公民目的:使公民能够明智地参加公民事务.职业目的:为学生...  相似文献   

11.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是在原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力图体现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既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又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可以说新教材的编写者在传统与现代、教师与学生、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因而所编写的新教材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被认为是同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精品.但是笔者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与困惑,并由此形成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89年,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颁布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成为90年代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时隔5年,关心数学教育改革的数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详见[1]).伍鸿熙教授推荐了I·M·Gelfand等人著的三本书,并在对《函数与图形》、《坐...  相似文献   

13.
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祎 《数学通报》2005,44(7):8-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作为国家数学课程的文件,是国家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高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估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标准》对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将直接影响教育实践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程度和效果.为此,本文对《标准》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化特征作出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原课标》)即将修订之际,着重从初中阶段考虑,就《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部分,提供一些想法,参加大家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的学习的“导”;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获取知识;重视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活动.带着这样的理念,笔者上了一节“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组内研讨课,课后反思,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6.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丁尔(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00875)义务教育的新数学课程和教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在全国普遍实施和使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这个转变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余予 《数学通报》2001,(7):42-45,F003
全美教学教师协会(NCTM)美国数学教师的一个全国性民间组织,在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中有广泛的影响。2000年4月发表了由主特制定的《学校教学的原理和标准》,这是该组织1989年发表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和与之配套的《数学教师职业标准》(1991)、《数学教学评价标准》(1995)的重组和修改本,较原来的三个标准有了许多修改。在美国有一批数学家对这些标准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国教育界的丁尔升、张奠宙教授在一些会议上作了介绍和比较,无论如何,《标准》的许多方面,对我们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删去的‘2000项目’及‘实现梦想’两节后节译出来,使读者对《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浅论课堂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浅论课堂教学中的数学交流施仁智(浙江省丽水地区教研室323000)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交流过程,例如,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材交流等等.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明确地把数学交流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把学会数学交流作为“有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的颁布,不但注重了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衔接,而且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跨越.《课标(2017年版)》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首次在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精神,体现现代科学的发展,加强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增加了《算法初步》的内容.下以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鄂教版)的教材为主,对《算法初步》的编写理念、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作简单介绍,也对教材作些必要的说明,并对教材教法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