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史在数学新课程中的教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友士 《数学通报》2005,44(2):17-1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教学中,数学史一般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的材料,即把数学史作为数学教学的“花絮”,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数学史不仅具有德育功能,对数学教育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已把数学史作为理解数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工具.以下就此谈点个人的学习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美国“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专题会议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淼 《数学通报》1999,(8):38-39
1998年4月4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国际研究会”美国分部,在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年会(在华盛顿特区)召开之际,举行了一整天会议,讨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rthurJohnson致开幕词:“为什么在数学课堂上要讲数学史?”他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史消除那些荒诞的想法,诸如数学是静止的,一元的,现成的,无误的,永不变化的,且仅为男孩子而设等.他讲到为什么应当学会利用数学史,他列举了一些实例,如使数学的人性化,显示数学发展历程,观察数学对社会以及社会对数学的作用,象看待现实的人那样看待…  相似文献   

3.
《高等数学研究》2004,7(6):59-59,64
为加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教育部在关于大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中提出了“学一点数学史”的要求。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则明确提出了在普通高中开设数学史选修课。这将从根本上带动高等院校与重点高中的数学史教学,同时为广大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本会议为系列会议,不仅是资深的数学家、数学史家与数学教育家的论坛,也是有经验的、工作在第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高等数学研究》2009,12(2):30-30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研究是目前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是数学家、数学史家与数学教育家、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相互交流的论坛.2005年首次在西安召开,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的定期举行,有效地促进了数学史研究,推动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决定于5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5.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 ,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998年 4月 2 0日至 2 6日 ,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 ICMI)发起 ,在法国马赛附近的 L 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 :在数学教育中 ,特别是新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地研究阶段 ,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史专家H·伊夫斯(Howard W.Eves)在《数学史上的里程碑》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原理,根据的是生物学家简单叙述的著名法则:‘个体发育再现系统发育’,其含义是:一般地说,‘个体重复群体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认知的历史相似性”的观点,它说明了学科发展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也说明:数学的文化价值是巨大的,以数学文化背景引导数学教学是解决很多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0引言 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1992)十分强调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数学史是教学的指南”.圆周率是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伴随着数学的发展也有上千年,为使该内容的学习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必要了解其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宪昌 《数学通报》2006,45(6):25-27
教育部制定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学史、数学文化纳入了高中数学教育的内容,因此有关数学史、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就超越了数学史学者的专业研究范畴,从而进入了广泛的基础教育的范畴.在这种意义上,研究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史就有了更广泛更急切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9.
重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全面了解数学科学 ,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 ,为了数学教育的目的 ,都应该开展数学史的教学与研究 ,进一步认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 ,充分发挥数学史知识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 .人们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 ,增长对数学的通识 ,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 ,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 .特别是 ,现代数学的体系犹如“茂密繁盛的森林” ,使人“站在外面窥不见它的全貌 ,深入内部又可能陷身迷津” ,数学史的作用就是指引方向的“路标” ,给…  相似文献   

10.
杨泰良 《数学通报》2004,(2):28-29,23
对数学史的学习研究现已受到数学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这无疑十分有利于我国数学教育的深化发展.但学习与研究数学史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与研究者的观念和方法,受制于其结论与评价.综观当前我国出版和发表的大量有关中国数学史及其评价的论著、论文,从  相似文献   

11.
用新课标再看勾股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宇 《数学通报》2005,44(5):23-24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添加了数学史选讲.数学史知识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勾股定理是新课标中供选的数学史专题.笔者就高中学生的学情实际,以勾股定理为数学史教学的一个专题,认为可介绍以下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已得到越来越多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张奠宙先生曾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历史上第一个数学史教授卡约黎(1859~1930)在出版于1893年的《数学史》前言中强调数学史对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邹彪  郭小云 《工科数学》2000,16(3):92-94
本从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出发,详细讨论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数学史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数学史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研究是目前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是数学家、数学史家与数学教育家、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相互交流的论坛,2005年4月首次在西安召开,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的定期召开,有效地促进了数学史的研究,推动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经与多方协商,决定召开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数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学科,“数学史”一词对于多数中学教师来说并不熟悉,毕竟绝大多数教师在读大学时或在职学习时都未曾把它当作一个学科来研究或学习过.不过,如果把它作为一般的名词“数学的历史”来理解当然不会陌生.  相似文献   

17.
将数学建模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与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探索学科素养培养的方向,立足数学文化——高尔顿钉板,来探索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尝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26—30日,第二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数学史会议在河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出版单位、重点中学的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由全国数学史学会、河北师范大学主办,数信学院承办.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文林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吕文一同志,河北省数学会理事长康庆德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严士健、张莫宙、顾沛、宋乃庆、胡作玄先生应邀做了大会报告.会议共计收到论文90多篇,大会报告13场,分组报告72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展开,根据“从实际生活中来,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一教学理念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期望的数学史发展,学习并理解数学期望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单向授课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周超 《数学通讯》2007,(8):48-48,F0003
近年来,数学游戏在数学教学中颇为流行.其原因自二:一是计算机的动画功能为编制各种数学游戏提供了方便;二是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许多游戏“玩”的味道较重,而“数学”的味道却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