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尤宏 《化学教育》2012,33(12):78-80
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是否存在科学性问题,一直是化学教师争论的焦点。许多文献中提出的质疑勒夏特列原理的观点,往往存在偏差。针对一些文献中列举的“违背”勒夏特列原理的例子进行剖析,指出不易觉察的几种失误,发表对勒夏特列原理一系列评价的不同看法,提出合理使用勒夏特列原理解决平衡移动方向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颖霞 《大学化学》2009,24(5):75-80
勒夏特列原理是处理条件变化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勒夏特列原理的定性特点出发,针对合成氨体系中“奇怪的平衡移动”问题,采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简明的数学分析方法,给以回答和讨论。此外,简要介绍勒夏特列的生平。  相似文献   

3.
曹义琼 《化学教育》2012,33(5):25-27
介绍了高中生化学平衡移动判据的3种解释以及测查的材料和方法,依据测查结果说明了高中生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据多用勒夏特列原理或碰撞理论,较少利用浓度商规则;对于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多用浓度商规则进行判断,较少采取勒夏特列原理或碰撞理论。并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增进学生对平衡状态移动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于状态分析及状态改变的思考程序。  相似文献   

4.
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合成氨平衡体系充入氮气,平衡移动方向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直接判断。通过拆分过程分步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时出现两种相反移动趋势,实际情况取决体系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配比。从而由定性分析上升到作定量判断。发现它存在一个分界点,借助浓度商(压力商)判据,建立简化的数学模型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简易直观地得到用氮气物质的量分数表达的分界点及其数值。该值为氮气占体系组分气体总物质的量二分之一。当氮气的物质的量分数在该分界点两侧改变氮气的物质的量平衡移动方向相反。运用数学工具几何画板作出浓度商(压力商)与氮气的物质的量的函数图象准确直观判断各区间平衡移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王文林 《化学教育》2014,35(3):91-92
正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依据是勒夏特列原理。该原理认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笔者认为该原理的表述值得商榷。1勒夏特列原理表述的欠缺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状态,既然是一种状态,那么就有其对应的状态函数。由一种化  相似文献   

6.
熊绍良 《化学教育》2014,35(11):91-94
指出在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出了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行判断的2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阐述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指出了勒夏特列原理在判断平衡移动中隐含的应用条件。分析了平衡移动是一过程变量,它与平衡时的状态参数无必然关系,不能用等效平衡原理作为平衡移动的判据。  相似文献   

7.
曹继莲  布多 《化学教育》2015,36(11):76-77
探讨了增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并应用数学公式解析了得出的结论, 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公式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列举勒夏特列原理使用中易产生的迷思概念并进行深入分析,对质疑勒夏特列原理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加深了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再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孟茂 《化学教育》2018,39(17):66-67
利用自制木制固定器、注射器等设计实验装置,借助压强传感器展示压强对"2NO2?N2O4"平衡体系的影响,实验操作简单,直观地展现了平衡移动过程,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平衡尤其是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7):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Z1):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 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 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 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 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张英波 《化学教育》2008,29(1):63-65
勒夏特列原理一直被描述为定性理论。以NO2-N2O4平衡体系为例,初步探讨了化学平衡体系中吸光物质的浓度与压强、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守兵 《化学教育》2011,32(6):25-27
1问题的提出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更不例外,但新教材引入了平衡常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平衡常数的含义。那么现在学生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是更习惯用传统的勒夏特列原理还是新引入的平衡常数呢?平衡常数的引入能否  相似文献   

15.
李大塘  郭军 《大学化学》2003,18(1):51-53
众所周知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对峙反应中 ,正反应速度等于逆反应速度(v正 =v逆 ≠ 0 )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状态。当外界条件 (如浓度、压力或温度 )发生变化时 ,化学平衡状态随之发生移动 ,移动的方向可根据著名的Lechatelier原理进行判断。但目前文献[1~ 7] 中 ,运用Lechatelier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讨论得最多的是恒温恒容体系 ,对于恒温恒压体系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方法报道甚少。能否根据Lechatelier原理对恒温恒压体系平衡移动方向进行判断呢 ?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崇秀华 《化学教育》2006,27(3):55-55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中有如下内容“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C2H5-Br+H-OH C2H5-OH+HBr检验水解产物的步骤是:先加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再加入硝酸银看是否有溴化银沉淀生成。在此反应中,氢氧化钠的作用一般解释为:溴乙烷水解微弱,且反应可逆,氢氧化钠中和水解产物溴化氢,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产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促进溴乙烷水解。1问题(1)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溴乙烷是水解还是碱解…  相似文献   

17.
张金水 《化学教育》2018,39(19):62-65
Fe3+和SCN-的络合反应灵敏、颜色变化明显,考虑中学阶段教学的过渡性,侧重利用勒夏特列原理,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加入其他配位离子等3个角度分析浓度对该显色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勒夏忒列原理总结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平衡体系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设一个体系已经达到平衡,如果改变任何可以影响平衡的因素,则反应向减少这种影响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9.
金绍周 《化学教育》1990,11(2):55-56
向氨水中加入盐酸,氨水的电离平衡怎样移动,电离度怎样变化,对于这类问题,从某些试题、习题的答案中反映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氨水中的 OH-和盐酸中的 H+结合成H2O 的作用,促使氨水的电离平衡向生成NH4+的方向移动,结果使氨水的电离度增大。对于这种观点,本文作如下商榷。  相似文献   

20.
关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经炳 《大学化学》1987,2(5):23-26
一、问题的提出在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教材中,关于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吕·查德里原理一般表述为:如果在平衡体系内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就向减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说法I)。有时也说成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向减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说法Ⅱ)。并由此推论,在化工生产中为充分利用某一原料,提高其转化率,常常用过量的另一反应物和它作用(也就是增加反应物配比)(说法Ⅲ)。这些说法准确吗?请先看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