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和2在475 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 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2.
以6-甲基-2,3,5-吡啶三酸为配体和过渡金属盐反应,合成出2个新颖的金属配位聚合物{[Cu(Hmptc)(H2O)]·2H2O}n(1)和{Cd(Hmptc)(H2O)}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酸)。配合物1存在具有四边形孔道的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的Cd(Ⅱ)中心通过Hmptc2-配体连接成为类似于笼状的二维层状结构,进一步由氢键相互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存在蓝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3.
以6-甲基-2,3,5-吡啶三酸为配体和过渡金属盐反应,合成出2个新颖的金属配位聚合物{[Cu(Hmptc)(H2O)]·2H2O}n(1)和{Cd(Hmptc)(H2O)}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酸)。配合物1存在具有四边形孔道的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的Cd(Ⅱ)中心通过Hmptc2-配体连接成为类似于笼状的二维层状结构,进一步由氢键相互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存在蓝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及其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运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28nm,在固态下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48nm,均属于蓝光发射,具有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以2,6-二甲基吡啶-3,5-二羧酸(H2L1)为主配体,1,10-菲咯啉(L2)为辅配体,分别与五水合硝酸镝、六水合硝酸铽及六水合硝酸铕通过水热法合成[Dy2(L13(L22]n1)、{[Tb2(L13(L22]·5H2O}n2)和{[Eu2(L13(L22]·5H2O}n3)三种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3均以稀土离子为金属节点连接配体L12-和L2,形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2,3,5-吡啶三酸在水热条件下分别与Mn(CH3COO)2·4H2O和Co(CH3COO)2·4H2O反应,得到了2种金属有机骨架(MOFs)配合物[Mn1.5(2,3,5-pta)(H2O)4]n1)和[Co1.5(2,3,5-pta)(H2O)4]n2),其中2,3,5-H3pta=2,3,5-吡啶三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同构晶体:晶系为单斜,空间群为P21/c,其中,吡啶三酸配体完全脱去3个质子,并分别与4个六配位的金属离子相连,在空间形成一种三维网络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稳定性要高于配合物2。  相似文献   

7.
6-甲基皮考啉酸氮氧化物的稀土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荧光;6-甲基皮考啉酸氮氧化物的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镍(Ⅱ)/2,4,6-吡啶三酸(H3L=2,4,6-pyridinetricarboxylic acid)的配合物(1);利用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20 27(15)nm,b=1.112 93(17)nm,c=1.461 6(2)nm,α=75.026(3)°,β=78.291(2)°,γ=65.384(2)°,V=1.449 0(4)nm3,Z=2.配合物中的镍(Ⅱ)离子处于两种不同的配位环境.其中部分镍(Ⅱ)离子与配体中的两个羧基及氮原子配位,其余的镍(Ⅱ)离子与六个水分子配位;而配体吡啶环上的4-位羧基未与Ni(Ⅱ)离子配位.与此同时,配合物中形成复杂的氢键,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2-氨甲基吡啶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HL,C13H11N2OBr)的Zn(Ⅱ)、Cd(Ⅱ)、Co(Ⅲ)配合物[ZnL2]、[CdL2]和[CoL2]NO3·3H2O,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铈((Ⅳ)配合物[Ce(dipic)3]·(H2bipy)·4H2O (1)和[Ce(dipic)3]·(H2bpa)·3.5H2O (2)(2, 6-H2dipic=2, 6-吡啶二羧酸, bipy=4, 4′-联吡啶, bpa=二(4-吡啶基)胺),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FTIR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配合物的中心金属铈(Ⅳ)离子被3个完全去质子化的2, 6-吡啶二羧酸根环绕, 配体2, 6-吡啶二羧酸的羧基均以单齿形式配位。热分析表明2个配合物在64和50℃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稀土苦味酸盐(pic)与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L)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CeL2(pic)2](pic)·(CH3OH)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795(3)nm,b=2.1292(5)nm,c=2.5651(6)nm,α=105.847(3)°,β=100.150(3)°,γ=107.893(3)°,Z=2,R=0.0519,wR=0.1255.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两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两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中心Ce^3+均与两个三齿配位的配体及两个双齿配位的苦味酸根配位,配位数为10.中心Ce^3+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双帽四方反棱柱,两个分子之间以π-π堆积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Eu(Ⅲ)配合物固体和溶液均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3种金属配合物{[Cd(pztc)(H2O)2]·(H2bpy)·3(H2O)}n1),{[Zn3(pztc)2(Hbpy)2(bpy)(H2O)4]·7H2O}n2),[Cu6(pztc)4(Hbpy)4(bpy)2(H2O)8]·17H2O(3)(bpy=4,4’-联吡啶,H4pztc=吡嗪-2,3,5,6-四甲酸),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其中13中存在丰富的氢键,2为3D网状结构,存在金鱼状(H2O)10水簇。3为由化学键连接成的1D链状结构,由氢键连接成3D超分子结构。当激发光波长为320nm时,12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分别在496nm和494nm。  相似文献   

13.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1℃、I=0 .1mol·dm- 3NaNO3的条件下 ,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常数及其分别与Mn ,Co ,Ni ,Cu 和Zn 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进一步讨论了相应稳定常数较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双核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杨瑞娜,谢文刚,王冬梅,侯益民,薛宝玉,金斗满(河南比学研究所,郑州450003)关于低氧化态金属的化学,双取代烷基膦是最常被采用的配体 ̄[1],在这一化学分支的发展中它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合成了双齿膦配体:双二...  相似文献   

15.
以5-甲基-3-吡唑甲酸和菲咯啉为配体, 合成了一个单核锰(Ⅱ)配合物[Mn(HMPCA)2(phen)]·2H2O (1)和一个具有双核结构单元的一维镉(Ⅱ)的配位聚合物[Cd2(HMPCA)2(phen)2(H2O)2]·2H2O (2)(H2MPCa=5-甲基-3-吡唑甲酸, phen=菲咯啉),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配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ccn。配合物1中的锰(Ⅱ)离子位于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 独立结构单元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而在2中, 每个镉(Ⅱ)离子位于一个五角双锥体中, 来自5-甲基-3-吡唑甲酸根的氧原子桥联2个相邻的镉(Ⅱ)离子, 形成一个一维链;这些一维链和水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进一步形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考察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N,N'-二(2'-吡啶基)甲基-1,10-菲咯啉-2,9-二甲胺(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5±0.1℃、I=0.1mol·dm-3NaNO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常数及其分别与Mn(Ⅱ),Co(Ⅱ),Ni(II),Cu(Ⅱ)和Zn(Ⅱ)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进一步讨  相似文献   

17.
以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其组成可能为Eu(L)3phen·3.5H2O(HL=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5-mbtaa;phen=1,10-邻菲啰啉)。使用热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热分析结果显示:铕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发出Eu(Ⅲ)特征荧光,并且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是较好的敏化剂。  相似文献   

18.
以5-甲基-3-吡唑甲酸和菲咯啉为配体, 合成了一个单核锰(Ⅱ)配合物[Mn(HMPCA)2(phen)]·2H2O (1)和一个具有双核结构单元的一维镉(Ⅱ)的配位聚合物[Cd2(HMPCA)2(phen)2(H2O)2]·2H2O (2)(H2MPCa=5-甲基-3-吡唑甲酸, phen=菲咯啉),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配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ccn。配合物1中的锰(Ⅱ)离子位于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 独立结构单元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而在2中, 每个镉(Ⅱ)离子位于一个五角双锥体中, 来自5-甲基-3-吡唑甲酸根的氧原子桥联2个相邻的镉(Ⅱ)离子, 形成一个一维链;这些一维链和水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进一步形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考察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戴俊  杨娟  陈曦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8):1617-1624
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个二价铅配合物[Pb(BA)2(phen)].(HBA)(1)及[Pb(2,2′-bipy)(BA)(NO3)]n(2)(HBA=benzo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2,2′-bipy=2,2′-bipyridine),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粉晶衍射及热分析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与2均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化合物1中,弱Pb…O相互作用、分子间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配合物1的三维框架结构。铅的6s孤电子具有立体化学活性,使配位键分布于半球型区域。化合物2中,相邻的PbⅡ离子通过螯合-桥联的硝酸根联结成一维链状结构,广泛存在的π…π堆积作用将邻近的一维链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2中的6s孤对电子未显示出立体化学活性,其配位键近似分布于全球型区域。  相似文献   

20.
在辅助配体4,4′-二(1H-咪唑-1-基)-1,1′-双苯(4,4′-DIB)的帮助下,5-羟甲基-1.3-苯二甲酸(H2HIA)与Zn(BF4)2通过溶剂热或者水热反应构建出了两个具有sql网络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即{[Zn2(HIA)2(4,4′-DIB)2]·xGuest}n (1, CCDC: 1989855 )和[Zn2(HIA)2(4,4′-DIB)2]n(2, CCDC: 1989856)。并对配合物的PXRD, IR, TGA和荧光等特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