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射装药挤压破碎是导致膛炸的根本因素,发射药床的破碎动力学是发射安全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以离散元法为基础,模拟了发射药床的自然堆积过程,获得了发射药床的密实堆积构型;将密实构型下的发射药床离散成弹簧球单元系统,应用Mohr-Coulomb型破坏准则,对发射药床动态压缩模拟试验装置中的发射药粒在动态载荷下的挤压破碎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发射药粒冲击破碎对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离散单元法为基础,将发射药粒离散成弹簧-球单元系统,推导了弹簧刚度系数的理论表达公式。采用相应的破坏准则,建立了发射药粒冲击破碎的动力学仿真系统,模拟了发射药粒以不同初始角度冲击刚性边界的破碎过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发射药床挤压破碎动力学计算中,再现了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的动力学过程。发射药床破碎后会导致初始燃面增加,而对内弹道性能产生影响的直接因素是初始燃面的增加程度,采用统计的方法定量地获得了破碎后发射药床的表面积,结果表明破碎后的发射药床表面积增加了35.79%,而试验结果得出的发射药床表面积增加量为32.25%,说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本文理论与模型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发射装药挤压破碎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DCD(dispersion 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格式,提出了一种研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的两相流内弹道计算方法。将内弹道气固两相流动力学方程组中与压力有关的项进行变形,实现了用同一种格式对气相和固相统一处理,而无须分别对待,采用DCD格式无须数值粘性和人工滤波,提高了计算精度。实例计算了某榴弹内弹道两相流动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把破碎发射药床视为混合装药结构,用DCD格式计算了发射药床不同破碎程度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现出了通常计算方法难以反映的破碎发射药床内弹道压力极为剧烈的变化过程和极高的危险膛压。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高速冲击问题的离散元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能量等效为原则,构建了新的求解弹塑性轴对称问题的离散元模型。通过引入断裂准则,使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连续介质问题,还可以应用于从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的动态转化过程。最后,通过模拟钢板受冲击载荷产生层裂的过程,说明模型在高速冲击问题中的适用性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脆性材料动态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连续介质力学基本原理和离散元法基本思想,针对脆性材料动态破坏过程问题,推导出基于圆盘单元的正交各向异性离散元二维计算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计算了各向异性薄板在冲击载荷下的应力波传播问题。通过将计算结果与LS-DYNA程序相比较,表明了本文提出的离散元模型的精确性。另外,对钢弹侵彻下滑凝土圆板破坏过程这个典型的发生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动画显示,并同侵彻实验中出现的几种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从而证明了本计算方法是计算和模拟脆性材料出现从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变的动态破坏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发射装药破碎引起的膛炸现象,急需进行相应装药结构下发射装药挤压破碎数值模拟研究。以硝胺花边十九孔发射药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发射装药挤压破碎模拟系统,同时进行了发射装药动态挤压破碎实验,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载荷下的破碎发射装药和挤压应力;分别对获得的破碎发射装药进行了密闭爆发器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获得的发射装药挤压应力时间历程、密闭爆发器压力时间曲线和起始动态活度比的一致性较好,实验验证了发射装药挤压破碎模拟系统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该模拟系统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为高能发射装药冲击破碎过程和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层合板固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文[1]中作者采用了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交替迭代法及Euler-Cauch解偶算法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固化全过程中板内温度场和固化度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根据层合板在固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材料物性变化及损伤破坏特征,提出了两种不同破坏准则和后破坏模型,并采用非线性瞬态热弹性问题的Hamilton半解析法,研究了层合板在固化全过程中的损伤破坏和热应力、变形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发现层合板在固化过程中,板内热应力出现多峰值和变号特征,这将是导致层合板早期破坏的原因,本文工作将对材料工艺工作者选择固化工艺参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夹层聚能装药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凝聚炸药冲击起爆的Lee-Tarver模型,利用AUTODYN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夹层聚能装药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夹层聚能装药爆轰波形传播过程及其特性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对典型聚能装药采用单一结构装药、夹层装药的射流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最后对不同爆速炸药匹配关系的夹层聚能装药射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结构装药,夹层装药射流头部速度提高了20%,夹层聚能装药能有效提高聚能金属射流头部速度、提高侵彻深度、增加炸药装药的作功能力。  相似文献   

9.
芮勇勤  唐春安 《力学学报》2001,9(4):357-361
运用岩石破裂与失稳过程分析RFPA2D系统, 对滑动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滑动岩体似为非均匀弹 -脆岩石材料, 模拟结果再现了滑动形成从变形到破坏直至失稳的全过程及其声发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离散元法在求解三维冲击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三维连结型离散模型,建立了可实现连结型模型(用于连续介质)-接触型模型(用于非连续介质)转化的三维离散元计算程序,用来模拟连续介质转变为非连续介质的力学过程.利用该计算程序对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块体内(连续体情况下)的应力波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的数值与LS-DYNA程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计算程序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混凝土块体的动态破坏(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过程.其计算结果可用动画显示,得到的破坏形式与由实验得到的破坏形式相近.两个算例说明该离散元模型及其计算程序是模拟计算伴随有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变的动态破坏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常牙齿存在许多薄弱结构,如窝沟、楔状缺损和牙隐裂等.如何评估这些薄弱结构对牙齿裂纹产生和断裂的影响,一直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利用实验和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初步分析了牙冠在静动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因素是决定牙冠断裂的最重要因素,牙冠断裂常常发生在结构薄弱的地方,且牙冠断裂符合第二强度准则.本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连续体动力问题中心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引进准脆性材料的破坏准则,节点单元的破裂算法、离散子块的接触搜索及接触力计算等,对准脆性连续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裂破坏问题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算例,给出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裂纹产生和扩展的模拟结果图,初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应用性,为模拟连续体转变为非连续体这一复杂物理过程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属体积成形三维数值仿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属体积成形是一个具有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的复杂的塑性大变形问题,采用基于刚塑性/刚粘塑性有限元法的CAE仿真技术对其分析,则可掌握其详细的变形规律.本文对体积成形三维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并详细总结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存在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熊迅  王珠  郑宇轩  周风华  徐振 《力学学报》2019,51(4):1082-1090
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石英玻璃杆Taylor撞击问题,再现了其破坏过程:在撞击端,杆以压缩失效波的形式破坏;在自由端,出现了密集的拉伸层裂破坏. 分析表明:层裂是失效波阵面应力快速下降引起的追赶卸载波,与弹性压缩前驱波在自由端反射引起的迎面卸载波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撞击端失效波造成的压缩破坏区域损伤程度增大,反射端层裂破坏损伤区域减小. 进一步对失效波阵面的结构变化及其波速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失效区域随着扩张变成一段裂纹逐渐由密到稀的区段,将此区段分为高损伤区和低损伤区,研究发现由稀疏微裂纹组成的低损伤区的前端面传播速度和弹性前驱波速基本相同,为固定值;而高损伤区前端面的裂纹密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变稀,直至过渡为低损伤区,其传播具有显著的速度衰减、端面模糊直至停止的过程. 高损伤前端面的平均速度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近于弹性波速. 最后与已有实验做了对比,发现实验中高速摄影观察到的玻璃中"失效波"阵面实际上是高损伤前端面,而稀疏的低损伤微裂纹很难捕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mixing/segregation behaviour of particle mixtures in a gas fluidized bed by use of the discrete particle simulation. 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2 mm (jetsam) and 1 mm (flotsam) and density 2 500 kg.m^-3 are used as solid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The particles are initially packed uniformly in a rectangular bed and then fluidized by gas uniformly inj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d. The gas injection velocities vary to cover fixed, partially and fully fluidized bed conditions. Segregation/mixing behaviour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flow patterns, solid concentration profile and mixing kine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gregation, as a transient fluidization process,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gas injection velocities for a given particle mix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flotsam, size segregation appears at lower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16.
17.
介电泳分离是一种高效的微细颗粒分离技术,利用非均匀电场极化并操纵分离微流道中的颗粒. 柔性微粒在介电泳分离过程中同时受多种物理场、多相流和微粒变形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仅用单一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格子玻尔兹曼耦合计算的方法处理这一难题.介观尺度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将流体看成由大量微小粒子组成,在离散格子上求解玻尔兹曼输运方程,易于处理多相流及大变形问题,特别适合模拟柔性颗粒在介电泳分离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另一方面,介电泳分离过程的模拟需求解流体、电场和微粒运动方程,计算量相当庞大,通过有限单元法求解介电泳力,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这种多尺度耦合计算方法,对一款现有的介电泳芯片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微粒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介电泳力,揭示了介电泳力与电场变化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微粒运动轨迹及其变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微粒的变形主要与流体剪切作用有关.这种多尺度耦合计算方法,为复杂微流体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非匀质材料弹塑性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岩土类材料的非匀质特性, 根据这种特性提出了对材料参数进行随机赋值的方法. 为了对非匀质类材料的弹塑性破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必须在有限元计算中实现材料的参数随机赋值.还给出了实例------平面应力状态下试样的弹塑性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9.
A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odel of the connective type is presented. Moreover, a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code, which can carry out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from connective model (for continuum) to contact model (for non-continuum),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the mechanical process from continuum to non-continuum. The wave propagation process in a concrete block (as continuum) made of cement grout under impact loading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this code. By comparing its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ose by LS-DYNA,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is proved. Furthermor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concrete block under quasi-static loading is demonstrated, showing the basic dynamic transitional process from continuum to non-continuum.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can be displayed by animation. The damage modes are similar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two numerical examples above prove that our model and its code are powerful and efficient in simulating the dynamic failure problems accompany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ntinuum to non-continuum. It also shows that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will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