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星光Ⅱ”装置上,采用双孔柱腔靶研究辐射在空腔中轴向传输变化特性.提出“漏水管”辐射输运的简化模型,用来分析X射线在空腔中的传输的实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X射线输运的结果是输运末端的X射线减弱,辐射持续的时间增大,等离子体弛豫时间增大 关键词: 双孔柱腔靶 辐射传输 “漏水管”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了X射线辐射输运分解实验研究.实验中利用高时空分辨的MCP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和软X射线条纹相机从缝口观测腔内壁X射线辐射时空分布,得到X射线在腔中的输运速率、X射线持续发射时间和轴向强度衰减量;利用X射线CCD针孔透射光栅谱仪观测到腔内X射线辐射光谱随空间位置的变化,得到X射线在输运过程中被多次吸收和发射后谱的变化特征;用X射线二极管和亚千X射线能谱仪分别得到源和输运末端X射线辐射总量和辐射温度.介绍了实验中采用的诊断技术和实验方法,并给出了获得的典型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X光辐射输运过程通过光子的发射与吸收使能量在介质内进行再分配,而光子的辐射和吸收过程对从介质内出射的能谱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辐射输运由积分-微分方程来描述,得到它的解极其困难,这是因为此方程依赖于局域和非局域的条件。当外加的非局域的X光辐射场作用在介质上一个强的X光辐射能流时,介质的局域温度和密度将影响X光的吸收和发射。本文将对辐射输运的方程和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对辐射超声速传输的实验结果进行评述。首先,介绍辐射在介质中的传输的理论基础以及简化分析模型;其次,对辐射在介质中扩散超声速输运进行解析分析,我们首次导出辐射的超声速传输条件下的辐射能流与物质能流之比与马赫数和光学厚度的定量关系;最后,介绍国外的主要实验结果,同时也给出我们近期的研究结果。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能区的光子因辐射不透明度不同使得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不同,并且实验测出光学厚度。  相似文献   

4.
X光辐射输运过程通过光子的发射与吸收使能量在介质内进行再分配,而光子的辐射和吸收过程对从介质内出射的能谱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辐射输运由积分-微分方程来描述,得到它的解极其困难,这是因为此方程依赖于局域和非局域的条件。当外加的非局域的X光辐射场作用在介质上一个强的X光辐射能流时,介质的局域温度和密度将影响X光的吸收和发射。本文将对辐射输运的方程和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对辐射超声速传输的实验结果进行评述。首先,介绍辐射在介质中的传输的理论基础以及简化分析模型;其次,对辐射在介质中扩散超声速输运进行解析分析,我们首次导出辐射的超声速传输条件下的辐射能流与物质能流之比与马赫数和光学厚度的定量关系;最后,介绍国外的主要实验结果,同时也给出我们近期的研究结果。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能区的光子因辐射不透明度不同使得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不同,并且实验测出光学厚度。  相似文献   

5.
张飞鹏  张忻  路清梅  刘燕琴  张久兴 《物理学报》2011,60(8):87205-087205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结合陶瓷烧结工艺制备了Ca位置换Fe的Ca1-xFexMnO3(x=0-0.12)氧化物粉末及块体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及电参数测试分析了所得试样.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所有试样呈单一物相,Ca位置换Fe之后随置换量的增加,CaMnO3的晶胞逐渐变小,晶粒长大受到抑制.测试温度范围内所有试样均呈半导体输运特性,电输运机制未发生变化;当x在0- 关键词: 3')" href="#">CaMnO3 Fe置换 电输运  相似文献   

6.
张立刚  张绍英  张宏伟 《物理学报》1997,46(11):2241-2249
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Gd2(Fe1-xCox15Ga2(0≤x≤1.0)和Gd2(Fe0.8Co0.217-yGay(0≤y≤8)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磁性.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都是2∶17型结构的单相化合物.Gd2(Fe1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辐射在CH泡沫中传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维多群辐射输运程序对辐射在CH泡沫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一些细致的物理图像和定量结果。在一定的入射辐射流条件下,密度变化对辐射传输特征、辐射加热介质的热力学平衡弛豫过程有重要影响。随着密度下降,辐射由亚声速传输转变为超声速传输,辐射在传输过程中的能谱形状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江少恩  蔡志岗  张灵志 《物理学报》2000,49(6):1101-1105
从实验上研究了X射线在管靶中辐射输运情况.给出两种分解靶:源靶、输运靶.源靶可得到X射线输运的输入条件,输运靶是近似一维X射线输运管道,对其测量可得到输运的结果;给出两种分解靶由软X射线谱仪、平响应XRD和透射光栅谱仪(配X射线CCD)测量的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输运管道内的等离子体膨胀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Ba_(1-x)K_x)BiO_3电子结构与超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耀文  张志鹏  陈龙海  黄美纯 《物理学报》1996,45(10):1737-1743
用第一原理的LDF-LMTO-ASA超元胞法,模拟由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测定的BaBiO中,Bi有两种价态Bi3+和Bi5+及与之相应的两种不同键长的Bi—O八面体,以及K掺杂对晶体结构的影响.计算了Ba4Bi412,(BaK)Bi412,(BaK)Bi26,(BaK)Bi412,K2Bi26(简记为(404),(314),(112),(134),(022))五种“样本”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404)和(314)分别为Eg=1.6eV及Eg=1.5eV的半导体,其它“样本”为金属.总能的分析表明(134)是不稳定的,故溶解极限为x=0.5.以“取样”方式按伯努利分布确定任意组分各“样本”的概率,进而计算了(Ba1-xx)BiO电子结构随组分的变化.最后用逾渗模型说明了超导转变温度Tc在x=0.25附近的突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时空分辨软x射线谱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平焦场光栅谱仪、门控宽微带x射线分幅相机及可见光CCD设计了一套时空及高谱分辨x 射线诊断系统,利用该x射线诊断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同时具有时间、空间及 高谱分辨x射线谱诊断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辐射加热样品的吸收谱,获得了较好的 实验结果. 关键词: x射线吸收谱 诊断技术 时空分辨  相似文献   

11.
Yb掺杂C60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超高真空系统中制备了C60的Yb填隙化合物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Yb和C60结合过程中C 1s,Yb 4f和Yb 4d的变化.利用Yb 4f和C 1s的谱峰强度确定出相纯样品的化学组分接近Yb2.75C60,这一结果与晶体x射线衍射结果一致.Yb 4f和Yb 4d的峰形与峰位表明化合物中Yb的价态为Yb2+.相纯样品(Yb2.75C60)的C 关键词: 60的Yb填隙化合物薄膜')" href="#">C60的Yb填隙化合物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Yb价态  相似文献   

12.
王晓雄  李宏年 《物理学报》2006,55(8):4259-4264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Sm掺杂的固态C60相衍变和芯电子态.在SmxC60中Sm的含量x小于0.5时,样品是固溶相;在x=0.5和x=2.75之间的掺杂阶段,样品是这两个相的混合.在x=2.75和x=6之间的高掺杂阶段未观察到相分离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据.Sm 4f, 4d的实验数据表明Sm的价态是+2.二价Sm 3d5/2芯态谱线存在两个子峰. 关键词: 60的Sm填隙化合物')" href="#">C60的Sm填隙化合物 相结构 电子态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相似文献   

13.
对YBa2Cu3-xFexOy(x=00,01,02 )和YBa2Cu2.8Fe0.2Oy(y=705—653 )系列样品的氧含量、霍尔系数和超导电性进 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含量的变化对样品中载流子的输运和转移及超导电性有重要 影响;适当增加氧含量可以减缓Cu(1)位元素替代对超导转变温度Tc的抑制;在 CuO2面上参与输运的载流子(空穴)浓度是影响样品超导电性的关键因素.从电 荷转移模型出发 ,结合掺杂离子引起的载流子局域化和离子团簇效应,对载流子浓度随掺杂量和氧含量的变 化从微观结构方面进行了讨论.元素替代量的增加或者氧含量的降低(相同替代量的情况下 )都将导致Cu-O链区的有效氧空位增多,导致替代元素的离子团簇效应和载流子局域化效应 趋于增强,这是引起参与输运的载流子浓度下降,进而导致Tc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氧含量 霍尔系数 载流子局域化 离子团簇效应  相似文献   

14.
块体非晶合金Zr55Cu30Al10Ni5 结构弛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义  吴志方  柳林  张涛 《物理学报》2005,54(4):1679-1682
应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块体非晶合金Zr5555Cu 3030Al1010Ni55结构弛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 明:经34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非晶内 部的电子密度涨落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增大而后减小;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焓弛豫峰的表观激 活能则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减小而后增大.结果反映了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块体非晶合金内 部类液体区不断减少及类固体区不断增加的过程.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块体非晶合金 结构弛豫  相似文献   

15.
高能电子与超强激光束作用产生的阿秒脉冲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君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5,54(6):2638-2644
利用非线性汤姆孙散射的理论,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上研究了单电子在横向穿越高斯激光束束 腰时所辐射的x射线阿秒脉冲列的性质. 主要分析了电子以初始能量γ0=1M eV—100M eV横向穿越激光振幅参数为a0=1—10的高斯光束束腰获得的阿秒辐射脉冲的 时间 和空间性质. 计算表明,辐射呈现脉冲列的形式. 脉冲列的包络宽度取决于激光强度、束腰 的宽度以及入射电子能量. 电子的初始能量比激光强度对电子辐射脉冲的影响更大. 辐射脉 宽、脉冲间隔和脉冲包络宽度都正比于1/γ20,辐射功率正比于 γ60,辐射能 量正比于γ40. 当改变激光振幅a0时,辐射功率正比 于a20、辐射包络中单 个脉冲脉宽正比于1/a0、脉冲之间的间隔正比于a0. 当保持激光强 度不变,而改变光束 束腰半径w0时,辐射的脉冲数量、包络和辐射能量正比于w0. 当 激光功率保 持不变时而改变激光强度和束腰半径时,脉冲包络宽度和最大辐射能量都基本不变. 当激光 振幅参数a0=1,电子初始能量为10MeV时,激光束腰为两个激光波长时,电子 辐 射脉冲包络宽度只有14×10-3τ0(τ0为入 射激光周期),达到几个阿秒的量级. 关键词: 阿秒脉冲 非线性汤姆孙散射 高斯激光光束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出磷灰石结构材料Ca8LnNa(PO46F2(Ln=La,Nd和Sm),并通过常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进行表征确定三种样品都为单一相。在室温条件下用800 keVKr2+对三种样品进行辐照实验,辐照后的样品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GIXRD)进行表征获取其表面辐照损伤层的结构信息。发现在实验辐照剂量范围内(1.0×1014~7.0×1014cm-2)三种样品都发生了从晶体结构到非晶结构的转变,不过三种样品的抗辐照非晶性能却有差异,抗辐照非晶能力大小关系是Ca8LaNa(PO46F2 > Ca8NdNa(PO46F2 > Ca8SmNa(PO46F2。这是由于在Ca8LnNa(PO46F2中,当镧系核素半径越小时,将有更大概率占据Ca(2)位置与F形成比Ca-F更弱的离子键。因此,镧系核素半径越小,辐照下将有更多的点缺陷保留下来,更容易发生非晶相变。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快塑料闪烁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Z箍缩x辐射测量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塑料闪烁体,具有对可见光抑制 能力强、x射线能量响应平坦、发光时间快等特点.利用同步辐射装置3W1B光站的单色软x射 线源、CΓC67型皮秒脉冲辐射源、Lamde 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实验设备,测量了这 种闪烁体的能量响应、衰减时间、对可见光的透过效率、发光光谱等特性.实验表明,这种 闪烁体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小于5%、发光时间约6ns、对100—1400eV的x射线具有平坦能量响 应,能够满足Z箍缩软x辐射测量. 关键词: Z箍缩 x射线 新型闪烁体  相似文献   

18.
TiN和Ti1-xSixNy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多种观测手段分析了TiN薄膜和Ti1-xSixNy纳米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实验分析证明Ti1-xSixNy薄膜是由直径为3—5nm的纳米晶TiN和非晶Si3N4相构成,并且Ti1-xSix关键词: 纳米复合薄膜 自由能 表面粗糙度 TiN 1-xSixNy')" href="#">Ti1-xSixNy  相似文献   

19.
欧谷平  宋珍  桂文明  张福甲 《物理学报》2005,54(12):5717-5722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8-羟基喹啉硼化锂(LiBq4)/铟锡氧化物和8-羟基喹啉硼化锂/酞菁铜(CuPc)/铟锡氧化物表面分别进行了扫描,显示了LiBq4在不同衬底上的形貌差异,并进一步利用样品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验证了这一差异.实验表明,CuPc层的加入改善了LiBq4的成膜质量,并将这种改善归因于分子构型与电子亲和势的不同.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电子亲和势  相似文献   

20.
辐射温度与其驱动Al冲击波速度的定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少恩  李三伟 《物理学报》2009,58(12):8440-8447
利用一维辐射流体力学程序,对不同脉冲波形的辐射温度与Al中冲击波速度关系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指出定标公式Tr=0.0126D0.63主要适用于整形脉冲的辐射温度波形,而对高斯型和方波脉冲激光产生的辐射温度波形则不完全适用,通过计算给出修正的定标公式,且与自相似解得到的结果一致.另外对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整形脉冲辐射温度驱动Al样品冲击波轨迹进行了计算,得到第二个冲击波稳定传播所要求的Al样品的最小厚度.最后利用神光Ⅱ装置产生的辐射驱动冲击波,由修正的定标关系得到的辐射温度与软X射线能谱仪测量的辐射温度十分相符,从实验证实了修正定标关系的可靠性. 关键词: 辐射温度 冲击波速度 定标关系 整形脉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