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对山东鲁西地区野外露头及济阳坳陷钻井岩心进行野外观察基础上,通过相似区露头调查、地层划分对比、薄片鉴定、试井测井资料分析、岩石力学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鲁西及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应力及上覆岩层等。得到的裂缝描述参数及发育规律对揭示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储集空间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桩西古潜山储层裂缝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分形理论,以岩心裂缝密度和裂缝容量维关系研究为桥梁,利用断裂的分形特征,对济阳坳陷桩西古潜山碳酸盐储层裂缝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研究区钻井的油气显示情况,确定桩西潜山的裂缝分维值门槛,据此对桩西古潜山储层的裂缝有利区域和含油气范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桩西潜山Tg1地震反射层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3174,相关系数R2超过0.99,下古生界16块岩心上裂缝的容量维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大于0.97,可用分数维D值来比较与评价桩西古潜山裂缝性储层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系统的复杂程度,定量计算该区下古生界裂缝性储层中裂缝的密度;裂缝分维值大于1.4的区域为桩西潜山裂缝发育有利区,具有较好的储层物性,是油气聚集有利区,裂缝分维值大于0.8且小于1.4的区域为裂缝发育较有利区,裂缝分维值小于0.8的区域为裂缝发育不利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裂缝识别测井、声波测井、深浅双侧向测井求取溶蚀和裂缝带发育参数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地层系数、残余岩溶强度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 ,并结合岩芯观察和录井资料 ,给出控制特征参数 ,建立潜山灰岩储层单井溶蚀、裂缝带模式图。在此基础上 ,应用灰色 -遗传过程识别系统对义和庄潜山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溶蚀和裂缝带识别 ,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桩西埕岛地区古潜山下古生界储层的综合判识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济阳坳陷桩西埕岛地区古潜山储层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在中奥陶世受到的较强烈的岩溶作用的改造;印支运动期间,发生褶皱和断裂,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储层较为发育.依据最基本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建立了该区溶蚀和裂缝发育段储层的综合判识标准,并把其分为Ⅰ、Ⅱ、Ⅲ类储层.研究表明,该区储层的发育程度受控于岩性、岩溶作用和断裂作用.储层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上部岩溶带即风化壳岩溶带储层最为发育,中部岩溶带储层较为发育,下部岩溶带储层发育差.并指出了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带,埕岛地区位于50 m厚的风化壳部位,桩西地区为无石炭-二叠系覆盖的露头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济阳坳陷油气输导体系的综合研究,认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断陷湖盆发育的输导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①在箕状湖盆中并非某种单一输导要素起主导作用,输导特征总体表现为复式输导,而在双断式湖盆中,断裂在输导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输导要素单一,输导特征总体表现为单一输导;②在小型箕状断陷湖盆中,物源简单,断裂和砂体主要成阶梯型组合,输导特征表现为以阶梯型为主的简单复式输导,而对于大型宽缓箕状断陷湖盆,物源复杂,输导特征总体表现为多源复式输导.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层岩溶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林会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5):490-497
对于不整合面附近的海相碳酸盐岩来说,如果受到强烈的大气淡水的改造作用,那么对海相沉积组分改造作用的记录就会表现在87Sr/86Sr比值的显著升高和δ18O值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鲁西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形成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存在区域尺度的深、浅层次滑脱构造。浅层次滑脱构造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及石炭一二叠系与奥陶系之间。滑脱面上碎裂灰岩、碎裂花岗岩及不对称褶皱发育,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等动力变质作用。由于构造滑动,滑脱面之上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构造缺失或重复。不对称褶皱、擦痕、布丁构造等显示滑动方向以北西、北北东为主。深层次滑脱构造多发生在地壳约12-22km及30km处,向南滑脱。滑脱构造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前者在深部很可能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沿郯庐断裂带发生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近东西向俯)中、碰撞引起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一软流圈之间滑脱拆离产生原始岩浆上涌,进而控制了壳一幔、上地壳和浅层次滑脱构造的产生。揭示两板块晚中生代早期的俯)中、碰撞存在多方向性。 相似文献
8.
9.
济阳坳陷永921地区沙层四段储层第Ⅳ油层组与第Ⅴ油层组具有相同的沉积微相,近似相同的埋深和构造位置,但其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第Ⅳ油层组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含油性也差;第Ⅴ油层组储层连通性好,储层物性好,含油性也好。通过分析由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可容空间的变化发现,第Ⅴ油层组织沉积时期,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低,沉积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分选,砂岩得以沉积,泥岩及杂基被进一步搬运到盆地中心沉积,因而其储层物性得好;第Ⅳ油层组沉积时期,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高,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空间接受几乎所有搬运来的沉积物的沉积,沉积物得不到充分的分选,砂砾岩、泥岩及杂基同时沉积,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差。 相似文献
10.
高聚同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14(1):23-32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其中层序Ⅰ、层序Ⅳ为两个T-R层序分为两个体系域,即湖扩展和高位体系域,其他层序均为三分层序,划分为三个体系域即低位、湖扩展(水进)和高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和地层厚度的变化反映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含油气性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一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Retrograded eclogites in the Archaea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6,41(4):315-315
12.
山东济阳坳陷古近纪的气候恢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根据孢粉母体植物对气温的适应性,将孢粉分为喜热组、喜温组和广温组,根据对湿度的适应性,分为湿生组、旱生组和中生组。然后计算出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反映温度比值和反映湿度比值,从而恢复各沉积时期的气候。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从沙四段至东营组沉积时期经过了两个气候变化周期。第一个周期是始新世时期,湿度上:干旱→湿润,温度上:温凉→温→热→温;第二个周期是渐新世时期,湿度上:干旱→湿润→干旱,温度上:温→热→温→温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对山东东部中生代中一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同位素特征作了系统研究.该区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玄武岩属钙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均稍富集;稀土配分模式略呈右倾型,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不明显,基本无Eu异常;铅同位素组成显示玄武岩形成于原始地幔.粗面玄武岩和安山岩类属钙碱一弱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含量低;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明显,基本无Eu异常;铅同位素组成显示粗面玄武岩形成于亏损地幔,安山岩类形成于富集地幔,具EMI属性.这些特征表明,山东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岩浆来源于不同的源区.形成于早白垩世的安山岩类,产于活动大陆边缘拉张动力背景下,是由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形成于晚白垩世的粗面玄武岩,也产于活动大陆边缘拉张动力背景下,随着弧后扩张引起拉伸作用,岩石圈伸展,从地幔来源的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之后沿着大断裂喷出地表形成本区显示亏损地幔来源特征的粗面玄武岩;形成于晚白垩世的玄武岩产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是由原始地幔部分熔融而成的岩浆直接喷发形成. 相似文献
15.
关于炎黄族的起源研究颇多,主要有山东说、关中说两种。通过对炎黄帝生地姜水、姬水,炎黄族主要活动地域及其后裔方国的分布、迁徙等进行考证,证实炎黄两族与山东地区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田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87-91
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一方面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环境敏感性,开发不当极易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以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为目的,对资源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在保护。通过对山东省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进行探讨,以期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穆格莱德盆地凯康坳陷西斜坡地区地层沉积和埋藏史情况,根据回剥法改进的"刘景彦模型",消除多剥蚀面盆地内上覆地层压实作用影响,并利用声波时差计算各剥蚀面剥蚀厚度,在综合分析地层残余厚度与剥蚀厚度的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埋藏史.结果表明:①Baraka与Amal间剥蚀厚度最大,Abu Gabra与Bentiu间剥蚀厚度最小;②斜坡西部与南部剥蚀量大,东部与北部小;③受区域构造运动和沉降速率影响,北部地区沉降速度和沉积速率小,地层埋藏较浅,断层规模小,密度大,发育大量小型断块圈闭;④南部地区沉降速度和沉积速率较高,各组地层埋藏较深,烃源岩进入生油窗时间更早,大型同生断层发育,多见大型断块和断鼻圈闭,石油地质条件优于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翟明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
东北和华北太古宙地体和国外同类组合相比有特殊性,如麻粒岩多为非亏损型,仅有少量亏损型,未见熔融残留型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国前寒武纪古陆稳定与活化反复交替进行的准地台型发展历史。很可能早期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下陷与抬升震荡频繁,振幅不大,因此深部下地壳岩石(残留型或亏损型麻粒岩以及堆晶相层状岩体)较少出露,上部表壳岩和BIF得以较多保存,绿岩盆地发育不好,稳定性差,变质较高,形成了以“钾质”为主,无红(风化壳型铁矿)少绿(绿岩带)、透镜状BIF广泛分布于中一高级片麻岩中的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19.
根据能源生态系统投入产出效益特征,采用能源生态系统演进状态的多要素综合评价公式,对西部地区能源生态系统的演进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认为:目前中国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整体演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不断加强外生和共生两大系统的投入是保持西部地区能源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