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安全性好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而正极材料是其研究的重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结果表明,其初始容量高,循环性能理想,并且整个合成过程也较为简单,合成的温度相对较低,样品的颗粒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2.
以氢氧化锂、电解超细二氧化锰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用溶胶-泥浆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优化了反应条件并以此作正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首次充电比容量达125mAh.g^-1~145mAh.gA^-1,放电比容量达115mAh.gA^-1~125Ah.g^-1。可逆充放电效率在90%以上,循环28次后其充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10mAh.g^-1~115mAh.g^-1,放电比容量达1  相似文献   

3.
锂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改性与循环寿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LiMn2O4进行改性可有效提高其循环寿命。其中合成掺杂LiMn2O4的解决循环性能下降的最有效手段。本文在探讨改性LiMn2O4的结构与其循环性能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掺杂离子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锂钒氧化物;扩散系数;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高电位正极材料LiCoPO4,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充放电测试考察了不同烧结条件下产物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650°C下烧结12h所制备的样品为单一橄榄石型结构的LiCoPO4,产物颗粒细小(0.2-0.4μm)且分布均匀,同时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22.7mAh.g-1.此外,产物在充放电过程中均呈现两个电压平台,且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两个电压平台之间的区分逐渐明显,分析认为,这与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两步脱嵌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尖晶石型LiMn2O4的低温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舒东  杨勇  夏熙  林祖赓 《应用化学》2000,17(6):633-635
锂锰氧化物;溶胶凝胶法;尖晶石型LiMn2O4的低温制备  相似文献   

7.
Al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2O4结构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作为螯和物的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A l3 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A lxMn2-xO4。XRD,SEM研究表明,于800℃煅烧可获得单一尖晶石结构的物相;随着A l3 掺入量的增加,L iA lxMn2-xO4的晶格常数变小,晶格更趋于完整,有利于抑制因锂的反复脱嵌而造成的结构破坏。x=0.05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03.8 mAh.g-1,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还有100.6 mAh.g-1,容量衰减仅为3.08%。  相似文献   

8.
采用喷雾热解的方法合成了单相的尖晶石LiMn2O4的颗粒,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喷雾造粒的方法可以得到颗粒细小匀的LiMn2O4粉体,其组装的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容量和循环性能,表明这是一种可推广的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粉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尖晶石LiMn2O4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胶_凝胶法合成尖晶石LiMn2 O4 ,并以LiCoO2 对其进行包覆 ,用XRD、SEM、EPMA等方法对修饰的尖晶石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经包覆的LiMn2 O4 在 70 0℃焙烧 10h所得的晶粒是表层富含Co的立方尖晶石 ,而且晶粒中Co3+的含量呈现出从表到里递减的梯度分布 .以该材料作锂离子电池正极 ,虽初始容量稍有降低 ,但能有效地降低Mn2 +在电解质中的溶解 ,而且对Jahn_Teller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包覆的LiMn2 O4 尖晶石正极材料比未包覆的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溶胶法由CH3COOL i.2H2O、Mn(CH3COO)2和已二酸制备含锂、锰的干凝胶,经高温焙烧制得尖晶石锰酸锂L iMn2O4.XRD分析显示,该尖晶石样品的结晶度随焙烧温度而升高,容量同时增加,但如超过800℃,则循环性能变差.延长焙烧时间,容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优化后的焙烧条件为750℃、20 h.以此制备的L iMn2O4初始放电容量为130 mAh.g-1,经过15次循环后仍达125 mAh.g-1.  相似文献   

12.
惠乐  唐子龙  罗绍华  张中太 《化学进展》2007,19(10):1460-1467
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的基本原理及近几年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碳包覆活性物质、掺杂和多形态纳米化制备技术三种改性方法以及它们对LiFePO4正极材料性能的提高进行了总结。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容量得到提高、颗粒尺寸和碳含量有所减小,热处理过程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文中进一步指出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对制备过程的深入认识,产品成本以及环境污染。最后对其商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Li2CO3和Min(OAc)2@4H2O为锂锰源,添加少量柠檬酸或草酸在550℃煅烧4h合成了尖晶石LiMn2O4.采用X-射线衍射法,透射电镜和充放电测量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用Scherre公式计算样品粒度在28.5nm~40.0nm.添加草酸制备的样品充放电性能较好,首次充放电的放电容量可达115mAhg-1.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SrBi2Ta2O9铁电陶瓷薄膜  相似文献   

15.
LiMn2O4正极在高温下性能衰退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胡晓宏 《电化学》1999,5(2):224-230
采用恒流充放电方法测量了温度升高导致LiMn2O4正极容量衰减的情况。发现当环境温度上升到50℃时,LiMn2O4电极出现严重的容量损失和性能衰退,充电态的电极受影响的程度最为严重。对电解液的原子发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电极晶相结构X-射线衍射及循环伏安实验速增加,电解液出现催化氧化是导致容量不可逆衰砬的原因。采用富锂尖晶石材料是抑制LiMn2O4高温性能下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制备光学杂化功能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冰  强亮生 《化学进展》2005,17(1):0-90
在简述溶胶-凝胶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设计杂化材料的原则及预掺杂法、后掺杂法和原位化学合成法三种溶胶-凝胶法制备光学杂化功能材料的途径;综述了稀土发光材料、波导材料和光致变色材料三种光学杂化功能材料,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提出开展光学杂化功能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2O3纳米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牛新书  徐荭 《应用化学》2000,17(6):611-614
钛酸四丁酯;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2O3纳米晶  相似文献   

18.
稀土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合成稀土掺杂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RExO4(RE=Y,Nd,Gd,Ce),通过XRD、循环伏安及恒电漉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稀土掺杂离子对合成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合适的掺杂量可以起到扩展锂离子脱嵌通道和稳定骨架结构的作用,稀土离子的引入可以部分取代原有的三价锰离子,由于稀土离子的离子半径较三价锰离子大,因此稀土掺杂锰酸锂材料的晶胞参数比未掺杂材料大,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嵌;循环伏安及恒电漉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稀土掺杂有效提高了LiMn2O4材料的电化学循环可逆性及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LiOH.H2O,Ni(NO3)2,6H2O,Co(NO3)2.6H2O,NH3.H2O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以类凝胶法制备层状化合物LiNixCo1-xO2,并以此作正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首次充电比容量达192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0mAh/g,循环22次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19mAh/g。  相似文献   

20.
采用LiNO3和MnO2为原料,在650℃下制备了尖晶石型的LiMn2O4.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22 mA·h/g.并对循环性能衰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