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没有交流电源的山区和白天不供电的一些农村中学,是作不成交流电有关实验的。我用电子变换装置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后,可以作一些有关交流电的实验。这套装置经多次使用,性能较稳定,使用方便,实验效果明显。现把制作及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一、变换器的制作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两个低频大功率管BG_3和BG_4组成开关电路,将直流电压以不同的极性交替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目的:1.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轨迹。2.通过实验更进一步的明确力作用的独立性原理。二、实验步骤:为了有系统的叙述实验过程,把高一物理课本上所规定的实验步骤,一同叙述在内,把它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说明。 1.用图钉将白纸钉在板上(必须要平,否则影响小球所走经的抛物线的轨迹),再用螺丝钉把弧形槽固定在木板的左上角(如图1),在固定弧形槽时必须注意它在末端A点的切线  相似文献   

3.
闫沐霖 《中国物理 C》2006,30(11):1141-1150
BES(北京谱仪)发现了奇特粒子态X(1835). 述评近年来把X(1835)解释为Skyrme模型中的NN-重子偶素的工作. 有2个证据支持这种解释: 1) 存在NN-经典Skyrmion解,其结合能为~10MeV; 2) 这种Skyrmion-重子偶素的衰变是由X(1835)中的p-p经由量子隧穿而湮没所引起的, 因此最可几的衰变道是X(1835)→η4π 或 X→η' 2π. 这些导致了对BES实验数据的合理解释, 特别是关于X(1835)最可几的衰变模式的预言. 该预言对实验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本(1964年新编)下册第一分册中,图1的演示实验是用手握住烧瓶的方法,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玻璃管内的小水滴因而移动。由于带有颜色的小水滴的体积小,实验时间又短,因此不够明显,可见度不大,坐在后面的一些学生几乎看不到。为此,我把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 用一个三角烧瓶,瓶口装一个气球,开始时气球是下垂的(如图1)。然后把三角烧瓶放入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9年级中,为了观察水对侧壁有压强,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设计了一个迷你实验[1].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在空纸盒上扎3个大小一样的小孔,一个接近底部,一个居中,一个在接近盒的上部位置,用透明胶把三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边,孔面对着池子并把胶带撕开,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6.
统编高中物理教材下册实验四《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的实验,需要测定电流表的内阻。但当按照课本中的方法进行实验时,结果总是很不理想。这是因为教材中的方法从理论上看虽然似乎是正确的,但却没有考虑到实际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如果我们把实验中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课本上的方法事实上是行不通的。按课本规定,这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图1中,R为电阻箱,ε为内阻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上海版第五章图 5 -1 5为说明水蒸汽遇冷液化放热的实验 .该实验的优点是实验现象明显 ,但演示时间过长 ,器材较多 ,不易操作 ,特别是后排学生不易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图 1 改进后的装置变化 .为此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图 1 ) ,既可以演示液化现象 ,又可演示液化放热现象 .材料 :试管 (直径 2~ 3cm)、蜡烛、小镜子(或玻璃片 ) .使用方法 :1 )演示液化现象 :将试管水烧开 ,把小镜放在管口边 ,水蒸汽从管口逸出后在小镜子上形成小水珠 ,镜面变得模糊不清 .2 )演示液化放热 :先将蜡烛点燃 ,让蜡油滴在镜面上 ,并凝固 .然后将附有蜡…  相似文献   

8.
谈谈纠缠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过程中,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量子物理无疑是最深刻、最有科学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然而对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纠缠态概念的提出与进一步研究却为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也把关于量子力学问题的争论从思辨领域上升到了实验研究确证的领域。爱因斯坦提出了关于物理实在的定义,“要是对于一个体系没有任何干扰,我们能够确定地预测(即几率等于1)一个物理量的值,那末对应于这一物理量必定存在着一个物理实在的元素。”该定义与经典物理学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陈特年 《物理实验》1991,11(1):10-10
用“浮沉子”来说明潜水艇的浮潜原理时,一般是把浮沉子与水都密封在同一容器(量简)里。实验后学生往往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1.整个海水与潜艇不可能密封在某一容器中,因此上述实验与实际不相符。  相似文献   

10.
1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改进1.1 改进后的电路图如图 1所示1.2 改进实验的思路 :1如图 1a所示是电流计外接法的改装电路图 ,把原来的电压计换成一个微安计和一个电阻 Rf 的串联 ,实际上就是经过改装的电压计 ,利用此电路可直接在微安计中读出分路电流 IV,在改装后的刻度中读出  相似文献   

11.
示波器法测定软磁样品的动态磁滞回线,实验常用图1电路,螺绕环次级为RC积分电路.磁滞回线顶点(Hm,Bm}的计算公式为实验内容为:1.逐次增加电位器W的输出电压,使磁滞回线由小至大,把逐次的  相似文献   

12.
万中义 《物理实验》1990,10(3):105-106
自准法测定置于空气中的凸透镜的焦距是普通物理光学实验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如图1所示,通过调节凸透镜到箭屏间的距离,当箭头的倒象在屏上调节清楚时,凸透镜的焦距立刻可以测出。但实验时,还可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当将图中平面镜M去掉,把透镜L渐渐向箭屏移近时,可以看到箭屏上重新出现一清晰的箭头的倒象,这现象应怎样来解释?它可以给出什么  相似文献   

13.
吴爱华 《物理通报》2012,(11):81-82
物理实验是学生感受物理思想、领悟物理科学精髓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让全体学生参与并自主完成相关物理实验是教材编撰者及物理教师的努力目标,《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熔化和凝固中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难做的实验之一,许多教师都把这个实验改成了演示实验.原因是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4.
1 数学语言是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所必需的.有人把物理系统比作大厦,而把数学方法比作建设大厦所必需的脚手架.伟大的伽利略曾说:“只有数学证明了的才是最科学的”.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服从简单规律的整体,要了解大自然,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实验定量观测,找出它的精确的数量关系.基于这样的科学思想,伽利略创导了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他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对近代科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一物理课本中所介绍的关于“验证平抛物体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装置如图1:球1和球2处于同样的高度,当重锤A把弹条B打开时,球1作平抛运动,而球2作自由落体运动,最后两球同时分别落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和D两点。这个装置实验起来有两个缺点:(一)球1和球2落在不同的地方,眼睛不能同时看见它们与水平面相碰,只能靠耳朵听。(二)重锤把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86年第4期发表了“用钠光调干涉条纹的一个简便方法”一文,我把其中谈到的“方法”和我现在的做法,让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我现在的方法,一般三、五分钟即可调好。具体做法是:一、按实验要求的顺序把钠光灯、单缝、双棱镜、测微目镜排列在光具座上。二、把上述元件  相似文献   

17.
景文波 《物理通报》2011,40(10):123-124
1引言文献[1]指出:现行高中教材中设计的分别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如图1、图2所示),最大缺点在于把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种现象割裂开来.且两实验分开做浪费时间,也不易解释断电自感实验中接通瞬间灯泡的突然闪亮.因此完全可以用断电自感实验装置同时观察通、断电自感现  相似文献   

18.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概念和导出正确物理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必须使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贯彻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来着手: (1)把实验当成教学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主义,产生于教师对最重要的物理现象和客观规律缺少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或者由于实验目的未交代清楚,就从观察匆促地过渡到概括,以致学生对于基本现象和结论并未完全了解。教学中有这样的情  相似文献   

20.
目前,弯曲晶体单色器与德拜相机联用方式是以焦线前的单色X射线作入射光[1].本文实验是以焦线后的单色X射线作入射光,并把纪尼叶-德沃尔夫聚焦相机(下称纪尼叶相机)作为单色器与德拜相机直接联用.这是一种新的联用方式.实验获得了明显效果. 一、新联用方式的实验根据 新联用方式如图1所示,这是根据纪尼叶相机获得的聚焦后的单色X射线的两个特点而设计的.这两个特点是:(1)在焦线F处,它是一条很细的线状强光束,能用荧光屏观察;(2)当圆孔光阑直径为0.4毫米,样品圆柱直径约0.2毫米,德拜相机中心到焦线F的距离约57毫米等三个条件下,可把它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