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质子-中子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简称IBM-2)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微观基础,是描述中重质量偶偶核结构的标准模型之一.对比早期建立在弱耦合U(5)基底的NPBOS算法,本文介绍基于弱耦合SU(3)基底求解IBM-2模型哈密顿量的新算法结构,通过举例典型相互作用项在SU(3)基底下矩阵元说明如何利用SU(3)群代数技术求解IB...  相似文献   

2.
用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计算了奇A核U(6/4)超对称SO(6)极限的理论能谱,对不确定核的最近邻能级间距分布和能谱刚性度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能谱统计特征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有限的玻色子数N的大小显著地影响能谱统计. 当N接近于真实核的玻色子数时,子群SOBF(5)的作用强度和自旋对能谱统计起重要作用. 然而,当N趋于无穷大时,能谱统计总是趋于Poisson分布.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40-162Gd偶偶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应用一个U(5)→SU(3)的简化哈密顿量很好地描述它们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过渡.结果表明140-162Gd同位素核基本上属于U(5)→SU(3)的过渡核.  相似文献   

4.
张进富  朴在渊  刘凤英 《中国物理 C》2000,24(11):1066-1072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28—150Ce同位素核的低能正宇称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应用简单的哈密顿量很好的描述它们的能谱和E2跃过.研究表明,这些偶偶Ce核是属于U(5)到SU(3)过渡核,而146Ce以后的核基本是完全的转动核.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的观点,阐述一种研究奇质量核集体态的微观方法.导出了模型哈密顿量并用于计算~(157,159)Tb和~(155,157)Gd的能谱.数值结果与实验定性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SD对壳模型理论框架下, 讨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下U(5), SO(6)以及SU(3)的经典极限谱. 结果发现SD对壳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三种极限谱.  相似文献   

7.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64—182Hf偶偶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 应用一个U(5)→SU(3)简化哈密顿量很好的描述它们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过渡. 结果表明164—182Hf同位素核基本上属于U(5)→SU(3)的过渡核.  相似文献   

8.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40-262Gd偶偶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应用一个U(5)→SU(3)的简化哈密顿量很好地描述它们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过渡.结果表明^140-262Gd同位素核基本上属于U(5)→SU(3)的过渡核.  相似文献   

9.
利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分别在U(5)—SU(3)和U(5)—O(6)描述下研究了102—110Pd偶偶核的电单极跃迁.研究表明,这些偶偶Pd核能够用U(5)—SU(3)更好地描述.  相似文献   

10.
吴华川 《中国物理 C》1986,10(5):605-612
本文建立了统一描述重偶偶核的四极集体运动、α结团和八极振动的代数模型U(6)×U(11), 给出了该模型的三种动力学对称性: SU(5)、SU(3)和SO(6). 计算了SU(5)极限下的能谱, 并与218Ra核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N展开技术,讨论了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由玻色子能量引起的SU(3)对称性破缺,给出了1/N近似下内禀态的解析表达式.本文还表明,相互作用玻色子体系的多体方法(Hartree-Bose方法、Tamm-Dancoff近似以及Cranked Hartree近似)均系1/N展开技术在特定情形下的近似.  相似文献   

12.
在最初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中,假定只存在和两个质子相应的以及和两个中子相应的玻色子。后来Elliott在此以外,还讨论了和p-n相应的玻色子,并引进了玻色子的同位旋。上述三类玻色子,成为一个同位旋三重态。他认为原子核作为玻色子的系统时的有效哈密尔顿量是同位旋SU(2)不变的。本文认为有关哈密顿量除有上述对称性的相互作用部分以外,还有不具备这种对称性的相互作用部分。根据原子核的低激发能谱实验和理论的比较,纯用p-p玻色子和n-n玻色子的IBM是成功的,从这一点来探索上述两种相互作用的形状以及数量的关系。并指出原来的IBM和Elliott理论都是本文所讨论的结果的极限情形。如果IBM也能够应用于奇奇核,则在所确定的相互作用的特征的基础上能够预言角动量J为1,2,3,……的次序的能谱,实验中确实发现有一些奇奇核的能谱有这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吴华川 《中国物理 C》1986,10(6):715-719
本文在U(15)框架内讨论了偏离SU(3)极限的形变偶偶核能谱结构的变化趋势, 表明能谱结构主要由g玻色子贡献大小决定, 而且在偏离SU(3)极限处g玻色子的贡献减小.  相似文献   

14.
王保林 《中国物理 C》1997,21(8):745-750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内禀态下,用自治Q算符框架(CQF),引入L=3的三体势,建立用IBM解析描述原子核三轴形变参数β、γ的理论方案. 计算了Xe、Ba和Ce偶偶核素的三轴形变参数,与硬三轴转子模型(RTRM)的结果进行比较,较精确地描述了原子核的三轴形变性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验数据提取了部分U(5)极限和O(6)极限核的玻色子等效电荷,并应用它们计算了混合对称态的跃迁几率.计算表明,中子(质子)玻色子等效电荷随中子(质子)玻色子数增加而减小,即玻色子等效电荷存在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三体势对含f玻色子的IBM1的O(6)极限能谱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dIBM1的O(6)极限下,引入d玻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等效三体势,考虑f玻色子产生的八极态,导出了正负宇称态能谱解析表达式,并对过渡区偶偶核118Xe、120Xe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了与实验能谱符合更好的结果,然后用Staggering指数定量分析了正负宇称态能谱中的Staggering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三体势对O(6)极限能谱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黄生  廖继志 《中国物理 C》1992,16(10):954-960
本文在IBM哈密顿的基础上,考虑d玻色子之间的三体相互作用,引入了一种简单的等效三体势,探讨它对O(6)对称性的破缺.并实际计算了196Pt、134Ba、192Os、72—76Ge和124—130Xe等偶偶核的能谱,得到了与实验更加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钱诚德 《中国物理 C》1994,18(5):473-480
运用了Usdpf(16)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了八极自由度P和f玻色子对转动区偶偶核正宇称态的效应.结果表明,偶数个P和f玻色子的组态能够混入到通常的基态带,β和γ振动带,并且自然地形成Kπ=1+、3+等转动带.这一结果与Usdg(15)-IBM相类似.本文还简要地给出了基态带间的E2约化跃迁几率,其结果与Usd(6)-IBM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的一种动力学超对称性——U(6/4)超对称性。具有U(6/4)超对称性的原子核含有若干个sd玻色子及0,1,2,3,4个角动量为3/2的费米子,它的波函数可以用超李代数链 U(6/4)?SU(6/4)?SU(6)?SU(4)?SU(4)?SU(4) ?SU(4)?Sp(4)?SO(3)来分类。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按以上超李代数链分类的波函数,并推导出了能谱公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Bohr哈密顿量出发, 采用含有一定奇异性的、β可分离变数的集体位能, 转动动能项按sin 3γ展开, 并略去(sin43γ)的高级小量后, 研究了对于轴对称偏离不大的偶偶变形核的能谱性质. 处理过程中不再应用绝热近似. 得到的集体激发谱具有振动-转动带的结构. 在一个振动-转动带中, 转动惯量和形变都不再是常数, 能级也与I(I+1)的规律有不同程度的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