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焦锑酸钠与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焦锑酸钠与巯基乙酸异辛酯的量比为1.2∶1.0时, 以甲苯为溶剂, 加热回流3.5 h,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 其收率为92.8%;当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在PVC中的添加量为2.5%时, PVC的热稳定时间为40 min(200 ℃时);当其与硬脂酸钡复配时, 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相容PEO/PVC,不相容PEO/PS共混体系的实验结果,提出分子界面模型,阐述了结晶/非晶高聚物共混体系相容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组分结晶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屋面防水材料所吸收与散发的热能;通过对PVC复合材料太阳能吸收性能及红外辐射性能的测定,提出了可以利用太阳能吸收比(α_(AV))及红外辐射发射比(ε)的适当配合,来设计具有不同热性能的PVC屋面防水卷材。这种材料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吸热或散热,在热性能方面比传统的沥青油毡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复合稀土盐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碳酸铈,硫酸铈,硬脂酸钡作为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并测试了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刚果红法GB/T2917-1982,对它们的静态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对环境不友好且具有生殖毒性的增塑剂。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增塑剂,利用异丙醇胺和多聚甲醛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腰果酚Mannich碱(MC),将MC与巴豆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腰果酚Mannich巴豆酸酯(MCC)增塑剂。采用FT-IR、1H NMR及13C NMR对增塑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MCC。进一步将MCC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得MCC/PVC复合膜,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C/PVC复合膜与DOP/PVC复合膜相比,拉伸强度提高,当MCC含量为30 phr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12.9 MPa),比DOP/PVC复合膜提高46.6%,断裂伸长率降低;当MCC含量为20 phr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490.9%),比DOP/PVC复合膜提高2.3%,拉伸强度提高35.23%,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极性基团(羟基、氨基、酯基)的引入与腰果酚上的刚性基团(苯环)的协同作用提高了MCC/PVC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所合成的MCC增塑剂有潜力作为DOP的生物基辅助增塑剂。  相似文献   

6.
聚氯乙烯中环氧大豆油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时间、温度、接触介质等对增塑聚氯乙烯(PVC)中环氧大豆油(ESO)迁移的影响,并拟合计算得到120℃下增塑剂的迁移扩散系数。结果表明,ESO在低温迁移过程中出现"诱导期","迁移诱导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40℃时,ESO的整个迁移过程处于"诱导期",在96h内未测出质量损失;在80℃时,"迁移诱导期"小于6h;在120℃时,ESO向活性碳和PVC粉末等介质的迁移则没有观察到"迁移诱导期"。通过对迁移扩散系数的拟合发现,在120℃下ESO向PVC粉末以外的其他介质的迁移符合费克定律。此外,在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中加入ESO可以降低增塑剂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多种静态和动态热稳定试验证明:TS-D对PVC的热稳定效果超过传统的铅盐类稳定剂,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达到低尘操作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改性无尘低铅复合物(TS-D)对PVC热稳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多种静态和动态热稳定试验证明:TS-D对PVC的热稳定效果超过传统的铅盐类稳定剂,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达到低尘操作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改进复分解法与一步法制备硬脂酸稀土PVC热稳定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两种制备硬脂酸稀土的新方法———改进复分解法和一步法.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乙醇用量等因素对制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法以20mL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80℃,无催化剂下反应30min,产品得率为83%;一步法以5mL乙醇为消泡剂,反应温度140℃,催化剂用量2.5mL,反应60min,产品得率为76%.利用FT-IR和XRD技术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并对产品质量和PVC的热稳定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孙海燕 《科技信息》2010,(33):I0015-I0016,I0048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碗装方便面内膜在水溶性食品模拟液中PEAS类增塑剂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OP(邻笨二甲酸二辛酯)的迁移量。样品先经过脂溶性溶剂(牛奶、植物油、畀辛烷)的浸泡,再经过不同步骤的处理后,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1mL/min的流速下,采用SB-C18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80.0%-10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18。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用投影及图像处理提取薄型聚氯乙烯(PVC)材料断口的轮廓线,通过改变图像分析仪中观察码尺分辨率的方法研究该材料断裂痕迹的分形特 性,用该方法测定了15条PVC薄片断口轮廓线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由于加工不当引起脆性断裂的PVC薄片断口具有分形结构,这些材料断裂的分形维数是0.99-1.183。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三元共聚尼龙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g-MAH)两种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三元共聚尼龙(NT)共混物进行增容,得到了一类新型的PVC/NT共混物,用SEM,DMTA、DSC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情况进行了表征;对增容剂的增容机理和增容效果进行了探索与评价;结果表明:增容和未增容PVC/NT共混物都是典型的的两相体系;PVC/NT质量比在75/25~25/75的范围内NT均为连续相;共混物中EnABCO比EnABCO-g-MAH对PVC有更强的增塑作用,共混物有冷结晶现象,EnABCO增容共混物中的NT结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生产中,聚氯乙烯树脂的颗粒平均粒径测试,通常采用批次结束后取样,在实验室离线分析得到,一般导致几小时的滞后,影响了先进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另外,聚合过程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特性.针对这些特点,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PVC树脂颗粒特性进行预测研究,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制作了以氟脲嘧啶离子与汞离子的配位化合物 (配合比为 1 :1 )为电活性物质的氟脲嘧啶PVC涂丝膜电极 .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氟脲嘧啶得到了良好的电极响应曲线 ,线性范围为 2个数量级 ,检测下限为 1 0 -3 mol/L ;在pH7.6~ 9.0的范围内H 对电极响应无干扰 ,十多种常见无机离子与一些嘧啶类离子对电极基本无干扰 .这一电极稳定性较好 ,寿命至少为 1 0 0天 .用其测定商业药品时 ,获得的结果与标准值基本相符 .  相似文献   

15.
液体Ca/Zn复合稳定剂在聚氯乙烯加工应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Ca/Zn稳定剂与还氧大豆油、有机亚磷酸酯复配使用,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三者的最佳配比,测定了试样的各项性能,结果发现Ca/Zn稳定剂与还氧大豆油、有机亚磷酸菌等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大大推迟出现锌烧时间,试样的各项性能达到或超过聚氯乙烯行业标准。并对其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传统的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如铅盐类稳定剂已受到了一定的使用限制,因此相应地研究和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PVC热稳定剂,如稀土类、钙锌(Ca/Zn)复合类和有机类热稳定剂.它们几乎是无毒的或低毒的化合物.本文概述了PVC热降解机理,国内外新型热稳定剂的种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增塑剂对PVC脆性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OP、DINP、DAP等增塑剂对PVC脆性温度的影响。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脆性温度一般呈下降趋势。实验发现:使用单一增塑剂时,DAP增塑剂的脆性温度较低;使用复配增塑剂时,DOA、DAP、M51增塑体系的脆性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