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激光 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单边缺口板断裂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测量了断裂阈值曲线,并结合显微观察确定了三种断裂模式:热应力、热减薄和热击穿模式。获得了热应力模式断裂的理论判据,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判据建立了断裂临界条件下热-力和几何参数与材料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韩永超  韦成华  张冉  王家伟  吕玉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1):011011-1-011011-6
针对激光与机械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增强复合材料(CFRC)层合板失效时间的预测需求,实验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密度(70~210 W/cm2)、不同预应力水平(拉伸强度的50%和70%)、不同光斑尺寸(拉伸试件宽度的70%和100%)下2 mm厚层合板的失效机理,获取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断裂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加载层合板失效机制为迎光面环氧树脂基底材料热解、纤维氧化断裂,背光面剩余结构偏脆性断裂;在预应力一定条件下,试件断裂时间与辐照激光功率密度成指数规律;预应力水平对断裂时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Grady能量破坏准则,结合固体动态断裂碎块尺寸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提出了材料微层裂破碎颗粒质量分布改进模型,并对强激光加载下锡的熔化破碎实验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显示,理论计算的锡的微层裂破碎颗粒分布数随直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一致,模型进一步改进需考虑应变率变化等更多综合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熔石英玻璃是高能激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光学材料,其损伤问题一直是限制系统能量提升的瓶颈之一。通过纳秒激光脉冲诱导熔石英玻璃样品产生断裂,并使用多光谱手段对断裂前后样品进行检测,从而在实验和理论上了解了样品断裂形貌及内部相变结构成因,并从宏观到微观上统一解释了断裂形貌和相变结构的关系。在激光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熔石英发生断裂,且冲击波作用过程中在玻璃内部产生了推动裂纹扩展的尖端环向应力。在尖端环向应力作用下,不同损伤区域形成了不同扩展速度和长度的裂纹, 按照裂纹形貌特性差异可以将断裂区分为雾化区、羽毛区、镜面区三个部分。使用透射光谱、能量散射光谱检测损伤前后样品,发现裂纹的产生引起了玻璃透过率和带隙的下降,且断裂区出现氧原子游离或缺失;使用Raman光谱检测样品损伤前后不同形貌区,发现等离子冲击波使熔石英中Si-O-Si键断裂并发生重组,导致镜面区、羽毛区、雾化区三元拓扑环和四元拓扑环宏观上对应的斯石英相和柯石英相的相对含量依次升高,破坏了材料的固有原子结构特性,使材料断裂区向高密度相转变。氧游离的发生会在玻璃内部产生的大量缺陷,从而使得玻璃透过率及带隙下降,严重影响了玻璃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序列尖峰脉冲激光对铝板熔融热-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金相显微和扫描电镜诊断技术,对序列尖峰脉冲准连续激光束辐照LY12CZ和LF6M铝合金板材,产生激光热熔融与激光热应力效应,使照射区板材引生激光烧蚀池和许多断裂裂纹,造成材料断裂破坏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激光热应力、裂纹扩展应力与照射激光强度的变化关系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具有断裂结构扰流柱的涡轮叶片尾缘楔型通道的流动与换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Reynolds数取值范围为3000~13500,随着Reynolds数的增加,断裂扰流柱通道的换热能力增强;同时选取了8种断裂距离组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裂距离的增大,通道换热能力减弱;另外还讨论了不同的扰流柱断裂分布区域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脉冲激光对K9玻璃的表面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10 ns、重复频率为1 Hz的激光脉冲对K9玻璃的表面损伤特点,给出了脉冲透过能量随激光脉冲作用次数变化的规律。采用3维立体显微镜对损伤形貌进行观察,发现K9玻璃的损伤表面呈环状分布,分为烧蚀区、微裂纹区和断裂区。随着激光脉冲个数的增加,损伤由点状破坏演变为损伤区,微裂纹逐渐增长,损伤面积逐渐增大。基于激光支持的爆轰波理论分析,激光与脆性材料的相互作用可引起微裂纹的大量增长。在多脉冲激光的作用下,K9玻璃损伤的累积效应明显,表面损伤阈值明显降低,表面裂纹增长明显,损伤面积逐渐增大;但随着激光脉冲的继续增加,这种损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一台环形腔飞秒超短脉冲激光器,给出了有关结构参数及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研究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机对激光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室温大气压下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研究.对等离子体持续过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验分析,提出等离子体在通道内突然消失的可能机制,并为进一步控制等离子体的形成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国轩  孙明武 《光学学报》1994,14(10):068-1073
报道了几种国产阶跃型纯石英光在传输XeCl(308nm)准分子激光时的损耗特性及其破坏阈值的实验研究结果,同时也报道了这些光纤的弯曲损耗和弯曲断裂特性,结果表明,这些紫外级石英光纤,最小的透过损耗约为0.33dB/m,表面破坏阈值约为10J/cm^2。  相似文献   

11.
二极管双侧抽运横流连续液体激光系统性能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密  许正  陈兴无  李春领  苏毅 《光学学报》2007,27(9):1653-1657
为解决无机液体激光系统的热效应问题,采用激光二极管双侧抽运横向流动的Nd3 :POCl3:ZrCl4溶液以很好地减小热效应,实现液体激光系统高功率高光束质量输出。建立了液体激光理论模型,分析了工作参量对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与介质热效应的影响;模拟了系统在不同吸收系数和不同流速下的能量转换效率,远场光斑分布以及激光束亮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可以获得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而且光束质量较好;在给定抽运体积和抽运强度为800 W/cm2时,介质的吸收系数位于2.5~3.0 cm-1,流速约为25 m/s时,输出功率与光束质量实现最佳匹配,激光束亮度最高,系统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pulsed, transverse discharge-pumped HgBr laser, capable of operation at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ies as high as 100 Hz, are presented. Having an active length of 53 cm, this laser system is preionized by two sets of spark arrays and average single pulse energies of 55 mJ are produced from Ne/N2/HgBr2 (natural abundance) vapor mixtures, with an output coupling of 50% and 17 J of energy stored in the pulse forming network.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the laser pulse energy for several values of cavity output coupling, the small signal gain coefficient and saturation intensity for the laser were determined to be 4.7% cm–1 and 260 kW cm–2, respectively. The single pass gain-to-loss ratio is 12.4.  相似文献   

13.
战场激光防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战场激光威胁。从激光防护的原理和技术途径出发,论述了激光防护的方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激光防护装置,并对激光防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吴中祥 《光学学报》1993,13(7):34-641
根据流动激光腔中流动的非平衡混合气体各能态布居数和强辐射相互作用达到稳定振荡的过程和相应的三维分布状态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发展了相应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基本特性的简化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多种器件、多种腔体的实测结果相符.具体比较分析了流动激光振荡器与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得到一些基本原则,为相应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解剖"激光告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家健 《物理》2009,38(11)
介绍了激光告警的作用,分析了激光告警器的原理、性能要求和分类,然后分别阐述了典型的光谱识别型、相干识别型和散射探测型激光告警器,并对不同类型的激光告警器进行了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6.
概述国外激光战术武器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现代战争中造成的威胁以及激光战术武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激光二极管抽运频差可调谐双频固体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磊  赵长明  张鹏  杨苏辉 《物理学报》2007,56(5):2663-2669
研究了激光二极管抽运的可调频差的双频固体激光器,激光增益介质为2mm厚的1at%掺杂Nd:YAG薄片.对谐振腔产生稳定双频激光的条件作了分析,用琼斯矩阵计算了谐振腔内各处电场矢量的偏振态,证明了双频激光两个电场矢量偏振态之间总是正交的.两个偏振激光频率间隔由改变λ/4波片快轴之间的夹角实现调谐.实验中使用腔内标准具实现单频运转,然后插入双λ/4波片使单纵模激光频率分裂,实现了激光器的双频输出.实验中得到双频激光稳定运转时频差的上限约为1.3GHz;由于强模竞争现象的存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频差下限为50MHz. 100MHz拍频时得到的双频激光输出功率为85mW.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固体激光器 双频激光  相似文献   

18.
激光技术的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综述激光技术40年来的应用情况及其影响以及激光及激光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简况。  相似文献   

19.
双波长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鹏飞  周燕  谢福增 《光学技术》2007,33(2):287-288,291
提出了电流调制型的双波长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方案。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窄线宽输出以及独特的阶越型电流调制特性,采用正弦调制的方式,以延时光纤作为辅助结构,得到了具有良好相干特性和稳定波长间隔的双波长激光输出。与多种已有的双波长激光器设计方案相比,这种多波长工作方式结构简单,调谐范围宽,在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高精度光纤传感测量以及外差、双(多)波长合成波长干涉测量等技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2D3V PIC粒子模拟方法得到了超短脉冲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高能离子产生的图像,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在靶前后表面都观察到了高能离子的产生,并诊断了离子能谱。模拟结果表明,在靶前表面所产生的高能离子,角分布较大,在向靶内输运过程中会损失能量;在靶后表面产生的高能离子,定向性很好,能获得很高的能量。模拟得到的离子能量和实验观测结果在量级上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