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压力对金属玻璃Zr70Cu30晶化温度和激活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0~2 GPa压力范围内,通过测量电阻,研究了压力对金属玻璃Zr70Cu30晶化温度与激活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晶化温度与激活能随压力变化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含氧量LaCaMnO的压力效应,发现随压力的增加富氧样品电阻率的变化和相变温度的改变都比较小。同时还对照研究了压力与磁场对材料的影响,发现压力对整个温区的电阻都有明显的影响,而磁场仅对相变温度附近温区有明显的影响,这从实验上证实了两者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合成了HgBa2CaCu2O6+δ超导体。X射线衍射线结构分析显示该超导体具有四方结构,晶格常数a=0.3867nm,c=1.2743nm.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该超导体的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127K,零电阻温度为121K,抗磁转变温度为118K。对合成后的样品做了氧气氛中的退火处理,研究了27kbar压力下,不同烧结温度对合成样品的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压力下HaBa2C  相似文献   

4.
在低温工程中,两个接触固体之间存在着接触热阻与接触电阻,将对低温实验中热量及电流的传输产生显著的影响,是进行低温下物性研究的关键。自行研制了一套可同步实现固体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的测量装置,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实现外界力、温度等对接触热阻的测量,同时具备接触电阻的实时测量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界压力、温度、电流对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压力的增大,接触热阻与接触电阻随之减小;低温下,随着温度的增大接触热阻与接触电阻增大,接触电阻增大的速率要比接触热阻快。温度平衡时,20mA范围内的电流变化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显著,对接触热阻影响非常小。当界面温度达到室温后,首次观测到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纳米ZnO在高压下的性质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金刚石压砧上测量了20 nm的ZnO和体相粉末ZnO的电阻-压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 nm的ZnO在7.9 GPa 压力时出现了相变,而体相粉末ZnO在5 GPa 时有相变发生。虽然粒径小的相变压力大于粒径大的,但与以前关于体相粉末ZnO所报道的文献结果有所不同。文中对此作了解释,并对纳米ZnO在压力下的畴破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们针对金属和合金纳米固体提出了简化的电阻模型,并据此得到了纳米固体总电阻与纳米粒子电阻的关系。依据这一模型,我们对纳米固体电阻特性的尺寸效应、温度效应和压力效应及其与常规多晶材料的差别等进行了有效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合成了HgBa2CaCu2O6+δ超导体.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显示该超导体具有四方结构,晶格常数a—0.3867urn,c—1.2743urn.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该超导体的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127K,本电阻温度为12lK,抗磁转变温度为118K.对合成后的样品做了氧气氛中的退火处理.研究了27kbar压力下,不同烧结温度对合成作品的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压力下HgBaCaCuO6+δ超导体的最佳合成温度为820~830℃.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压力对CrO2样品低温磁输运性质的影响.样品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110)峰的相对强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压力对CrO2针状纳米颗粒有取向的作用.低温时CrO2样品的电阻和磁阻均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少.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样品的电导呈现出典型的晶粒间隧穿特征,其Δ值随着压力和磁场的增加而减小,并且Δ随磁场的变化幅度与成型压力有关,成型压力越高,Δ随磁场的变化越小.这些变化可以归因为压力对晶粒间隧穿势垒的调制. 关键词: 磁阻 压力 隧穿 势垒厚度  相似文献   

9.
 以金刚石压腔高压装置为工具,用Ⅱ型金刚石作压砧兼红外窗口,对本征态聚苯胺进行了高压(0~8.4 GPa)就位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4.8~5.2 GPa压力区间,代表醌环振动的吸收峰相对代表苯环振动的吸收峰变小,表明聚苯胺在此压力区间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聚苯胺的高压(0~14.5 GPa)电阻测量结果表明:当压力小于7.5 GPa时,电阻随压力升高而显著降低,据此认为聚苯胺为电子性导电物质;在7.5 GPa处电阻出现极小值,然后又缓慢升高,至10 GPa后基本不变。推测聚苯胺电阻极小值是由结构变化引起的。至于红外光谱与电阻测量结果反映聚苯胺结构变化的压力值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测试条件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碳纳米管在高压下的电学性质与状态方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上,采用电阻测量方法研究了多层碳纳米管在室温下、23 GPa内的电阻与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1.5~4.6 GPa内,电阻急剧减小,而在5.7 GPa左右,电阻出现一个极大值。这些变化与碳纳米管的结构、形状和层间距离的变化有关。同时,还在活塞-圆筒式p-V关系测量装置上首次研究了多层碳纳米管在室温下、4.5 GPa内的p-V关系,给出了它在第一次和第七次压缩时的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0~13 GPa压力范围内测量了石墨Raman活性模E2g的频率随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 GPa附近dν/dp出现了不连续点,该点前的dν/dp大于该点后的dν/dp,这是由于在压力的作用下石墨六角网格发生畸变所致。本工作还导出了高压状态下C—C键力常数的表达式,对E. Fitzer在常压下用Raman频率计算C—C键长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2.
We compar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70 fullerene with high purity graphite to 48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designer diamond anvils with embedded electrical microprobes. 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C70 shows a minimum at 20 GPa with transformation to an amorphous insulating phase complete above 35 GPa, while graphite remains conducting. Nanoindentation shows hardness values 220 times larger for the pressure quenched amorphous phase than for similarly treated graphite. Our studies establish that the amorphous carbon phase produced from C70 has unique properties not attainable from graphite.  相似文献   

13.
 在高温高压实验中,发现叶蜡石相变过程引起旁热式合成腔的加热石墨管电阻异常变化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若干规律及与叶蜡石相变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测试研究。本实验现象为在高温高压过程中实时地观察与研究叶蜡石相变规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用过剩压法生长金刚石过程石墨再结晶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在过剩压驱动下金刚石晶种外延生过程中,大量伴生的石墨再结晶现象。再结晶石墨抑制了金刚石的自发成核;它们分布于合成腔触媒金属的低温区,结晶数量多,晶粒片状分层,尺寸大,但出现乱层晶体结构;同时产生一定数量的无定形碳。分析认为,这与长时间的低过剩压驱动,触媒金属内有足够的碳源供给,并具备在高温高压下石墨充分结晶但又达不到完全石墨化条件有关。还讨论了在低过剩压驱动下,促进金刚石晶体外延生长的碳源可能是活化的碳原子,而不是具有乱层结构特征的再结晶石墨。  相似文献   

15.
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polycrystalline fullerene and graphite was studied at pressures up to 50 GPa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77–450 K.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of the resistance of both materials behave in a qualitatively similar manner. However, the resistances of these materials differ by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This shows that fullerene and graphite retain som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ir microstructure in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ranges covered.  相似文献   

16.
1前言矿井通风的动力包括两部分:矿井主通风机和热风压。山区高温、深部开采和冬季寒冷地区热风压对矿井通风的影响是很大的.考虑这种影响应计入风流流动过程的可压缩性,通风机的运行工况不再是两线交点,而是系统阻力曲线、热风压变化曲线和风机性能曲线三线的相互递...  相似文献   

17.
蒸汽轮机抽汽口几何参数和工况对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功率蒸汽轮机抽汽口及抽汽道内的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蒸汽轮机抽汽口几何参数(抽汽缝宽度、集汽室形状、抽汽缝位置)和工况参数(抽汽量)对抽汽口流场、周向压力不均匀度、流动阻力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抽汽量必然引起静压周向不均匀度系数和抽汽口总压损失系数的增加。抽汽缝宽度减小会引起抽汽口的流动阻力大幅度增加,从而减小相对抽气量和增大抽汽端差。集气室形状和抽汽缝位置的变化对相对抽气量、静压周向不均匀系数以及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1 573~1 663 K之间再结晶石墨抑制金刚石成核的压力范围大约为0.4 GPa。抑制成核的压力与再结晶石墨形成的时间有关。样品的X光衍射结果还表明,随着抑制成核的压力升高,再结晶石墨的d002减小。  相似文献   

19.
何华春  冯本政 《物理学报》1989,38(1):140-14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Pd-,Cu-,Ni-和Fe-基非晶态合金在拉伸过程中的电阻变化以及成分、冷变形和热处理对电阻应变系数k的影响。电阻随应变增大而升高,k为正。合金电阻应变系数总是低于纯组元。硬态试样的电阻应变系数比淬火态的高,比退火态的更高。应用推广的Ziman电阻率理论讨论了非晶态合金电阻应变系数的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高能氮离子注入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在GLZ-100E工业离子注入机上采用20~60 keV氮离子及氮分子离子注入人造金刚石晶体的实验研究。XPS分析表明,注入离子在人造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较为稳定的含氮混合物层。高温差热分析(DTA)的实验表明,经氮离子束处理的金刚石,其氧化起始温度T(onset)由原来的730 ℃左右提高到800 ℃以上,且随着氮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氧化速度也随之变缓;差热分析还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刚石首先转化为石墨(DTA曲线上表现为吸热),然后氧化燃烧生成CO2(放热),而注入离子能量的增加,氧化温度的提高幅度略有下降。离子注入还使其高温石墨化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