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这表明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与之配套的苏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则在扉页的"致同学"中提到:"怎样学习数学?第一,要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  相似文献   

2.
《课标(2011版)》课程目标首次创新地提出了"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由《课标(实验版)》的"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由"两能"发展为"四能"的意义、对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认识,谈点粗浅的体会.一、从"两能"发展到"四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同学们来说,能否"从一个问题出发,进行联想与探究"是很重要的,这其中表现的是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学习乘法公式时首先学习的是平方差公式,学习了它以后,我们从平方差公式出发,如何进行联想与探究呢?一、联想平方差公式是(a+b)(a-b)=a2-b2.由此怎样联想呢?不能"乱想、瞎想".我们就它  相似文献   

4.
<正>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2015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特别强调:"加强对考生读图、识图并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强在新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直接由图找到思路,结合数据分析、数表观察、图像解析等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的数学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并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本文提出了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实验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6.
1 问题提出 2001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2011版的修订稿则表述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难发现,后者在肯定前者"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同时,还特别提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正是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应该给学生问题还是学生给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嵘  王翠巧 《数学通报》2021,(12):8-10,13
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新课程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首次明确了数学课程的"四能":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科书中关于问题及问题能力构建的情况如何呢?为此,我们从教科书中问题设置数量的历史性变化入手,分析问题设置的变化以及新变化带来的学习机会,以期在...  相似文献   

8.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教会学生学习是一个重要内容,而教会学生问问题正是激励他们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目标任务,带着对问题解决的强烈欲望,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和经验,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从而较好地完成既定任务,培养各种能力和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为手段、多元互动为形式的学习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早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且被广泛实践后,取得很好效果。在认真学习、借鉴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之一便是"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升学压力的因素,课堂教学还是局限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问答式交流活动中.课堂上教师忙于赶进度,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习主体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被忽略了,学生没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普  相似文献   

11.
侯文静 《数学之友》2020,(4):61-63,6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很重要.在学习完线段与角的相关知识后,基于线段与角的相似之处,利用学习的通性套路让学生领悟学习的路径与方法,从而能自主学习.通过类比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注重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促思考,以“问题”促探究,以“问题”促创新.本文借助线段与角的通性,借助类比思想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研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时候 ,已经意识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其实要发现首先就必须观察 ,不会观察 ,就不可以发现问题 ,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 ,绝不会是学业落后或文理不通的学生 .”观察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能力 .数学观察力主要体现在 :学习数学概念时 ,要能舍弃非本质特征 ,抓住本质特征 ;学习数学知识时 ,要能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结构或体系 ;学习数学原理时 ,要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中 ,掌握数学方法或规律 ;解决数学问题时 ,要能…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恰当地引入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数学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赵琨  李娜  李波 《数学通讯》2020,(1):48-51
<正>一、背景"新定义"是近几年中考的一种新题型,是一道创设情境、引入新的数学概念的探索性问题,从运动与变化的角度观察图形,分析问题,发现问题间的区别与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类比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抽象概括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创新意识[1]."新定义"问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学习中,同学们往往大量地做题(即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提出问题的环节.这样就错过了对问题深入理解、优化解法、引申结论、反思探究等提高能力的机会.提出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题目经过编者的精心"化妆",把一些常见的、经典的好题穿上神秘的"外衣",以此来考查同学们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仅举两例予以分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研究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古人云 :“学贵自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 ,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 ,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可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  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很容易进入一种问题情境之中的心理倾向 …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的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数学的探究活动包含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的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数学的探究活动包含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讲评课能否引入探究式教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教学倾向。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重视不够,二是对“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含义理解不清,三是对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缺乏可操作的方法。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