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法计算了类镍Hf44+、Ta45+、W46+、Re47+、Pt50+、Au51+能级的精细结构和n=3—4偶极跃迁辐射的振子强度,得到了和实验符合得相当好的结果(对有实验数据的跃迁波长而言),并对组态的选取、核模型的影响、Breit修正和QED效应作了讨论指出对于本文研究体系,QED效应对跃迁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
类镍Hf^44+,Ta^45+,W^46+,Re^47+,Pt^50+,Au^51+能级结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法计算了类镍Hf^44+、Ta^45+、W^46+、Re^47+、Pt^50+、Au^51+能级的精细结构和n=3-4偶极跃迁辐射的振子强度,得到了和实验符合得相当好的结果(对有实验数据的跃迁波长而言),并对组态的选取、核模型和、Breit修正和QED效应作了讨论,指出对于本文研究体系,QED效应对跃迁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能级的实验值与HFR方法的理论值之差沿等电子序列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对46≤Z≤50的类镍离子3d ̄94s、3d ̄94p、3d ̄94d组态及51≤Z≤55的类镍离子3d ̄94d、3d ̄94p组态能级进行计算。根据能级的拟合值算出相应的电偶极跃迁的谱线波长,并给出各谱线的HFR理论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使用MCHF方法优化径向波函数以获取大量原子参数的方法,由得到的波函数计算了FeXXI离子的相对论与非相对论能级,将计算能级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电偶极,磁偶极以及电四极的振子强度进行了非相对论与相对论修正的计算,对非相对论计算的振子强度,长度与速度两种表示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磁偶极Ml^3P2--^3P1和电四极E2 ^2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到的能级间隔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几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相当,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过程不容被忽视。  相似文献   

6.
用带有Breit和QED修正的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cck平均能级(MCDF-AL)模型,计算了碱土金属Sr、钡Ba和镭Ra的单光子电四极矩^1D-^1S跃迁的光谱能量间隔,最大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效应和核的有限体积效应,所得的结果与国外早期发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此外还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镭Ra的单光子电四极矩^1D-1S光谱跃迁。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RCI)方法和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考虑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和Breit修正,选取重要的电子组态,系统计算了激光金等离子体中类铜Au~(50+)离子nl-n′l′(n=4,l=s,p,d,f;n′=4,5,l′=s,p,d,f)电偶极(E1)跃迁和磁偶极(M1)跃迁的跃迁波长、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并得到Au~(50+)离子部分激发态能级结构。计算得到的能级与波长与其他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分别采用长度规范和速度规范对电偶极(E1)跃迁参数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得到了很好的收敛。计算结果还表明,对于高Z高离化态离子,某些禁戒跃迁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高离化类铍离子2s2 1S0-2s2p 1P1(Z=10~103)光谱跃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Fock平均能级(MCDF-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高离化类铍离子2s2 1S0-2s2p1P1(Z=10~103)跃迁的能级间隔和跃迁几率,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跃迁几率明显超过了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跃迁几率,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电偶极E1跃迁几率过程相当强烈。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组态Hartree—Fock—Relativistic(HFR)理论系统地从头计算了类镍离子(HoLⅤ-ReXLⅧ)的能级、电偶极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为我们的高Z元素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实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 磁偶极M1 3 P2-3P1 和电四极E2 3 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到的能级间隔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几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相当,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过程不容被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相对讨论Haftree-Fock-Slater自洽场平均原子模型为基础,计算了金和铁元素电偶极辐射振子强度,研究了典型谱线振子强度随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组态Hartree—Fock—Relativistic(HFR)理论系统地从头计算了类镍离子(HoLⅤ-ReXLⅧ)的能级、电偶极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为我们的高Z元素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实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使用MCHF方法优化径向波函数以获取大量原子参数的方法,由得到的波函数计算了FeXXI离子的相对论与非相对论能级,将计算能级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电偶极、磁偶极以及电四极的振子强度进行了非相对论与相对论修正的计算,对非相对论计算的振子强度,长度与速度两种表示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用多组态自洽场方法,结合作提出的半经验拟合公式,首先对38≤Z≤42类钴离子3p^63d^9,3p^53d^10,3p^63d^84p组态的能级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能级值算出相应的电偶极跃迁的谱线波长,并给出各谱线的HFR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MCDF-EAL)模型计算了可能成为激光工作物质的类氧离子CoⅩⅩ,NiⅩⅪ,CuⅩⅩⅡ和ZnⅩⅩⅢ的48个精细结构能级和93个3s-3p跃迁波长。3p组态能级和3s-3p跃迁波长是本文首次预言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MCDF—EAL)模型计算了可能成为激光工作物质的类氧离子CoⅩⅩ,NiⅩⅪ,CuⅩⅩⅡ和ZnⅩⅩⅢ的48个精细结构能级和93个3s—3p跃迁波长。3p组态能级和3s—3p跃迁波长是本文首次预言的。  相似文献   

17.
张思远 《发光学报》1982,3(4):11-17
本文考虑了晶体的对称性和奇、偶次晶场项对fN组态电植极跃迁的影响.引进一个新的波函数,计算了晶体中稀土掺杂离子fN组态能级间电偶极跃迁的矩阵元表达式.讨论和解释了J1=0→J2=0的跃迁,并和Judd公式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用组态相互作用程序CIV3计算了类锂碳离子能级、波函数和跃迁几率,并与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程序MCDF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虞家琪 《发光学报》1985,6(1):68-78
实验上发现晶体中稀土离子的光谱大部分来自4fN组态内电子的跃迁,多数具有电偶极跃迁的性质。对自由离子来说,宇称选择定则要求电偶极跃迁只能发生在不同宇称的能级之间。因此4fN组态内的电偶极跃迁是禁戒的。为了解释晶体中稀土离子4fN组态的电偶极跃迁,必须假设有某种非中心对称的相互作用,使4fN组态的态和具有相反宇称的态混杂,从而产生电偶极跃迁。  相似文献   

20.
用多组态HXR方法计算了类Li离子V20+-Cu26+1s2nl(n=2~6,l=0~4)组态能级之间的电偶极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并和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