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支架式教学思想,以“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在线学习与测试平台”为依托,探索了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以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为例,通过确立目标、分析学情、分解任务、搭建支架、教学实施、评估反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知识与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实验信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合理选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凸显了设计性实验在仪器分析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此课程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教学手段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矛盾,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重新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与药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大型分析实验为界入点,在开设强化技能性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同时,加强各种分析手段的相互联系,使整个课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结合普通化学课程特点及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传统“教师中心”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进行“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考核评价等4方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普通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通过简约化、项目化、生活化及开放性原则优选整合教学内容,优化了“四环节六步骤”教学过程,完善了多元多维互动教学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独立设课和跨课程教学模式不足,结合工科专业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的背景,首次提出在综合实验周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以"材料回收与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周"为例,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探讨在综合实验周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新教学模式凸显工程伦理教育实践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工程伦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化学》2021,36(9)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预研不足和无暇思考探究,教师疲于知识传授和无暇顾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擎,以实验项目为驱动,以在线课程为支撑,以教学平台为载体,通过实施"预研先导、问题思辨、实操探究、前沿引领、赛教结合"的"五法联动"教学设计,激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树立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保障目标达成度实现。  相似文献   

7.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经过几代教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教学内容层次丰富的创新性化学实验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整合实验理论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化学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深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习惯的形成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拔尖计划”2.0背景下,以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课程以科研方法训练为教学主线,将基本操作、合成技术、开放实验、计算实验、文献研读、科学写作等教学模块充分融合。通过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次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也为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基于此,对农艺教育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进行研究,提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人合作及资料查询的能力。最后以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考核评价课程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许茜  康学军  卫伟 《大学化学》2008,23(6):23-26
对现代卫生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性建设。以紧密结合学生专业为主要特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关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建立了融开放式实验、研究性实践和科研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把现代卫生分析化学课程建成面向东南大学全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分析实验技能训练的研究生课程。  相似文献   

11.
谭丽菊  李铁  葛田田 《化学教育》2018,39(18):14-17
作为海洋化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化学海洋学实验”已在很多高校开设,但该课程目前在授课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尚未统一。在分析了该课程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相关课程教学团队在该实验课程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更新了课程的设计理念,调整、充实了实验内容,编写了实验教材,并介绍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得到的锻炼和可以达到的学习目的。该课程的建设经验和教学实践对于课程的推广应用,以及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海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改进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提升课程内容与实际环境问题的相关性,加入典型教学案例,改进设计型实验,利用本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实施多元化考核方法,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表明,基于CDIO模式的环境化学课程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工程专业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依托自建物理化学实验在线开放课程及网络教学资源,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和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前线上预习、线下课堂教学和课后答疑指导等环节,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进阶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等学校实验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14.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基本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对实验课程内容及授课形式进行重新设计;建设了实验教学课件、操作视频、虚拟仿真实验、试题库、拓展阅读素材等教学资源;并通过超星学习通在92个班级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本课程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在课程教学中广为应用,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信息终端完成线上自主学习成为常态,课程教学的信息全媒体时代随之而来,全媒体对实验教学带来全新要求。本文在总结近年来仪器分析实验全媒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的实践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考评、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自主综合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提升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深入开展全媒体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BOPPPS模型存在的学情了解不够深入、容错性差、学习效果检验不及时和课节衔接不足等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重学情分析,提出了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改进模型的教学设计方法。阐述了设计理念、探讨了改进模型的设计环节,并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验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实验化学“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提高”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为实验案例,通过翻转课堂在学习目标、活动主体与教学流程上的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并全面评价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决"策略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和物理化学课程特点,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课堂过程设计、教学法实践的准备、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说明该方法能较大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STEM是一种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育理念,旨在通过融合多学科知识完成项目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热点。本文将STEM教育理念引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索发展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问题为牵引,学生以相关课程理论为线索,自主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一系列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实践能力。主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进而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为全英文课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教学团队结合课程特征,构建了基于超星泛雅平台、QQ群、QQ群课堂、问卷星、B站、微信公众号的多维教学平台,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检测和反思这三大环节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优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形式,开展了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等高阶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充分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