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朋友陈义和杨池明在《化学通报》2 0 0 0年第 1期的文章中谈疯牛病中蛋白自由基的问题 ,读后颇感是一篇非常有思想的文章 ,这种讨论方式应该提倡。我不想具体谈这篇文章的内容 ,但是从文章最后一句话 ,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回忆和沉思。陈义说多年前曾听我讲过“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的是物理化学”。不错 ,我常常讲这话。然而这却是一个故事的一半 ,只讲这一半可能产生误解。那是 1957年深秋 ,郭沫若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苏 ,与当时苏联科学院、苏联国家科委共同对中国于1956年制订的 12年长远科学发展规划进行讨论。代表团中有 5位化学组成员 …  相似文献   

2.
3.
20 0 3年 11月 2~ 5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承办的“2 0 0 3年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中青年学者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召开。中山大学著名分析化学家张展霞教授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萍教授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陈小明教授 ,2 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课题组主要成员、日本岛津公司基础技术研究所所长吉田多见男先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 7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质检部门的分析化学学科中青年学术骨干 110人参加了研讨会 ,其中有杰出青年基金获…  相似文献   

4.
材料科学与分析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引 言在材料的研究和生产中 ,分析化学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据考古学家的分析鉴定 ,证明早在三千年之前 ,我国在青铜器的冶炼和浇铸中 ,已能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对合金中铜、锡、铅三项主要组分的含量控制在不同的范围内 ,其误差不大于 5%。由此可推测 ,当时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检测方法来配合此类青铜的冶炼加工过程 ,尽管这些方法可能是很原始的 ,或者只是凭操作者的经验。在 2 0世纪的中叶 ,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痕量分析、超纯物质分析、微区分析等新课题。处于第二次变革时期的分析化学吸收了物理学和电子学的新成果 ,研究和发展了许多以物…  相似文献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 2 0 0 2年 1 1月 2 4~ 2 6日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分析化学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4 2名分析化学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院士 1 0人、杰出青年 1 7人、特邀代表 1 5人。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基金委化学部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首先作了“实施源头创新战略 ,树立化学学科新形象”的报告。认为分析化学是2 1世纪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发展的关键 ;强调要重新树立化学的新形象 ,核心还是提倡创新性和创造性。基金委要在培养创新文化、营造学术文明中发挥作用 ,倡导…  相似文献   

6.
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规律,说明了学科交叉型教学的必要性,并进行了高职精细化工专业学科交叉型教学的构建实践,探讨了学科交叉型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针对我校具体情况,在参照兄弟院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在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其他高校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钦汉 《大学化学》2003,18(1):12-17
分析化学经历了二次重大的变革。分析科学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新阶段 ,使分析化学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分析科学与传统分析化学有重大区别 ,是多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有必要在大学中设立独立的、理工结合的分析科学专业。分析仪器创新是分析化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分析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向生命科学转移 ,分析方法发展的重点应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22年是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分析化学作为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始建于1952年。回顾了吉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成就。一代代吉大分析化学人始终秉承“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谨以此文,敬献给为吉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校友和朋友们。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 2 0 0 2年 11月 2 4~ 2 6日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分析化学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4 2名分析化学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院士 10人、杰出青年 17人、特邀代表 15人。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基金委化学部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首先作了“实施源头创新战略 ,树立化学学科新形象”的报告。认为分析化学是2 1世纪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发展的关键 ;强调要重新树立化学的新形象 ,核心还是提倡创新性和创造性。基金委要在培养创新文化、营造学术文明中发挥作用 ,倡导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大学化学与农林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为教学改革任务,构建“基础+模块”的大学化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分别开展“项目式”教学、“科教融合”教学、“产学研”教学、“混合式”教学、“虚实结合”教学等五位一体的实验教学实践,并建立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评价新体系。本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深入开展化学基础学科与农林优势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析科学学报》2007,23(6):692-69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将于2008年3月28~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秉承2006年第一届会议的宗旨,以期形成自由研讨的学术氛围,让思想撞击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  相似文献   

13.
《色谱》2008,26(1):125-12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将于2008年3月28—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秉承2006年第一届会议的宗旨,以期形成自由研讨的学术氛围,让思想撞击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或者,集小智为大智,化零散为整体,由弱以图强,逐渐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之独特的战略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群体,建设我国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庄乾坤 《大学化学》2003,18(1):63-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 2 0 0 2年 11月 2 4~ 2 6日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分析化学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4 2名分析化学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院士 10人、杰出青年 17人、特邀代表 15人。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基金委化学部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首先作了“实施源头创新战略 ,树立化学学科新形象”的报告。认为分析化学是 2 1世纪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发展的关键 ;强调要重新树立化学的新形象 ,核心还是提倡创新性和创造性。基金委要在培养创新文化、营造学术文明中发挥作用 ,倡导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化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是在实践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学研究实践成果。多年来,化学学科带头人携学院全体教师,致力于“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倾心打造“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以真正实现夯实理论与实验教学基础,提升施教水平,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科研作风踏实”的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为化学学科创新人才的成长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给具有典型交叉学科特点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南开大学主动布局新能源专业,探索理科背景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形式等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期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培育出理工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能力强的新能源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化学》2021,36(9)
详细介绍了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应用化学(理科)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主动学习而采取的具体举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化学是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丰富而繁杂,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文作者对多年来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包括重视第一节课教学,让学生对本课程"一见钟情";训练分析化学学科的微观思维;巧用形象比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关注知识的层次和逻辑结构,突出重点知识;融合微观和宏观思维,快速掌握知识体系;展示分析化学学科之美;循环重复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立足课本且走出课本,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At present,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s accelerating, which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iscipline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ith typical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s building at Nankai University to ca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models for talent training, settings of new curriculum system, and forms of teaching practice are presented. The goal is to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applied science towards engineering and to foste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new energy field with broa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technology horizon and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多层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为建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