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王维的山水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典型代表。山水意识是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通过观照山水以获取美感的心理活动,山水诗是山水意识的产物,中国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自然景物为审美对象的诗歌作品。王维的山水诗体现了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苏轼论史多有新见 ,但透过纵横捭阖的议论 ,贯穿始终的是他的人格思考 ,他用以评断历史人物的参照标准是他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价值取向。苏轼在大量史论文中勾勒出理想的人格形态 ,这一人格以超俗的特质与现实的价值光辉显得完美无缺 ,也以行为表现的进退自如而显出精神上的主动乐观。苏轼史论文还反映了他提出如是人格理想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佛、道思想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有深刻的影响。所以 ,苏轼论史立意新警 ,根本上是源于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山水诗中,杨万里将自己的主观精神性内容灌注于自然万物,重新构建了以我为本位、代物言心的新型物我关系,开拓了山水诗独特的审美境界,为我国山水诗的发展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两宋是中华自然审美的精致化阶段.它全盘继承了魏晋以来形成的自然审美三大形态基本格局,然又均有自身特色.纵游山水方面,以山水悟道形成自然审美之理趣;园林建筑方面,建筑各要素细节上全盘精致化,讲究山水之趣与日常享受兼顾的私家园林最为发达;山水艺术方面,山水花鸟画大兴,既将自然审美价值推至极处,又最终将自然审美的客观之境改铸为主观的情趣之境.  相似文献   

5.
苏轼“平淡”美的意蕴及其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军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3):43-45,70
苏轼的所谓平淡并非平凡与枯窘,而是要强调无意于佳的创作心态,随物赋形,达到行云流水、外枯中膏的天籁之美,而这种艺术思想的形成,除了宋代审美文化背景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老庄和禅宗哲学对苏轼的浸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十一世纪下半叶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在绘画方面,他既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他的文人画论在我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影响十分深远。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文士画,士人画,是北宋中期兴起的一个新的画派,主要成员有文同、苏轼、米芾等人。文人画是与院体面、工匠面对立的。当时的院体面、工匠画流于追求形似,注重工笔描绘,风格繁富艳丽,宣扬“重人伦、成教化”的绘画功能。苏轼对此深为不满,于是大力提倡文人画,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绘画理论,成为文人画的号角。 一、功能论 苏轼倡导的绘画功能在于自适其意。 苏轼认为,绘画的目的只能是自适其意,而不是为了追求直接的功利目的。他在《书朱象先画后》一文中说: 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以其不求售也,故得之自然。 这就突破了儒家教化思想的束缚,摆脱了绘画的功利性。苏轼的看法虽仍显片面,但其中进步的成分还是主要的。因为创作不为求名,不为求利,而仅仅为了表现自我,为了自适其意,这就使作画者精神放松,对画能够全神贯注.这样画出来的画才不会失之做作,失之雕饰。只有为自适而作画,才会使  相似文献   

7.
北宋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成就卓然,而且具有比较全面的法治思想。他洞察到北宋在法治方面的弊病,通过对传统法治思想的分析,结合自身政治实践,提出了任人与任法并举、知人信使、严于吏治、法当循时而变、因法以便民、礼本法末、刑德相济等观点。苏轼的法律观点在今天仍不失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人画的审美标准、思想根源和现代解读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系统梳理王维山水诗作与禅学观念相共鸣现象的基础上,从创作手法入手,剖析了现量观与白描手法的关系;从写作技法入手,阐述了妙悟与平实的文字、六识互通融情寓景的关系;从写作态度入手分析了精思、独坐与超脱高雅、清幽寂静意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苏轼对自然理念的推崇有别于老庄“去智、去知”的自然观。苏轼的自然观从现实出发,直面人的“有为”,要求人在多变的时事下保持灵活的适应性,以及在躬身实践的积累中对现实物质层面的超越,从而把物质的实践作为一种人接近“道”的途径,因此苏轼的自然理念有着明显的形而下品质。苏轼对自然的追求是对“道”的接近,认为没有绝对静止的“道”,只有身处当下本身才能体悟出的“道”,而“道”又是不可言说的,因此“道”的表达又超脱于一切艺术创作之外。苏轼的自然之道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主体与自然界关系中对主体的消解,把主体放逐于自然的无限性中;二是以艺术创作作为自然之求的媒介,对艺(技)道的超越;三是以作品风格体现人的气质,使作品与人形成自然交融的完满体系,体现了苏轼在直面现实中其艺术创作追逐“道”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治学体现了通透的特点。通,通贯,苏轼追求理解的整体贯通;透,透彻,苏轼强调对于对象的透彻了解。在治学气魄上,苏轼善于整体把握;在读书研究上,苏轼注重逐面贯通;在治学精神上,苏轼善于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东坡先生墓志铭》是苏轼之弟苏辙的亲笔墓志,苏辙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苏轼的一生。元代脱脱的《宋史.苏轼传》在墓志铭、笔记史料的基础上加以润色而成,中间穿插有不同时期苏轼上表的疏、议,内容详实,前后连贯。林语堂本《苏东坡传》和王水照、崔铭本《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都是可查可考、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poetic works of John Milton and Su Shi, this thesis takes the only love sonnet of John Milton 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ed Saint (On His Deceased Wife) and Su Shi's first memorial poem Jiangchengzi (Riverside Town) as examples tri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religious influences between the two memorial poems.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形似和神似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其实对形似和神似不同观点的重新审视和回顾,就敞开了一条通向诗学真理的通道。大艺术家苏轼的神似之思,即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神似之思的爬梳乃至于归结,意味着顺着苏轼的神似之思,正在走向诗学真理的逐渐澄清之路  相似文献   

15.
晚清张道的《苏亭诗话》是宋元以来唯一的一部熔评论、补注、系年、辨伪、校勘与杂考于一炉的综合性苏轼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历代诗话闲谈与随笔式的写作惯例,多为杂考、补注,集中了北宋以来众多学者研究苏轼的大量成果,又时出新见,发前人所未发。但有的地方摘录材料多,而阐释不够;有的补注过于冗长,而语义不明。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词坛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词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二是自是一家,开创了豪放一派。这种词学观念无疑具有开放的革新的意识,把词从艳科小道的品质和地位提高到诗的地位上来,使豪放与婉约并存,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苏轼作为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尽管命运多舛,但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苏轼的词作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融合了儒、佛、道精神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正是他能坦然笑对人生,并从容跨越种种风雨,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孔子教导士人为“仁”献身的观念经历了千年的颠扑之后,作为绝对的真理烙在仕宦士人的深层意识之中,永不破灭,于是苏轼勇于用生命对此进行着诠释与演绎。而屈原对于生命以及生命意义的苦苦追问所展示出来的生之可贵的意蕴与深情。又使得苏轼深深忧愁、痛苦万分,不得不用老庄纵浪大化的精神来进行消解,用投身自然的举动来进行舒缓,同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会着生命深层的韵味,倡导着新的生活模式,创造着新的精神风貌,开启着新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19.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胡适是中国白话译诗的第一人。胡适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中的主题选择、音节突破和语言革新等几方面都有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极端坎坷、曲折的从政经历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使他得到后世文人的景仰,不论他做官还是遭谪贬,都深受百姓拥戴。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使得苏轼具有非凡的魅力。他两年的密州知州经历证明了他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