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N2-H2下,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氮化反应制备氧化铝负载的β-Mo2N0.78催化剂,并以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压力均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升高温度可同时改善DBT的直接脱硫和氢化脱硫,对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提高反应压力有利于加氢产物的生成;同时可以使联苯加氢转化为环己基苯。添加喹啉的加氢脱硫反应结果表明,含氮化合物的添加降低了催化剂加氢脱硫反应活性,抑制了氢化脱硫反应的发生。少量硫化合物的添加,使喹啉的转化率提高,还提高了脱氮率。  相似文献   

2.
以γ-Al2O3为载体,钼酸铵为氧化钼前驱体,采用在N2-H2气氛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氮化反应,制备β-Mo2N0.78/γ-Al2O3催化剂,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以及反应温度、氢还原预处理和钴、镍助剂的引入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0 ℃~400 ℃之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增加;预还原则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添加钴、镍均在一定负载量范围内可以改善β-Mo2N0.78/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镍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要小于钴。  相似文献   

3.
以N2与H2的混合气为反应气,和三氧化钼进行多段程序升温反应,制得一种β晶型的氮化钼。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的常压加氢脱硫反应表明,β-Mo2N0.78具有较强的加氢脱硫活性和强的抗硫化性能。同时考察了预还原、反应温度以及氮化末温、升温速率、反应气中N2-H2比及氮化时间等制备参数对β-Mo2N0.78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β-Mo2N0.78的加氢脱硫活性在320 ℃~400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增强,而还原预处理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氮化末温、氮化时间、反应气组成和升温速率等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氮化末温的升高,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加氢脱硫活性降低;在氮化末温恒温较长时间,可以引起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下降;存在最佳的反应气组成和各段升温速率。小晶粒的β-Mo2N0.78具有强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4.
5.
制备系列K改性的β-Mo2C催化剂并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K改性使β-Mo2C催化剂的CO加氢选择性发生显著变化。β-Mo2C催化剂CO加氢的产物主要为C1~C4烷烃,经K改性后β-Mo2C催化剂上产物主要为C1~C5低碳醇,其中高级醇(C2+OH)选择性可达到33.78%。通过对碱金属质量分数的考察发现,当K/Mo(原子比)为0.2时,总醇选择性达到最大值,低碳醇的时空收率达到0.12 g/(mL·h-1)。β-Mo2C催化剂上醇烃产物均符合线性Anderson-Schultz-Flory(A-S-F)分布曲线,而K改性β-Mo2C催化剂上醇产物为独特的甲醇负偏离A-S-F分布。可见,K助剂的加入有效促进了低碳醇的形成,尤其是促进了C1OH到C2OH的链增长步骤。  相似文献   

6.
噻吩在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程序升温和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型磷钨酸盐与载体γ-Al2O3机械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负载量分别为20%、25%、30%和35%的新型磷化钨催化剂,并对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负载磷化钨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明显高于非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还原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活性组分磷化钨的最低温度大于610℃,对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WP1活性较高,WP4活性较低,在340℃时分别为85.23%和67.93%,催化剂WP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加氢脱硫催化剂与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加氢脱硫反应机理、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的最新进展.对常用的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脱硫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结构、活性相与助剂、载体以及添加剂的性互作用与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Co(Ni)-Mo/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富荣 《催化学报》1993,14(6):431-436
介绍了硫化Co-Mo/Al2O3催化剂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结果。实验表明,硫化催化剂经热处理后,加氢脱硫活性明显增加,以塞吩转化率表示的催化活性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变化,在450℃时观察到催化活性的极大值。  相似文献   

9.
以MoO_3为前驱物,CH_4/H_2为碳源,采用程序升温直接还原碳化法制备不同碳化终温(640、660、680、700和720℃)的碳化钼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SEM、TEM、XPS和Raman表征研究碳化钼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性质,并研究不同碳化终温碳化钼对喹啉加氢脱氮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碳化终温的碳化钼催化剂均为β-Mo_2C,碳化终温可显著改变碳化钼表面物种含量、平均孔径和介孔分布。碳化终温为680℃时,催化剂碳化程度较高,表面氧物种含量最低,表面C/Mo物质的量比最高,对应的催化活性也最佳,在340℃、4 MPa条件下,喹啉的转化率和脱氮率均高达99%以上,芳香族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可达37.8%,显示出较低的芳环破坏性。表面组成尤其是表面氧对于β-Mo_2C上喹啉加氢脱氮反应途径的调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TiO2-Al2O3复合氧化物负载NiMo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从Al2O3载体的表面改性出发,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采用此改性载体制备了NiMo/TiO2-Al2O3催化剂;用中压固定床微反装置考察了载体改性对制备的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HDS)活性的影响.用透射电镜、NH3-TPD及吡啶红外光谱法对改性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钛溶胶改性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与原有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催化剂活性提高了20%.改性载体表面负载的钛溶胶以纳米尺寸的TiO2微粒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1.
WP/γ-Al2O3催化剂负载方式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γ-Al2O3为载体,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共浸渍法、分步浸渍法和程序升温、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型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负载量为20%的WP/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负载方式对催化剂结构有一定影响,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在低温时较明显。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先混合后还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其HDS活性比先还原后混合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高;采用共浸渍和分步浸渍方式,通过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其HDS活性分别比不经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高或接近;浸渍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其HDS活性远远高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Ni2P/SBA-15催化剂的结构及加氢脱硫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硝酸镍为镍源,磷酸氢二铵为磷源,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用共浸渍法制备了含磷化镍前驱体的样品,然后在氢气流中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2P质量分数为5%-40%的Ni2P/SBA-1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噻吩和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微型同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加氧脱硫(HDS)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i2P/SBA-15催化剂中SBA-15的介孔结构依然存在,活性组分Ni2P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随Ni2P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有明显减小.当反应温度为320℃时,Ni2P含量为15%-25%(w)的催化剂就具有很好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反应温度在360℃以上时,所有催化剂都具有优异的深度脱硫催化性能.Ni2P/SBA-15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HDS)主要以直接脱硫机理(DDS)进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加氢脱硫催化剂,用物理吸附、XRD、SEM、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合成MoS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疏松均匀,比表面积、孔容、孔径都较大,并且MoS2层状堆叠数目增加;所制催化剂在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中均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573 K、4.0 MPa条件下,噻吩加氢脱硫的转化率均大于97.0%,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Mo-S-C催化活性最高,噻吩转化率可达到99.9%。MoS2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Mo-S-C>Mo-S-S>Mo-S-P>Mo-S-N。  相似文献   

14.
钕对Ni/ZnO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O为载体负载Ni催化剂,以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为探针,考察了Nd的添加对Ni/ZnO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和氢气、氨程序升温脱附(H2-TPD,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Nd,z110的催化性能优于Ni/ZnO.其原因是Nd的添加使Ni/ZnO活性比表面积及吸附中心的数量增大,对H2的吸附量多,同时使催化剂的强酸中心酸强度增大、总酸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V.TiO...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瑞生  傅贤智 《分子催化》1991,5(3):263-267
  相似文献   

16.
 以N2-H2混合气为反应气,与三氧化钼进行多段程序升温反应制得了氮化钼.考察了反应气组成和氮化温度等条件对氮化钼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N2)/n(H2)=0.25~1,θ=650~750℃的条件下,生成的氮化钼结构组成为β-Mo2N0.78.其生成机理与γ-Mo2N有类似之处.β-Mo2N0.78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结果表明,β-Mo2N0.78催化剂对该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360℃下,其活性比硫化钼催化剂高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Ni+W)原子比及\r\n预硫化条件对NiW/γ-Al2O3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r\n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r\n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r\n都能影响NiW/γ-Al2O3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对于在较低温度(30\r\n0℃)下硫化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较低(260~290℃)时,最佳Ni/\r\n(Ni+W)原子比为0.50,而当反应温度较高(330~360℃)时,最佳\r\nNi/(Ni+W)原子比为0.23.当催化剂在300~450℃下硫化时,其噻\r\n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硫化度较高的催化剂具有\r\n较高的HDS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镍为镍源, 磷酸氢二铵为磷源, 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 用共浸渍法制备了含磷化镍前驱体的样品, 然后在氢气流中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 制备了Ni2P质量分数为5%-40%的Ni2P/SBA-15催化剂. 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噻吩和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 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Ni2P/SBA-15催化剂中SBA-15 的介孔结构依然存在, 活性组分Ni2P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但随Ni2P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有明显减小. 当反应温度为320 ℃时, Ni2P含量为15%-25%(w)的催化剂就具有很好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 反应温度在360 ℃以上时, 所有催化剂都具有优异的深度脱硫催化性能. Ni2P/SBA-15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HDS)主要以直接脱硫机理(DDS)进行.  相似文献   

19.
纳米MoS_2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羰基钼和升华硫反应制备了晶片层数为3~5,比表面积为71m2/g的纳米MoS2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十二硫醇或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在3.0MPa初始氢气压力下,该催化剂在200C和280C就可使十二硫醇和二苯并噻吩转化接近10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反应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动态氧吸附等实验手段,考察了灼烧温度、预还原温度、硫化温度、氧化处理等活化条件对Co-Mo-Ti/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实验表明,灼烧温度主要影响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态,硫化温度既影响活性中心的数目也影响其性质,预还原温度和氧化处理主要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