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两次不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与锌粉反应,测量出反应后温度上升的数值,根据两者的差值对结果进行校正,计算出反应热。实验装置采用在磁力搅拌器上以塑料杯作为反应器,测定只需3~5h,测定的误差小于1%。实验装置简单、容易掌握、测定时间短、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2.
胡传生 《化学教育》2004,25(5):55-56
现行高一教材“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中实验步骤一为制取氧化铜。其第二步操作为:“向盛有CuSO。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对于学生来说,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有一定难度。因为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沉淀不断增多。当出现沉淀较多时,就不容易观察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是否有沉淀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张婷 《化学教育》2015,36(21):70-72
通过实验探究了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并不单一的复杂反应,反应生成的棕褐色不溶物不只是单质铜,还含有氧化亚铜,生成的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相似文献   

4.
周开雄 《化学教育》2005,26(4):53-53,55
在学习了“盐类水解”之后,许多学生认为镁能够与氯化铵溶液剧烈反应的原因是:氯化铵水解呈酸性,镁与水解产生的H+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H2O+H+,Mg+2H+Mg2++H2↑;这种观点也为许多教师所认同,在有些教学参考资料上也有类似的解释[1],但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符合反应事实,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5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3.0mL1.0mol/LNH4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20g镁粉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形成。实验2:在盛有3.0mL1.0mol/LCH3COONH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20g镁粉,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相似文献   

5.
施先义 《大学化学》2010,25(4):75-77
在过量氨水存在下,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如果向[Cu(NH3)4]SO4溶于水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则有沉淀生成。  相似文献   

6.
正钠遇到浓的硫酸铜溶液时会迅速发生着火(并伴有爆炸),着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着火是由于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引起的;(2)着火是由于浓的硫酸铜溶液黏度比较大引起的;(3)着火是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引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进行了实验探究。1钠的着火是否是由酸性引起的硫酸铜溶液水解呈酸性,经测试常温下饱和硫酸铜溶液的pH约为3。为了研究钠的着火是否是由酸性引起的,我们选取了不产生沉淀且酸性更强的溶液进行实验。【实验1】向2个烧杯(规格125mL)中,分  相似文献   

7.
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第71页实验[4—2]的方法做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不易在试管口点燃反应产生的H2,主要原因是所用浓NaOH溶液是常温下的,温度低,反应速率小。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在大试管中加2~3g Na  相似文献   

8.
杨玉麟  姚国霖 《化学教育》2001,22(11):39-39
在全国统编教材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一册 (p180 )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第二册 (Ⅰ ) (p2 6)中均提到碳与浓硝酸能反应 ,以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由于该实验课本没作要求也很难做成功 ,所以教师只能在学习金属与浓硝酸反应性质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方法让学生认识浓硝酸的这一特性。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实验很难做成功的原因经分析 ,我们认为主要有 3点 :一是反应温度达不到要求。由于浓硝酸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当红热的炭块投入到浓硝酸中时只能发生局部的短暂的反应 ,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故炭块不…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人教版)学生实验九“苯酚的性质”:4、在试管里滴2滴苯酚稀溶液再加4mL水,振荡,然后逐滴滴加饱和溴水,直到有白色浑浊现象出现为止。5、在试管里滴人几滴苯酚稀溶液,再加约3mL水,振荡,然后逐滴滴入FeCl3溶液观察现象。这两个反应都属于灵敏反应,如果溶液浓度合适,实验现象就很明显。但是,在我们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尽管笔者于1992年曾在本刊第2期上以“究竟应生成什么?”的题目对在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中,将葡萄酸与乙酸的酸性强弱从电子效应、电离常数、同浓度的2种酸中H^ 的浓度的定量计算中都得出:葡萄糖酸的酸性较乙酸强,从而将1993年以前的各种高中教材中的这个反应的生成物由  相似文献   

11.
郑志信 《化学教育》2010,31(7):76-77
用激光笔发出的红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用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于是得出结论:可用有无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但大家可能都忽视了物理学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蓝色是可以吸收红色光的”,所以CuSO4溶液肯定是没有丁达尔效应的。就“CuSO4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这一问题,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硫酸铜含量对硫酸铜与丁腈橡胶之间配位交联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丁腈橡胶(NBR)的可配位侧基——腈基(—CN)与金属盐硫酸铜(CuSO4)的铜离子(Cu2+)之间的配位反应制备了一种配位交联CuSO4/NBR.影响该配位交联反应的因素众多,如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增塑剂等等,考察了CuSO4含量对其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CuSO4与NBR之间的配位交联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对所得配位交联的CuSO4/NBR进行了交联密度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发现,随CuSO4含量的不断增加,CuSO4与NBR的配位交联程度逐渐增强,且所得配位交联CuSO4/NBR显示出从典型橡胶到韧性塑料再到脆性塑料的力学转变特性.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X)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CuSO4在聚合物基体中不仅充当交联剂的角色,而且还起着增强填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中学化学实验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湖师专是一个历史悠久办学质量很高的学校,每年报考我校的学生都必须是第一志愿,并比其他同类学校分数线高出5至10分。但是历年来我校化学教育专业的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第一学期的无机化学实验中,表现出动手能力很差,实验报告不知怎么写,有一种高分低能的倾向。为了弄清安徽省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特地在99级理科部分新生中做了一个调查,一方面了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情况,为领导者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范院校实验教学及其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邵伟  乔金锁 《化学教育》2010,31(2):76-77
1问题的提出对于是否可以用CuSO4溶液与氨水反应制取Cu(OH)2,长期以来,有2种观点:傅鹰著《大学普通化学》(下)第562页和文献[1]及高中的许多资料中都认为该法是可行的;而尹敬执等合编《基础普通化学》(下)第565页及文献E8中认为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并不能得到Cu(OH)2沉淀。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合成实验反应进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合成实验反应进程的监控和反应终点的判断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实验为例提出了对现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合成实验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秦应池 《化学教育》2005,26(3):52-53
1研究起因理论上,Fe^3 与HCO3-的水解因相互促进而彻底进行:3HC03- Fe^3 =Fe(OH)3↓ 3C02↑。Fe(OH)3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才可以溶解:pH<4.1时开始溶解,反应为Fe(0H)3 3H =Fe^3 3H20;pH>14时开始溶解,反应为:Fe(OH)3 60H-=Fe(OH)6^3 或Fe(OH)3 OH-=Fe(OH)4^4-。  相似文献   

17.
李旭娃 《化学教育》2019,40(3):86-91
在不同混合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物质的量比例,归纳总结了CuSO4与NaOH的反应规律:生成物中离子的增减规律;相应离子的对应规律;生成物颜色的递变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预见和制取了黄绿色的碱式硫酸铜;分析和总结了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将CuSO4与NaOH的反应规律推广到Cu2+与OH-的反应。在有关化工生产研究中,可作为方法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旨在搞清CuSO4能否加快氢气生成速率,基于反应液质量递减法测定单位时间内氢气生成量,并用于反应速率表述。结果表明,CuSO4能否加快氢气生成速率取决于单质锌的形态。锌粒与CuSO4联用有利于氢气制备。  相似文献   

19.
朱立峰 《化学教育》2002,23(7):66-67,82
化学实验技能属于动手技能,动手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练习才能形成,这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本文作者结合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对中学化学实验中5项持能(①使用仪器和药品的技能,②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③绘制仪器装置图的技能,④实验设计的技能,⑤实验记录和总结的技能)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宋怡  周志华 《化学教育》2006,27(1):59-59
1实验原理1.1有关化学反应含淀粉的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时,KIO3被还原生成I2,HSO3-又很快还原I2成I-,故还不显蓝色,当HSO3-刚消耗完时,生成的微量I2遇淀粉变蓝色。5HSO3- 2IO3-5SO42- I2 3H H2O1.2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的计算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通过控制IO3-的浓度,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