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兵 《大学化学》1991,6(5):40-42
电解、电镀、电池和电腐蚀是大学无机化学或普通化学实验的必备实验内容。许多学校的电解实验多取材于电解水、电解食盐水或电解氯化铜溶液等,我校是用串联两对Zn—Cu原电池为电源,电解KI溶液为普化实验内容。作者将常规型实验作了微型化改革,实验在2ml的微型试管中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现象明显,节约试剂,操作简便,富有思考  相似文献   

2.
杨帆  张凤桂  袁廷新 《化学教育》2009,30(10):60-61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是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中专题5的一个拓展实验,该实验选自于刘怀乐老师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趣味实验》^[1],实验中用铜丝作阳极,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但笔者用教材所给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不利于有些现象的观察。在对电解产生的沉淀物进行实验探究时,出现的现象与刘老师的叙述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张然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15):39-43
电镀实验是电解原理应用的重要案例,通过实验不仅要获得定性的感性认知,还应该获得定量的理性数据。针对电镀铜实验,通过改变铜离子浓度、pH、电解时间、电解电压和电解温度等因素,探究其对镀层厚度、均匀性和致密性等性质的影响,在电解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机制,从而确定了电镀铜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以此为学生开展电镀实验提供参考案例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援 《化学教育》2010,31(7):56-57
尽管实验探究被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但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教学组织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些老师还是会选择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比如在“电解”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电解的规律,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效率”很高,但学生从演示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并不完整,一些实验现象根本就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陈毅贞 《化学教育》2008,29(9):62-62
1 氯化铜溶液电解实验改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第二册讲电解原理时,所做的实验是用2根石墨棒作电极电解U型管中的CuCl2溶液.  相似文献   

6.
黄程  邵志新 《化学教育》2015,36(9):56-57
利用输液皮条等废弃物品对电解实验装置进行综合改进,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究电解原理的新装置,为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化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对以碳棒作电极,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过程产生的主要现象,提出了课堂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果冻和琼脂作为凝胶载体设计成微型电解实验,探究电解过程中两极发生现象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对氢氧燃料电池的实验装置进行简易化改进,确定电池性能指标、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方案,探讨正负极碳棒淬火的次数、电解时长、硫酸钠电解液浓度等4个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获得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凯  龙琪  张丽娜 《化学教育》2008,29(8):65-67
该系列实验以一滴紫甘蓝汁液作为电解对象,紫甘蓝汁液还兼作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结合文献和现象对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作出了讨论,充分体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以及探究实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学化学》2021,36(6)
恒电流电解法是高校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发现,电解残留液中被忽略的微量铜导致了样品铜含量的测定结果偏低。针对此问题,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联合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解残留液中铜含量,将测定结果计入铜总量,对电解重量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改进后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朱慧仪  丁伟 《化学教育》2016,37(19):59-61
以铜丝为电极、以聚丙烯酸钠(一种高吸水性聚合物)和氨的水溶液为电解质进行铜电解实验,电解过程中可明显观察到阳极的铜溶解、铜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单质铜在阴极析出等实验现象。该实验具有彰显原理、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胡爱彬 《化学教育》2018,39(11):64-66
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自制V型管实验等,结合电解的现象和两极溶液pH的变化曲线,引导学生从定量角度认识电极反应的微观离子变化情况,深度学习电解池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赵琦  林肃浩 《化学教育》2019,40(9):81-83
用挖孔的橡胶塞作容器,固定阴、阳离子交换膜,制成具有3个电极的电解槽;可以任选其中的1张或2张离子交换膜进行电解操作。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弥补了中学教材中缺少膜电解实验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丁志强 《化学教育》2001,22(12):38-38
燃料电池微型实验可作为讲授“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电能→化学能→电能”时的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一些书中介绍了以下 2种实验装置[1,2 ] ,见图 1、图 2 :图 1图 2实验时 ,首先把电极接上 3V~ 6V的直流电源电解 2min左右 ,然后断开电源 ,把发光二极管接到电极上。此时刚被电解出来的H2 和O2 便分别在电极上反应而释放出电能 ,发光二极管便发光 (用H2 SO4 或KOH溶液时需 2个电池串联 ,而使用NaNO3或Na2 SO4 等溶液时只要一个燃料电池即可 )。显然这些装置较复杂 ,制作麻烦 ,装液困难 ,药品用量大 ,而且只有视觉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解法处理有色有机废水这样一个新的物理化学设计实验,详细阐述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搭建和实验操作方法,主要探讨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辅助电解质浓度等技术参数对槽压和有机物转化率的影响,并介绍了该实验的开设模式和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中学学习电化学部分(电解原理)必做的实验之一.但该实验由于有有毒气体氯气生成,同时生成的2种重要产物都是气体,收集操作也不方便,笔者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既可以方便地收集气体,又能防止毒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水电解器在使用时存在一些缺陷,常出现实验失败或现象不明显等情况。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材料自制水电解器,可获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2,23(3):38-39
大家对于用石墨电极(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不乏了解,但是对于用不同的电极(如Fe、Cu)电解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就了解得相对较少,应当说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实验领域和极有探究性价值的教学素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pH、浓度、电极材料等条件下电解重铬酸钾溶液,并从理论上解释现象各异的原因,得到“重铬酸根离子可以在阴极放电”“用石墨电极也可以电解处理含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