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子伟  赵晓鹏 《化学学报》2004,62(4):418-423
用改进的Renard方法控制合成了6种不同交联度的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以3-羟基-2-萘甲酸为荧光探针,考察了聚合物交联度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及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生成常数和相对荧光强度均随交联度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发现其相对荧光强度的增量与对应的交联度存在线性关系.用β-环糊精聚合物及其与3-羟基-2-萘甲酸构筑的超分子配合物分别与二甲基硅油配制了电流变液,流变学性能测试发现这些聚合物电流变液均有很好的电流变活性,其中,单纯聚合物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随交联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则表现出更高的电流变活性,但当交联度太大时,其屈服应力甚至低于对应的聚合物,并随交联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介电性能测试发现,交联度对电流变液介电常数和体积电导率的影响均出现了与电流变液效应相类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化学设计的观点出发, 研究了环糊精聚合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性能. 采用“固相自组装技术”合成了6种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与取代水杨酸及3-羟基-2-萘甲酸的超分子配合物, 并利用NMR, FT-IR, UV-vis和荧光分析等技术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分别采用所合成的超分子配合物与二甲基硅油配制了电流变液. 在4 kV/mm的直流电场作用下, 超分子配合物较β-CDP电流变活性提高了34%~72%, 且以β-CDP/3-羟基-2-萘甲酸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为最高, 可达9.8 kPa; 同时发现, 变更不同客体分子也可对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材料的流变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当水杨酸苯环上含有其他取代基时, 取代基的位置及其数量对相应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的力学响应性具有微调节作用, 并由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色酚AS中2-羟基-3萘甲酸的萃取-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健  吴秋华 《分析化学》2001,29(5):616-616
1 引  言在冰染染料偶合组分中 ,2 羟基 3萘甲酰基芳胺类产量最大 ,用途最广。此类色酚中 2 羟基 3萘甲酸 (简称 2 ,3 酸 )的测定目前国外和国家标准均采用纸层析分离后紫外光照下 (或与重氮盐偶合显色 )目测斑点大小的方法 ,未见有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报道。本文研究了色酚中 2 ,3 酸的萃取分离方法和条件、Fe3 + 与 2 ,3 酸的络合条件及络合物的组成比、铁盐中阴离子对发色的影响等 ,建立了色酚AS中 2 ,3 酸的萃取分离分光光度测定法。本法与标准方法相比较 ,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有大幅度提高。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标题化合物[Co(L)(H2O)]n是由Co(OAc)2.4H2O、3-羧基甲氧基-2-萘甲酸(H2L)、NaOH经水热反应得到。采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该配合物。晶体结构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Flack参数值为0.026(13)。晶胞参数:a=0.505 87(7)nm,b=0.942 88(12)nm,c=1.234 03(16)nm,β=95.015(9)°,V=0.586 35(13)nm3,Z=2,Mr=321.14,Dc=1.819 g.cm-3,μ=1.487mm-1,F(000)=326,Rint=0.023 8,R1=0.022 8,wR2=0.053 2。配合物的中心钴离子是六配位稍变形的八面体结构,3-羧基甲氧基-2-萘甲酸将配合物桥联成二维层状结构。对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建立了测定烟草中两种多羟基吡嗪异构体的方法.烟草中的2-(1′,2′,3′,4′-四羟基丁基)-5-(2″,3″,4″-三羟基丁基)-吡嗪(2,5-DOF)和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2,6-DOF)用甲醇索氏萃取2h后,提取液用Waters 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选择Waters carbohydrate analysis(3.9 mm×300 mm)色谱柱(NH2柱),V(乙腈)∶V(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烟草中的2,5-DOF及2,6-DOF达到基线分离.两种异构体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6,线性范围为0.5~100 μg/mL;标准回收率分别为98%和10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检出限为0.2 μg/mL.用该方法测定了不同卷烟中的2,6-DOF和2,5-DOF两种异构体.  相似文献   

6.
运用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建立了快速同时测定溶解态菲(Phenanthrene,Phe)及其中间代谢产物1-羟基-2-萘甲酸(1-Hydroxy-2-naphthoic acid,1H2NA)的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同时测定Phe与1H2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103μg/L和4.0~1.2×103μg/L,检出限分别为0.08μg/L和0.07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5%~105.3%和99.2%~106.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溶解态Phe微生物降解过程中Phe和1H2NA的测定,具备原位研究Phe降解过程中间代谢产物1H2NA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 (R) pantolactone为原料 ,经还原、羟基保护、环合、开环、脱保护、氧化等 8步反应 ,合成了 (3S) 2 ,2 二甲基 3 苄氧基癸酸 ,总收率为 40 0 % .  相似文献   

8.
L-(-)-α-苯乙胺与消旋的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相互作用形成铵盐,其晶体结构表明,L-(-)-α-苯乙胺与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作用形成的铵离子通过氢键N2A-HN2B…O5A和N1A-HN1A…O3A与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结合在一起.同时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之间也存在分子间氢键O1A-H1AA…O6A和O1B-H1AB…O6B.这些氢键将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的两个对映异构体连在同一个晶胞中,呈现两条分子链状堆积.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 2 ,3,4 三羟基苯乙酮缩 2 羧基苯胺 (TAFA)。详细研究了试剂与铜的荧光反应新体系的最佳适宜条件。在 pH 9.0的乙醇 /水 (3.5∶6 .5 ,V/V)溶液中 ,该试剂与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组成比为 1∶1(金属∶试剂 ) ,λex/em=4 2 2 .4 / 5 6 1.6nm。所建立的铜的荧光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5~ 12 0 .0μg/L ;检出限为 0 .2 6 μg/L。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矿泉水和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王文丽  何清  丁茹  贺云  张尊听 《有机化学》2014,(9):1875-1880
以邻羟基苯乙酮为原料,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分子间缩合合成(E)-3-二甲氨基-1-(2'-羟基苯基)-1-丙烯酮中间体(2);中间体2与1,3-二苯基丙酮在以DMF为溶剂,K2CO3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4'-苯基-2,3'-羟基-1,1':2',1'-三联苯类化合物(3);化合物3以乙腈-1%HCl(V∶V=1∶1)为溶剂,汞灯500 W照射分子内脱水关环合成2-苯基-1-羟基联三苯叉类化合物(4).三步缩合法合成2-苯基-1-羟基联三苯叉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氧化剂与催化剂、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化合物3和4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盐酸拉贝洛尔中2-羟基-5-[1-羟基-2-[(1-甲基-3-苯丙基)氨基]乙基]苯甲酸、2-羟基-5-[1-羟基-2-[(1-甲基-3-苯丙基)氨基]乙基]苯甲酸甲酯和2-羟基-5-(2-(4-苯基丁-2-氨基)乙酰)苯甲酰胺的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以0.1%(质量分数)的乙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0.1%的乙酸溶液(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B,流量为1.5 mL/min,梯度洗脱,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10μL,离子源为大气压化学电离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三种杂质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160~203.20、1.0320~206.40、1.0370~207.40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种化合物的检出限均为0.03ng/mL,定量限均为0.10 ng/mL。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92.4%、91.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4%、1.46%、1.11%(n=9)。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盐酸拉贝洛尔中3...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新试剂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MBTAE)与铂的显色反应。在1-羟基-2-萘甲酸(R)存在下,于pH 5.5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形成配位比为PtMBTAER=111的三元配合物,λmax=59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84×104L·mol-1·cm-1。通过配合物的紫外和红外光谱性质,研完了三元配合物的结构,方法应用于催化剂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8-(2-羟基-3,5-二硝基苯偶氮)-1,2,4-氨基羟基萘磺酸的合成及其光度法测定钒的条件。在0.4~1.2mol/L盐酸介质中,显色剂与钒(V)形成黄色络合物,其络合比为V(V):R=1:3。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4L·mol~(-1)·cm~(1-)。可在掩蔽剂作用下,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矿样中的钒。  相似文献   

14.
以3-羟基-1-金刚烷甲醇和乙炔为原料,庚烷为溶剂,叔丁醇钾为催化剂,氧化锌为助催化剂,于140℃/1.0 MPa反应3.0 h合成了3-羟基-1-金刚烷甲基乙烯基醚,收率85%,纯度≥99.5%,其结构经IR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以6-羟基-2-萘甲酸(HNA)为试剂,使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的氯甲基与HNA的酚羟基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将萘甲酸(NA)配基键合在聚苯乙烯侧链,制得了功能化改性的NAPS,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使之与Eu(Ⅲ)配位,制得了高分子-稀土配合物NAPS-Eu(Ⅲ),初步探索了该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特性。本文重点研究了聚苯乙烯的功能化改性反应,考察了主要因素对CMPS与HNA之间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MPS与HNA之间取代反应的速率与亲核试剂HNA的浓度无关,该取代反应的机理是典型的SN1反应;使用极性较强的溶剂二甲亚砜以及采用较高的温度(70℃),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NAPS-Eu(Ⅲ)不仅发射出Eu3+的特征荧光,而且大分子配基NAPS对Eu3+的荧光发射显示出很强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为氯甲基化试剂,使聚砜(PSF)氯甲基化(CM),形成氯甲基化聚砜(CMPSF),然后用6-羟基-2-萘甲酸(HNA)使CMPSF的氯甲基与HNA的酚羟基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将萘甲酸(NA)配基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了功能化改性的聚砜NAPSF。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主要因素对CMPSF与HNA之间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CMPSF与HNA之间取代反应的速率与亲核试剂HNA的浓度无关,遵循SN1的反应机理;使用极性较强的溶剂二甲亚砜,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在适宜条件下,CMPSF的氯甲基转化率可达96%,NA的键合量为1.68 mmol/g。将NAPSF与Eu(Ⅲ)离子配位,制得了聚合物-稀土配合物NAPSF-Eu(Ⅲ),它不仅发射出Eu3+离子的特征荧光,而且对Eu3+离子的荧光发射显示出很强的敏化作用。萘甲酸功能化的大分子配基NAPSF对Eu3+离子的敏化作用,远强于苯甲酸(BA)功能化的大分子配基BAPSF对Eu3+离子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R)-pantolactone为原料,经还原、羟基保护、环合、开环、脱保护、氧化等8步反应,合成了(3S)-2,2-二甲基-3-苄氧基癸酸,总收率为40.0%.  相似文献   

18.
魏柏松  徐徐  杨益琴  曹晓琴  王石发 《有机化学》2012,32(12):2287-2293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α-蒎烯经选择性氧化得到(+)-2-羟基-3-蒎酮;在碱催化作用下,(+)-2-羟基-3-蒎酮与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和糠醛等芳香醛缩合,得到系列光学活性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a~g.采用1H NMR,13C NMR,GC-MS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所得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的紫外吸收特性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b,e对UVB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而化合物c,d,f,g兼具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的吸收性能.化合物a~g的光稳定性顺序为d>c>e>f>b>a>g.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以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具有焦糖香味的香料化合物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的方法:首先乙基溴化镁与草酸二乙酯通过格氏反应,以约50%产率生成2-氧代丁酸乙酯,然后其在碳酸钾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以约94%产率得到3-羟基-4-甲基-5-乙基-5-乙氧羰基-2(5H)-呋喃酮,再通过水解、脱羧反应,得到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路线总收率约36%.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钼杂多酸催化剂H3PW6Mo6O40/SiO2,该催化剂制备的适宜条件是:m(H3PW6Mo6O40)∶m(SiO2)=40%,煅烧温度150℃,活化时间3 h。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钼酸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由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进行Pechmann反应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考察了反应物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5(其中间苯二酚为0.1mol),反应时间为16 h,H3PW6Mo6O40/SiO2的用量为1.3 g,在油浴加热120℃左右的优化条件下,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收率可达8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