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543年,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著作问世了,这就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建立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体系,哥白尼认为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日心地动说”与当时人们认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与当时作为欧洲天主教神学宇宙观基础的托勒密学说针锋相对,因此,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宣扬哥白尼学说的人受到了严酷迫害和镇压。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的发展趋势,交叉学科的产生 1543年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走出来宣告独立,科学经历了相对独立的分散状态和19世纪的大综合过程。本世纪以来,已经形成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相互交叉的网络状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孔庆 《物理通报》2004,(11):40-41
了解物理学发展的人不会不知道16、17世纪的那场科学革命,因为对近代物理学而言,那是标志性的开端.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科学革命之前的中世纪时期,物理学的发展也全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般黑暗.事实上,在这一历史时期获得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为哥白尼(Copernicus)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人们甚至可以在中世纪经院科学中找寻到伽利略研究中某些重要理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天文望远镜发明400周年.望远镜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仅凭肉眼观察天象的历史,使人类的视线得以深入宇宙的深处和遥远的过去.由于光信号的传播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天体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越远的天体图像越古老,因此望远镜不仅在看远方,而且在看历史.天文望远镜的出现,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宇宙和时空的认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相对论和现代化时空理论、现代宇宙学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望远镜的贡献.本刊特以《相对论、宇宙与时空》为题,发表连载文章,以纪念发明天文望远镜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更多的内容请参见本文作者的专著《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人们只有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科技书刊和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这种力量。因为科技书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升华,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其本身的水平也成为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科技论著,是18-19世纪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致形成“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标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关于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则是人类科学史上具有头等光辉的论著,这是生产大发…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诞辰一百周年(1885-1985).全世界人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纪念这位对物理学和人类近代文明做出过划时代贡献的学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物理学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十年1),人们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近代物理学所赖以建立的最重要的基础——量子力学理论建立起来了.“玻尔研究所建立的历史与这一伟大的科学进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玻尔研究所的早年岁月,(1921-1930》一书的中译本出版了.玻尔的儿子,当代最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人们只有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科技书刊和教育,8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这种力量。因为科技书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升华,司仅可以极大地拓展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其本身的水平也成为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案要标志。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达尔文的《物种走源》等科技论著,是18一19世纪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致形成“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标志。爱日斯坦的《相对论》(《关于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则是人类科学史上具有头等光辉的论著,…  相似文献   

8.
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是当代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代物理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 以海森堡等人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虽然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哲学上却有明显的实证论倾向.他们歪曲了量子力学的科学成果,提出了主客观原则上不可分、微观现象不存在因果性等实证论观点.海森堡十分关心物理学的哲学问题,在这方面发表过许多文章、讲话和著作.为了向一般读者宣扬“哥本哈根精神”,海森堡的《物理学和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一书于1958—1959年间分别用英、德文在…  相似文献   

9.
捕捉引力波     
 一、足够精确的牛顿引力理论在宏观物理世界中,引力是一种主要的作用。太阳东升西坠,地球四季交替,海水潮涨潮落,众多自然现象都受到引力的支配。1687年,牛顿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圆满地解释哥白尼的学说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引力理论的精彩之处还有准确地预言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指导天文学家成功地发现了这两颗太阳行星。按牛顿的引力理论,两物体间的引力作用是瞬间完成的。但爱因斯坦认为,光速是任何作用的极限速度,因此引力作用不可能在瞬间实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著名的历史文献《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在以后  相似文献   

10.
本译自A.P.FRENCH主编的《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物理学》(Physics In A Technological World)一书中的《1987年物理学现状》(The State ot Physics—1987),作D.Allan Bromley对1987年以前物理学状况的巡礼,就物理学的柱石、自然界的作用力、基本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原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混沌物理、地球物理、天体物理及引力波等方面作了极其广泛和深刻的综述。限于篇幅,此处仅选择其中的原子物理部份。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原子物理学的进展息息相关,本给出了一个维妙的景象。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按它的本质来说,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量的科学.由此决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验和数学相结合.这是350多年前,伟大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1642)所创造的,已形成物理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也是一个最明显的事实.郭奕玲、沈慧君编茗的《著名经典物理实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和郭奕玲、林木欣、沈慧君编著的《近代物理发展中的著名实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对帮助人们了解这个明显的事实,并进而认识到它在物理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都提供了直接而可靠的资料. 这两本书介绍的近代物…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物理系郭奕玲同志编辑的第一集《物理学史》幻灯片公开发行以来,受到了兄弟院校师生的欢迎.为满足物理教学和物理学史教学的需要,郭奕玲同志将他收集的另一部分图片资料编辑成《物理学史》幻灯片第二集,图片大多采自原始文献或外文原版书刊,有一定历史价值.这一集共300片.具体内容有: 1.力学发展史.内有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手迹,从他们的著作中翻拍的图片,著名力学实验等历史资料以及有关物理学家的像片和活动图片,并附有各种永动机的历史图片. 2.热学发展史.内有温度和大气压强测量的早期历史资料,拉瓦锡、戴维、伦…  相似文献   

13.
原子和分子     
一、原子-分子学说的历史发展概述原子-分子学说是近代物理学,尤其是近代化学的基础。从古代起,为了解释自然界的现象,希腊的唯物论学者们就推想到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不停的运动着的微粒组成的,然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近代物理学史上,最早的物理学论文是什么内容,作者是谁,早在什么时候?本文对此作一简略介绍,以飨读者. 一、1881年徐寿的声学短文 最早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有关物理学内容的文章,大概要算1881年徐寿(1818—1884)在英国《自然》(Nature)周刊上发表的声学短文. 管口校正问题是中国历史上音乐家和数学家争论的一大难题.两支成倍半关系的律管能否八度和谐,历代有关著述汗牛充栋.明代王子朱载■提出,两支成八度和谐的律管,其长度不能成倍半关系,而必需将半长管缩短长度或减少内径.徐寿对此作了实验验证,并且发现成八度和谐的同径律管,其长…  相似文献   

15.
谈谈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中姐妹学科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凯华 《物理》1997,26(12):755-756
谈谈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中姐妹学科的关系上次在《世纪之交》栏目中谈了一回物理,言犹未尽.得到编者的许可,再谈一回.上回谈的是物理学与高技术的关系,这回谈谈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中姐妹学科的关系.物理学和天文学由来已久的血缘关系有目共睹,物理学的创立就是与哥白尼...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谈天说地”的学科,古希腊时,就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阿利斯塔克等研究过天体运行,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对天文学的进展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当代以来,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到伽莫夫、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85-85
开普勒1587年进蒂宾根大学,听麦斯特林教授讲天文学,成为哥白尼的忠实信徒。1596年出版《宇宙的神秘》一书,受到当时大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他最大的成就是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1609年,他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宣称火星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居于椭圆两个焦点之一。这对认为行星是沿圆轨道做匀速运动的传统观念是_严重的挑战,也是对哥白尼C22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83
康德一生都是在边远偏僻的家乡度过的。在他一生的80年中,从未离开过乡土。他生活极有规律,以致邻人几乎可以用他来校准钟表。尽人皆知,康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青年时期,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755年,获得医学学位。同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他对宇宙形成的观点:首先,他先于拉普拉斯论述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19.
当代最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霍金在其科普名著《时间史之谜》中有一段饶有兴趣地叙述:“地球在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产生引力波。能量丧失的效应将改变地球的轨道,以致它离太阳越来越近,最终与太阳相撞,并保持在一种静止状态上。就地球与太阳来说,  相似文献   

20.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登赵凯华教授撰写的《定性与半定量的物理学》.该文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广泛联系,不仅把物理学的各部分贯穿起来,而且还涉猎到物理学的许多前沿领域,以及生物、地球、天体、宇宙乃至生态环境等各个边缘学科. 全文共约十四、五万字,预计要连载二十多期,我们希望该文的发表能对物理教学的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方面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