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卟啉-锰(HP-Mn)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在超声波作用下HP-Mn对BSA的损伤作用,并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Mn浓度,酸度,离子种类和强度等因素对BS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P-Mn对BSA荧光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两者主要通过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同时也存在着配位作用,作用距离(r)为3.49 nm。另外,在超声波作用下,HP-Mn能够明显损伤BSA。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长,酸度的升高和HP-Mn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离子种类和强度的影响较为复杂。这一结果为声动力学(SDT)疗法治疗肿瘤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卟啉-锰(HP-Mn)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在超声波作用下HP-Mn对BSA的损伤作用,并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Mn浓度、酸度、离子种类和强度等因素对BS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P-Mn对BSA荧光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两者主要通过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同时也存在着配位作用,作用距离(r)为3.49 nm.另外,在超声波作用下,HP-Mn能够明显损伤BSA.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长、酸度的升高和HP-Mn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离子种类和强度的影响较为复杂.这一结果为声动力学疗法治疗肿瘤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卟啉镓(HP-Ga)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Ga浓度和酸度等因素对BS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BSA的损伤程度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和HP-Ga浓度的增大而加剧。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照射激活亚甲基蓝(MB)声动力损伤牛血清白蛋白(BS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亚甲基蓝(MB);牛血清白蛋白(BSA);损伤  相似文献   

5.
超声照射下血卟啉(HP)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徐亮  张朝红  王磊  张向东  潘志军  佟键  张鹏 《化学学报》2005,63(20):1921-1926
用紫外-可见光谱(UV)和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超声波激活血卟啉(HP)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 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浓度、离子强度和酸度等因素对BSA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BS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长和HP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而离子强度和酸度对BSA损伤的影响较为复杂. 这一结果对声动力学(SDT)疗法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钛催化超声波损伤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二氧化钛(TiO2)催化超声波照射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作用,同时对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照射时间,TiO2加入量,溶液酸度,超声波功率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BSA分子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红石型TiO2的催化效果明显好于锐钛矿型TiO2。在一定条件下,BSA分子的损伤程度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照射功率和溶液酸度的增大而增大,而TiO2的加入量和离子强度对BSA分子损伤的影响则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纳米氧化锌(ZnO)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并考查了超声波照射时间、纳米ZnO粉末加入量、溶液酸度和照射功率等因素对BSA分子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体系温度为37.0±0.2 ℃和浓度为1.0×10-5 mol·L-1的BSA溶液,BS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纳米ZnO粉末加入量,溶液pH值和照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大。此外,还初步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激活纳米ZnO粒子损伤BSA分子的机理,认为是声致发光和高热激发使纳米ZnO粒子产生·OH自由基,进而损伤BSA分子。  相似文献   

8.
白花丹素(Plumbagin,简称PLN)是从传统中药白花丹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萘醌类化合物(2-甲基-5-羟基-1,4萘醌),而白花丹素镧(Ⅲ)配合物[PLN-La(Ⅲ)]对MCF-7、BEL7404和NIC-460等肿瘤细胞株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LN和PLN-La(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LN和PLN-La(Ⅲ)均可通过静态荧光猝灭的方式减弱BSA的荧光强度;同PLN相比,PLN-La(Ⅲ)与BSA的结合常数较小.  相似文献   

9.
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甘氨酸与镧(Ⅲ)作用形成配合物。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探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甘氨酸镧(Ⅲ)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知甘氨酸镧(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甘氨酸镧(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热力学数据表明配合物与BSA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甘氨酸镧(Ⅲ)配合物对于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Cu(Ⅱ)作为中心离子,5-氟脲嘧啶(5-Fu)和邻菲咯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了[Cu(Phen)(5-Fu)2](NO3)2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BSA作用可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为静态...  相似文献   

11.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美洛昔康对牛血清白蛋白,Cu(Ⅱ)对牛血清白蛋白以及Cu(Ⅱ)对美洛昔康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和美洛昔康均可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发生静态猝灭,并且在Cu(Ⅱ)存在下,美洛昔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显著增强.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美洛昔康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为1.91×10~5,结合位点数为0.95;Cu(Ⅱ)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为1.70×10~4,结合位点数为0.78.  相似文献   

12.
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简化的Hummel-Dreyer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分子间的结合作用机制.在位点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实用的非线性模拟计算公式,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根据模拟计算公式计算了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观察到水杨酸金属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产生猝灭现象,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计算了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且用圆二色谱法研究水杨酸金属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发现水杨酸金属配合物的存在明显改变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  相似文献   

14.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曼(FT-Raman)光谱研究了高浓度磷脂酰胆碱(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Eu3+对该作用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PC/BSA混合体系中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PC头部极性基团,且这一作用随BSA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作用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比例有所增加. FT-Raman光谱说明PC与BSA的相互作用影响磷脂CH链的排列有序程度. PC/BSA/Eu3+体系的红外光谱显示, Eu3+与PC的磷氧键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并使蛋白α螺旋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藻红-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和电子吸收光谱的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藻红与Cu(Ⅱ)形成的配合物导致RLS强度增大,同时引起电子吸收光谱强度减小.在pH 3.78的酸度条件下,藻红-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钇-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配合物([Y(TMOPP)(H2O)3]Cl) 修饰玻碳电极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它在膜里的氧化还原性质与其在非水溶剂中的电极反应过程存在着差异.该修饰电极膜中的配合物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 结果不仅使其氧化还原波形有所改变, 而且峰电流也随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减小. 峰电流的变化(ΔI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在1.0×10-6~1.0×10-4 mol·L-1范围内符合: ΔIp=1.144×104C 0.2226 (r2=0.9923)关系式. 荧光光谱法的测量也证明了牛血清白蛋白与[Y(TMOPP)(H2O)3] 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含磷三足体稀土铕(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 H=7.3的Tris-HCl缓冲溶液(模拟生理条件)中,采用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曲线和紫外光谱研究了N-二(苯-二氨基甲酰基)甲基磷酸铕(Ⅲ)配合物[Eu(pic)3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BSA可以形成1∶1结合型无荧光复合物Eu(pic)3L-BSA,Eu(pic)3L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回归方程计算出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及结合位点数n,通过热力学参数得出配合物与BSA之间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根据Foster的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可知配合物与BSA之间可能以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方式进行能量传递.分别考察了Fe3+和Cu2+对配合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推测Fe3+和Cu2+可能在配合物与BSA间起"离子架桥"作用,使Eu(pic)3L-BSA复合物的稳定性增强.循环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形成无电活性的Eu(pic)3L-BSA复合物,使得溶液中游离的配合物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三苯基锡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苯基锡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光谱;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 牛血清白蛋白(BSA); 光谱  相似文献   

19.
通过紫外光谱(UV)和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以及浓度变化对TBT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BT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BT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又有TBT中丁基的疏水作用,引起BSA构象变化和叶螺旋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锐钛型二氧化钛催化可见光照射损伤牛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可见光照射热处理的锐钛型二氧化钛(TiO2)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同时对处理前后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考察了可见光照射时间、TiO2加入量和照射功率等因素对BSA分子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处理锐钛型TiO2可以部分转晶,处理后的TiO2和可见光的联合作用能够导致BSA分子损伤。 UV-Vis光谱表现为增色效应,荧光光谱表现为荧光猝灭。 且处理后的TiO2的光催化活性好于处理前。对于体系温度为25 ℃和浓度为1.0×10-5 mol/L的BSA溶液,BSA分子的损伤程度随着可见光照射时间、TiO2加入量和照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大。 同步荧光光谱证明了BSA分子中酪氨酸的损伤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