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化学修饰,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分子链上分别引入磺酸基、磷酸基或胺基等,制得具有聚离子性质EVA衍生物.由这些聚离子复合而形成的聚离于复合物,即使在含水状态也很少失其强度.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表明,除了聚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外,EVA中的乙撑链段及共聚物主链的结晶也对维持聚离子复合物的强度有贡献.在水-二甲基甲酰胺一无机强电解质三组分混合溶剂中,与使用NaBr或UBr的体系比较,聚离子复合物更易溶解于使用Ca(SON)2、ZnO2或NaSCN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分别将3-磺酸丙基、磷酸基和4-N-苯基三甲基碘化铵基引进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链中制得了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然后得到相应的聚离子复合物,当EVA分子链中的羟基的取代度在60%以上时,所制得的中性聚离子复合物的血浆凝固时间和空白玻璃的血浆凝固时间之比可在8-13之间,而负电性聚离子复合物可高达110左右,这些聚离子复合物膜对小分子电解质或小分子中性物质如氯化钠、尿素、葡萄糖等表观渗透系数皆在  相似文献   

3.
分别将3-磺酸丙基、磷酸基和4—N一苯基三甲基碘化铵基引进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链中制得了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然后得到相应的聚离子复合物.当EVA分子链中的羟基的取代度在60%以上时,所制得的中性聚离子复合物的血浆凝固时间和空白玻璃的血浆凝固时间之比可在8~13之间,而负电性聚离子复合物可高达110左右.这些聚离子复合物膜对小分子电解质或小分子中性物质如氯化钠、尿素、葡萄糖等表观渗透系数皆在10-7cm2\s以上.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导电复合物二次掺杂的基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与氯磺化聚乙烯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形成的复合物的二次掺杂进行了研究。二次掺杂的复合膜经反掺杂后的UV-Vis吸收光谱在580 ̄800nm处呈现宽的吸收,证实了二次掺杂后PAn主链的展开,同时表明PAn在CSPE中的展开较在SBS中更充分,ESR动态测试表明二次掺杂诱导主链的载流子间相互作用有2种方式;PAn/CSPE中的单极化子转变为双极化子;PAn/S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苯乙烯(S)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分别与少量的4-乙烯基吡啶(4-Vp)自由基共聚,在聚苯乙烯(PS)及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链上分别引入了功能基团吡啶基制得共聚物SVp和BmaVp.然后将共聚物络合上过渡金属离子或结合上来自羧酸的质子,以制得离聚物及其共混物.这里共混物的两组分均具有正电荷.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透射电镜(TEM)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配位络合和质子转移而引入两聚合物的同种离子对共混体系有显著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聚乙烯-丙烯酸(EAA)为接枝母体,首先摸索出2-乙基-2-恶唑啉阳离子开环聚合的规律,得到高转化率端基为活性翁离子的聚(2-乙基-2-恶唑啉)(PEOX),再与EAA羟基侧基进行接枝反应,考察了开环聚合条件及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接枝率〉25%的聚乙烯-丙烯酸与聚(2-乙基-2-恶唑啉)的接枝共聚物(EAA-g-PEOX)。该接枝物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醇酯/聚丙烯(P  相似文献   

7.
采用DMA和TEM系统研究了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PBD-b-PMMA)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问题。结果表明:PVC/PBD-b-PMMA共混体系具有部分相溶性。相容的程度与共混体系的组成、组分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共聚物中PBD和PMMA嵌段的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POM/EVA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醛(PO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POM/EVA)的力学性能及其微同形态;用聚甲醛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物(POM-g-DBM)作相溶剂,能改变共的两相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出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改变了POM/EVA共混物的断裂方式,微观形态及结晶性能,对其热性能影响不大;通过改变PO  相似文献   

9.
将含不同负离子的苄基紫精分散在混合有PVP的MMA-HEMA共聚物基质中可制成耐水的光致变色膜。它们的光致变色速度的大小随紫精负离子的不同而有如下序列:V6(PF6^-)〉V5(BF4^-) ̄V4(ClO4^-)〉V3(CH3-苯环-SO3^-)〉V2(Br^-) ̄V1(Cl^-)。这与这些紫精在DMF中的溶解度以及在共聚物基质中的溶解性大小的序列相一致。负离子对这些光致变色膜在空气中的氧化退色速  相似文献   

10.
用间歇法和半连续法进行了丙烯酸丁酯(BuA)与醋酸乙烯酯(VAc)乳液共聚合.13C-NMR对共聚产物分子结构测试表明,在间歇法共聚合中随着反应进行其组成及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而半连续法确能制得成份及结构均匀一致的P(BuA-VAc)共聚物.由于BuA水溶性小于VAc,而其竟聚率远大于VAc,间歇法共聚合反应初期只有少量VAc参加共聚合.通过对间歇法共聚合中不同反应时间聚合物的13C-NMR测试,表明反应初期聚合的VAc以单链节或二元序列形式存在于主要由BuA单元构成的分子链中,而并未形成较长VAc链段.对上述试样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试结果与13C-NMR实验结果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主链含PEO链段的聚对苯乙炔类蓝色电致发光共聚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种分子主链上烷氧基取代刚性共轭聚对苯乙炔(PPV)民柔性聚氧化乙烯(PEO)链段交替排列的、可溶于氯仿与四氢呋喃等普通有机溶剂的新型结构的聚对苯乙炔类功能性发光共聚物EO-PPV。采用FT-IR、^1H-NMR、DSC、GPC、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制备了结构为(Al)Ca/EO-PPV/ITO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最大发光波长位于475nm(蓝光)。  相似文献   

12.
晏华  李伯耿 《化学通报》1998,(12):54-56,34
以4-苯乙烯基吡啶(4SZ)为质子受体,准链链含苯甲酸的苯乙烯/马来酸单楷共聚物(ME-SMA)为质子供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高分子氢链复合物。DSC和POM的结果表明该氢链复合物在146 ̄204℃呈现向列相液晶态。IR结果证实了羧基和吡啶环的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链。  相似文献   

13.
双金属杂原子分子筛CrCoBEA的合成、波谱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热晶化法首次合成出BEA结构含铬、钴,双金属杂原子分子筛CrCoBEA,对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成胶配比等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XRD,FTIR,UV-VisDRS,ESR及催化反应等方法测试其物相、波谱性质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为TEOS:0.017「Cr(acac)3」:0.017「Co(acac)3」:(0.58-0.64)TEAOH:0.01Al(NO3)3:(16-20  相似文献   

14.
在pH4.8的HAc-NH_(4)Ac介质中,Cd(Ⅱ)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配合物,于-0.67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镉含量在0.001~1.μg/mL范围内与峰高成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67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Cd(Ⅱ)还原产生。配合物组成为Cd(Ⅱ):PMBP=1:1。试验了30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用SrSO_4共沉淀分离Pb(Ⅱ),再经巯基棉分离其它干扰离子。用于矿样中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用间歇法和半连续法进行了丙烯酸丁酯(BuA)与醋酸乙烯酯(VAc)乳液共聚合.13C-NMR对共聚产物分子结构测试表明,在间歇法共聚合中随着反应进行其组成及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而半连续法确能制得成份及结构均匀一致的P(BuA-VAc)共聚物.由于BuA水溶性小于VAc,而其竟聚率远大于VAc,间歇法共聚合反应初期只有少量VAc参加共聚合.通过对间歇法共聚合中不同反应时间聚合物的13C-NMR测试,表明反应初期聚合的VAc以单链节或二元序列形式存在于主要由BuA单元构成的分子链中,而并未形成较长VAc链段.对上述试样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试结果与13C-NMR实验结果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N-乙烯基咔唑-丙烯酸共聚物(NVC-AA)和微量的钼簇合物「Mo3O2(O2CCH3)6(H2O)3」Br2.2H2O在水溶液相互作用及其溶液荧光。实验发现,体系中存在单体荧光(375nm)和二聚体激态缔合物荧光(500nm)。荧光强度分别随钼簇合物的浓度啬和pH值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氢化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HPBD-b-PMMA)共聚物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增容剂使共混物中两相的玻璃化温度发生变化,说明其相容性增加.FTIR的结果表明,增容剂中羰基与PVC的α氢形成氢键,使CO,H─C及C─Cl的振动频率变化,峰形加宽.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不同软锻段长度和不同链段含量的系列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乙烷(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用NMR质子谱测定了硬链段一,对部分溶于氯仿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进行了分离,并分别测定基氯仿可溶物和不溶物的硬边段一、熔融热谱和热结晶谱,揭示了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不均一性及其对软段长度和硬链段一的信赖性,进而用DSC热谱证明了软链段和硬链段的结晶能力与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Eu(p-ABA)3·phen·1.5H2O配合物(p-ABA=对氨基苯甲酸根)。测定了该配合物的高分辨荧光光谱。根据配合物高分辨荧光光谱的测试结果,确定了配合物中Eu3+离子的格位数、亚能级及其局部对称性,该配合物中有二种Eu3+离子格位。  相似文献   

20.
用经过改进的介电驰豫谱仪测得不同结晶度的铁电共聚物VDF(81)/TeFE(19)在-120-40℃、10^-2-10^4-Hz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低温介电驰豫过程显示室温以下共聚物的频率谱由低频和高频两两部分叠合而成,低频部分WLF方程,收非晶区被冻结分子链段的微布朗运动贡献;高频部分遵从Arrhenius规律,由晶区和非晶区子链段较小尺度的局域运动产生,结果说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化变温度是-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